注册

王玉堂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原理事
王玉堂
王玉堂[公元1907年-1998年] 山西长治市武乡县人物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原理事
冈夫(1907-1998),原名王玉堂,笔名:冈夫、宇堂,汉族,山西武乡人。中共党员。
王玉堂(1907-1998),山西长治武乡县人,其一生与革命、文学紧密相连。1926 年,他从山西外国文言学校德语系毕业,1932 年秋加入北平左联,同年冬不幸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于北平草岚子监狱。1933 年,他在狱中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 年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后,奔赴晋东南投身抗战动员与文化工作。
在此期间,王玉堂历任中共武乡县临时工委书记、山西第三专区民革中学政治主任等职,并担任晋东南文教界抗日救国总会理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理事等重要职务,同时还兼任《抗战生活》《鲁艺校刊》等刊物编委。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在文化领域发光发热,先后担任山西省文协主任、华北文联筹委、中国文联联络部与学习部部长,以及山西省文联、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1992 年,他荣获 “人民作家” 荣誉称号。
文学创作上,王玉堂笔耕不辍,著有长篇小说《草岚风雨》,诗集《战斗与歌唱》《冈夫诗选》等多部作品。1938 年,南京陷落的消息传来,他悲愤交加,以笔为剑创作《我喊叫》,彰显中华民族的神圣尊严;同期创作的《晋东南备战小曲》,则充满民族风情与欢快节奏。抗战时期,他以民歌形式创作了《敌人来了困死他》《百团大战之歌》等大量作品,部分被谱曲后在解放区广泛传唱,其中长诗《申海珠》荣获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第一次文教作品诗歌甲等奖。“岗夫”“冈夫” 这两个笔名,正是他以笔为枪、投身革命的生动写照,其创作也受到赵树理、李伯钊等人的高度赞誉,在抗战时期产生深远影响。
上一篇:程坦下一篇:杨文彬
中国第二大姓氏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国务院原副总理
湖北省委书记
纵横家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落马官员
开国上将
文化领域的开拓者
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军事家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原天津市委书记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军统第一杀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原甘肃省委书记
菲律宾1955年前总统
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忠诚共产主义战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主席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原甘肃省委书记
河北省委原书记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民书法家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原理事
开国大校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原理事
中国作家
山西省文联委员
中国作家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