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舜[公元1874年-1931年] 河南三门峡市卢氏人物 陈继舜(1874-1931),字虞卿,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蒋渠村人,是民国时期卢氏县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人称“陈大帅”。他一生经历丰富,在维护地方治安、抗击匪患和军阀等方面颇有作为,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以下是对其生平的详细介绍: ### 出身与早年经历 陈继舜出身于普通家庭,早年以赶牲口为生。他身材高大,面色黑红,生得威猛而淳厚。在艰苦的生活中,他养成了勤劳坚韧的性格。为了防身和更好地在乱世中生存,陈继舜常年坚持练武,还拥有一口重达120斤的大刀,凭借长期的练习,他身手不凡,武艺出众。 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陈继舜为人刚直,且平易近人。他常劝诲村邻青年要勤劳肯干,不要游手好闲,对赌徒和吸食鸦片者深恶痛绝,在当地村民中树立了一定的威望,深受乡亲们的尊敬。同时,他家道逐渐富有,但生活依然俭朴,还是有名的孝子,深受乡邻赞誉。 ### 投身民团维护治安 民国2年(1913年),正值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地方治安混乱,兵匪蜂起。为了自保,各界纷纷建立民团,陈继舜凭借其威望和能力,担任了蒋渠、北苏村民勇局长。他视乡勇如兄弟,与大家同心协力,致力于维护地方治安。 陈继舜率领民团剿匪时,英勇善战,表现突出。同年11月,他从开封为民团购枪归来,途经灵宝县圣文湾时,与匪首徐保三相遇。陈继舜毫不畏惧,凭借自身武艺将徐保三拿获,并交予县署处决。此事让“陈大帅”名震一时,他的英勇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由于他剿匪有功,不久后便升任10里团总,负责更大范围的治安维护工作。 在担任10里团总期间,陈继舜率领民团积极剿匪,让窜扰豫西数县的匪首王友、李彦周、胡子平等人闻风丧胆。每当听闻陈大帅出征,这些土匪往往望风逃窜,不敢与之正面交锋,他所管辖地区的匪患得到了有效遏制,当地百姓的生活也相对安定了许多,陈继舜也因此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保护神。 ### 反抗军阀深受赞扬 1923年秋至次年春,驻卢陕军赵团对卢氏人民强行摊派军饷,手段极为残暴,交不出军饷的百姓均被严刑拷打,民不堪其苦。面对军阀的残暴统治,陈继舜在李仲美组织下,以其所率卢氏民团为主力,联合灵宝、洛宁、嵩县等民团,三次围城。他们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军阀的愤恨,与军阀部队展开了激烈斗争,最终成功将驻卢陕军赵团驱逐出去。 此次行动彰显了陈继舜敢于反抗强权的勇气和魄力,他也因此深受全县人民的赞扬,成为卢氏县民众心中的英雄。他的这一行为,不仅为当地百姓摆脱了沉重的军饷负担,也打击了军阀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卢氏县的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 ### 同情百姓仗义疏财 陈继舜对穷苦人民始终抱有深切的同情,他不仅在治安方面保护百姓,还在生活上尽力帮助他们。每逢春节将临,他都会个人慷慨解囊,资助穷苦百姓。此外,他还会亲偕穷人到富户家要粮过年,以确保大家能够过上一个温饱的新年。例如东营村富户赵赞,虽内心抵触,但在陈继舜的坚持下,也只得拿出粮食帮助穷人。陈继舜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的侠义心肠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让穷苦百姓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 民国9年(1920年),卢氏大旱,夏季歉收,秋季更是绝收,百姓生活陷入极大困境。南山陶湾一带,有陈继舜家20多石稞租,他担心佃户受困,亲自前往探望,并宣布当年不再收租,同时将各佃户历年所欠稞租50多石全部免缴,还当场焚毁了帐薄契约。这一举动让佃户们感激涕零,也进一步彰显了他的善良和大度,在当地传为佳话。 ### 创办义学重视教育 陈继舜深知教育对于地方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尽管自己早年没有接受过太多系统的教育,但他对文化知识非常敬重。他豪爽好义,办义学,舍义田,焚券舍衣,广做好事。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摆脱愚昧,改变命运,也才能让家乡真正走向繁荣。 他自费修建校舍,购置大量图书,藏书后来达万余册。他取“明德新民”之义,致力于为当地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他的努力下,许多原本无法上学的孩子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为卢氏县培养了一批人才,对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遇害身亡民众缅怀 民国20年(1931年),陈继舜赴三川剿匪。然而,国民党驻卢军队独四旅之梁团张营通匪哗变,他们开赴三川,趁陈继舜未明真相之时,设宴将其扣押。张营又会同匪首胡子平与城内副旅长任致远、执法队长张廷栋里应外合,攻陷卢城。进城后,兵匪肆意烧杀淫掠,卢城瞬间陷入一片火海,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灾难。 陈继舜被押进城后,目睹了这惨绝人寰的景象,气愤至极。他大骂梁团,怒喝道:“放了老子,一定把你们打垮”!数日后,陈继舜因气极而亡,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县城收复后,卢氏县府在蒋渠为陈继舜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全县民众纷纷开吊,以表达对他的哀悼和怀念之情。邻县灵宝、洛宁、嵩县三县也派代表前来,为之树碑三通,以铭记他的功绩和品德。陈继舜虽然离世,但他的事迹却在卢氏县代代相传,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他永远活在卢氏人民的心中。 陈继舜从一个赶牲口的普通人,成长为备受尊敬的“陈大帅”,他凭借自己的武艺和勇气,在乱世中挺身而出,剿匪安民,反抗军阀,关爱百姓,重视教育。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是为了家乡和百姓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卢氏后人,成为当地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