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向拱

五代至北宋初年大将

向拱[宋][公元912年-986年,五代至北宋初年大将] 河南焦作市沁阳市人物
向拱,原名向训,字星民。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大将。
向拱早年投靠河东大将郭威,成为其心腹。郭威建立后周,向拱历任皇城使、知陕州、左神武大将军等职,率军抵御北汉,并奉命征讨慕容彦超。周世宗时期,向拱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并与王景协力收复关右四州,战功卓著。北宋建立后,累官至左卫上将军、判左金吾街仗事,封秦国公。
雍熙三年(986年),向拱去世,年七十五。获赠中书令。
向拱:五代至北宋初年的名将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如走马灯。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中,出身河南沁阳(时称怀州河内)的向拱,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从行伍底层崛起为五代至北宋初年的重要将领,见证并参与了从后周到北宋的政权嬗变,成为那个时代军事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

一、早年经历与乱世崛起(912-951)

向拱生于后梁乾化二年(912年),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其家族在唐末五代时期并非显赫士族,向拱早年的生活轨迹因史料匮乏而略显模糊,但据《宋史·向拱传》记载,他自幼“倜傥有大志”,且“善骑射,有勇力”,这为他日后投身军旅埋下了伏笔。

五代时期的怀州地处中原腹地,是各路军阀争夺的战略要地。青年时期的向拱正值后唐、后晋交替之际,中原陷入“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混乱局面。为寻求出路,向拱投身于后晋将领王晏球麾下,从此开启了军旅生涯。在后晋军队中,他凭借勇猛善战崭露头角,逐步从普通士卒晋升为低级军官。

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契丹军队南下侵晋,向拱随部参与抗辽作战。在这场战争中,他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阳城(今河北保定)之战中,他率部突袭契丹中军,斩杀辽将数人,因功被擢升为指挥使。此次战役不仅让向拱积累了实战经验,更让他意识到骑兵战术在平原作战中的重要性,为其日后形成独特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后汉建立后(947年),向拱转投邺都留守郭威麾下。郭威对这位出身怀州的将领颇为赏识,任命他为牙将,让其参与军机要务。此时的向拱已不再是单纯的勇将,而是逐渐展现出统筹全局的能力。乾祐三年(950年),郭威以“清君侧”为名率军南下,向拱作为先锋,在汴梁外围的七里店之战中击溃后汉禁军主力,为郭威顺利进入开封立下汗马功劳。

二、辅佐郭威:后周开国功臣(951-954)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向拱因拥立之功被封为宫苑使,兼任濮州刺史。此时的他已成为后周禁军核心将领之一,与王殷、郭崇等将领共同构成了郭威政权的军事支柱。

郭威在位期间,向拱的主要任务是镇守边疆,防御北汉与契丹的联合入侵。广顺二年(952年),北汉世祖刘崇勾结契丹军队南下,兵锋直指潞州(今山西长治)。向拱奉命率军救援,他采取“虚张声势、袭扰敌后”的战术,先派小股部队佯攻北汉重镇太原,吸引敌军主力回援,随后亲率精锐骑兵突袭契丹粮草大营,迫使北汉与契丹联军因后勤断绝而撤退。此战后,向拱因功升任客省使,成为后周朝廷倚重的边疆主帅。

在治理地方期间,向拱展现出不同于一般武将的政治才能。他担任澶州(今河南濮阳)节度使时,针对黄河水患频发的问题,主持修建了长达二十里的护堤工程,有效缓解了当地的水患;同时,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使饱受战乱的澶州地区迅速恢复生产。这些举措让他在军民中赢得了“儒将”的美誉,也体现了五代时期“能吏型将领”的典型特质。

三、高平之战与世宗倚重(954-959)

显德元年(954年),周世宗柴荣继位,北汉刘崇趁机联合契丹大举南侵,意图颠覆后周政权。在这场决定后周命运的高平之战中,向拱担任马军都指挥使,率部参与核心战斗。

战役初期,后周右翼军因畏惧北汉与契丹联军的声势而溃败,战局一度危急。此时向拱临危不乱,率所部骑兵绕至北汉军侧后方,发动突袭。他身先士卒,手持长槊斩杀北汉将领张元徽,导致北汉军队阵型大乱。柴荣抓住战机亲率禁军冲锋,最终大败敌军。高平之战后,向拱因功被加授同平章事,跻身将相之列。

此后,向拱成为周世宗柴荣推行军事改革的重要助手。他参与整顿禁军,提出“汰弱留强、分编训练”的方案,将禁军分为马军、步军、水军三个独立体系,各自强化专项训练,显著提升了后周军队的战斗力。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发动伐蜀之战,向拱以西南面行营都部署的身份主持西线战事。他采取“声东击西”策略,先以少量兵力佯攻秦州(今甘肃天水),吸引蜀军主力,随后亲率大军奇袭凤州(今陕西凤县),一举攻克蜀军在秦陇地区的核心据点,收复了自后晋以来被后蜀占据的四州之地。

显德四年(957年),向拱又参与了周世宗亲征南唐的战役。在攻打寿州(今安徽寿县)时,他针对南唐军队依托淮河布防的特点,创造性地采用“水陆协同”战术:一方面命水军封锁淮河航道,切断南唐援军;另一方面率步军在城外构筑长围,断绝城内粮草。经过一年多的围困,寿州最终城破,南唐被迫割让江北十四州。此战后,向拱因功被封为忠武军节度使,成为镇守淮南的最高军政长官。

四、见证鼎革:从后周到北宋(960-976)

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向拱作为后周重臣,选择顺应时势,拥戴赵匡胤称帝。对于这位战功赫赫的前朝将领,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拉拢与制衡并重的策略:一方面保留其忠武军节度使的职位,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另一方面将其调回中央,担任河南尹,负责管理京畿地区。

向拱在北宋初年的主要贡献集中在军事战略层面。建隆元年(960年),昭义节度使李筠在潞州起兵反宋,勾结北汉南下。赵匡胤任命向拱为行营都部署,率军平叛。向拱借鉴高平之战的经验,先以精锐骑兵奔袭潞州外围的泽州(今山西晋城),歼灭李筠主力,随后围困潞州,迫使叛军投降。此次平叛仅用两个月便结束,巩固了北宋政权的初期稳定。

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筹划伐荆南、湖南,向拱提出“先取荆南,再图湖南”的战略方案,认为荆南地处长江中游,是连接南北的枢纽,拿下荆南即可“水陆并进,直趋潭州(今湖南长沙)”。这一建议被宋太祖采纳,宋军果然顺利平定荆湖地区,为后续统一南方奠定了基础。

开宝年间(968-976年),向拱虽已年过花甲,但仍参与军政决策。他针对北宋初年中央与藩镇的矛盾,提出“削夺兵权、改任文官”的建议,虽未被完全采纳,却为后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提供了思路。此外,他还主持修订了《武经总要》的初稿,系统总结了五代以来的军事战术,对北宋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晚年生活与历史评价(976-986)

宋太宗继位后,向拱因年迈请求致仕,被授予左卫上将军的荣誉职位,留居汴京。晚年的向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整理个人军事著作和回馈乡里上。他曾捐资重修怀州的文庙和沁河大堤,受到家乡百姓的爱戴。

至道二年(996年),向拱病逝于汴京,享年75岁,赠中书令,谥号“忠毅”。宋太宗为其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并命人将其灵柩护送回怀州河内安葬(今沁阳市向拱墓遗址)。

向拱的一生,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六朝,在五代乱世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政治与军事地位,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三点:其一,他兼具勇力与谋略,既能冲锋陷阵,又善统筹全局;其二,他善于适应政权更迭,在忠于职守的同时保持政治灵活性;其三,他重视民生与地方治理,避免了单纯武将的局限性。

《宋史》评价他“临事果断,善抚士卒,故所向有功”,而现代史学界则认为,向拱作为五代至北宋军事转型期的代表人物,其军事思想中的“协同作战”“精准突袭”等理念,对后世宋军的战术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河南沁阳走出的这位乱世名将,以其传奇一生,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4 17:45
上一篇:陈子植下一篇:周彦旭
初唐奇谲诗人
五代宋初堪舆家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
唐末将领、李德成之子
五代至宋初的著名将领
后梁最后一位皇帝
唐末将领、李德成之子
五代十国高僧
五代南唐画家
后梁第二位皇帝
五代后汉、后周大臣
五代时期后梁名将
救火女英雄
国民政府军女特务
中国作家
云南省政协委员
五代至北宋初年大将
开国少将
五代至北宋初年大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