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伯炎[公元1912年-2001年,著名琴人、画家] 上海市崇明人物,中国琴人、画家,吴门画派传人。 樊伯炎(1912-2001),名爔,字伯炎。上海崇明人,著名琴人、画家,吴门画派传人,一如其父画风,画江南山水能得天真烂漫之趣。四十年代与山水画家吴琴木、徐绍青、吴孟欧四人,并称“上海画坛四公子”。为海上名藏家庞莱臣侄婿,为其管理书画,阅画无数,见识遂多,绘事更精。兼擅琵琶、古琴、京剧、昆曲。1956年起任教於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音乐学院。 樊伯炎,生于1912年,卒于2001年,名爔,字伯炎 。他是樊浩霖(少云)的长子,出生于一个堪称“满门风雅”的艺术世家 。樊伯炎的父亲樊少云(1885 - 1962),在绘画领域成就斐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其绘画与苏州的吴湖帆、吴子深、吴待秋一同被并称为“吴门四杰” 。樊伯炎为上海崇明人,是备受赞誉的著名琴人、画家,作为吴门画派的传人,他的画风深受父亲影响,在描绘江南山水时,总能巧妙捕捉并呈现出天真烂漫的意趣 。 在四十年代,樊伯炎与山水画家吴琴木、徐绍青、吴孟欧四人,并称“上海画坛四公子” 。他还是海上名藏家庞莱臣的侄婿,因这层关系,得以负责管理庞家的书画收藏 。在此期间,他饱览无数名家真迹,眼界大开,见识日益广博,这无疑为他的绘画技艺提升提供了深厚滋养,使得他在绘画一事上更加精湛 。樊伯炎多才多艺,除绘画之外,在音乐戏曲领域同样造诣不凡,他兼擅琵琶、古琴,对京剧、昆曲也颇为精通 。 1956年,樊伯炎开启了教育生涯,任教于上海市戏曲学校以及上海音乐学院 。同时,他还担任上海文史馆员一职 。他的夫人庞左玉,同样是一位画家 。《中国美术家人名补遗辞典》646页对樊伯炎有相关介绍 。在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樊伯炎凭借家族艺术熏陶、自身天赋与后天不懈努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绘画创作,还是在艺术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