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堂[公元1907年-1998年] 山西长治市武乡县人物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原理事 冈夫(1907-1998),原名王玉堂,笔名:冈夫、宇堂,汉族,山西武乡人。中共党员。 王玉堂(1907-1998),山西长治武乡县人,其一生与革命、文学紧密相连。1926 年,他从山西外国文言学校德语系毕业,1932 年秋加入北平左联,同年冬不幸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押于北平草岚子监狱。1933 年,他在狱中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 年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后,奔赴晋东南投身抗战动员与文化工作。 在此期间,王玉堂历任中共武乡县临时工委书记、山西第三专区民革中学政治主任等职,并担任晋东南文教界抗日救国总会理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理事等重要职务,同时还兼任《抗战生活》《鲁艺校刊》等刊物编委。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在文化领域发光发热,先后担任山西省文协主任、华北文联筹委、中国文联联络部与学习部部长,以及山西省文联、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1992 年,他荣获 “人民作家” 荣誉称号。 文学创作上,王玉堂笔耕不辍,著有长篇小说《草岚风雨》,诗集《战斗与歌唱》《冈夫诗选》等多部作品。1938 年,南京陷落的消息传来,他悲愤交加,以笔为剑创作《我喊叫》,彰显中华民族的神圣尊严;同期创作的《晋东南备战小曲》,则充满民族风情与欢快节奏。抗战时期,他以民歌形式创作了《敌人来了困死他》《百团大战之歌》等大量作品,部分被谱曲后在解放区广泛传唱,其中长诗《申海珠》荣获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第一次文教作品诗歌甲等奖。“岗夫”“冈夫” 这两个笔名,正是他以笔为枪、投身革命的生动写照,其创作也受到赵树理、李伯钊等人的高度赞誉,在抗战时期产生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