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保陕州区+像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人物 王天保(1926年11月-2022年5月5日),河南陕县宜村乡丰阳村人,1939年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至1942年在延安中央出版局工作。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在延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当警卫员。1947年12月转入部队,调东北航校学习。1949年至1983年,先后任空军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副师长、东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司令员、海军航空兵顾问等职务。 2022年5月5日,王天保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天保是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的杰出人物,1926年11月出生于陕县宜村乡南阳村。他是志愿军空战英雄、东海舰队航空兵部队原司令员,为国家的革命事业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投身革命,延安岁月 1939年4月,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陕县西张村乡南阳村共产党员王建平回到陕县,宣传发动革命思想。年仅13岁的王天保深受感染,与王建彤、杨恩胜等12个青年一同前往西安,随后转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 抵达延安后,王天保先后在延安中央出版局、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工作。在延安的岁月里,他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和洗礼,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培养了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1940年至1946年,王天保一直在延安工作,历经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航空求学,开启飞行生涯 1947年12月,王天保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他被选入东北航空学校学习。当时,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培养大量专业飞行人才。王天保凭借着在革命工作中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自身的努力,获得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东北航空学校,王天保刻苦学习航空理论知识,认真钻研飞行技术。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学习和训练,他顺利完成学业,掌握了扎实的飞行技能,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奠定了基础。 抗美援朝,创造空战奇迹 建国后,王天保任空军第2师第4团飞行员,后担任志愿军空军第2师第4团飞行副大队长。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关键阶段,王天保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开启了他辉煌的空战生涯。 1951年11月30日,王天保迎来了他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时,他所在的部队奉命执行轰炸大和岛的任务,王天保担任三大队领队长机,带队保护轰炸机编队的右翼安全。志愿军空军第2师第4团装备的是苏联拉沃金设计局制造的拉 -11式战斗机,这种螺旋桨飞机在性能上远不及美军的佩刀式F-86喷气式战斗机。 然而,王天保毫不畏惧,凭借着高超的飞行技术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与美军战机展开激烈空战。在战斗中,他驾驶拉 -11战机击落敌佩刀式F-86飞机1架,击伤3架,成功掩护轰炸机群胜利轰炸大和岛。此战首创世界空战史上用螺旋桨飞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奇迹,王天保也因此声名大噪,成为志愿军空军的英雄人物。此次战斗是他第一次执行战斗任务,便以卓越的表现震惊了中外,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巨大荣誉。 转战海空,国防建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王天保继续在空军服役,先后担任空军第29师第85团副团长、空军第9师副师长等职。1955年9月,空9师改编为海军航空兵第6师,王天保任副师长,由此开启了他在海军航空兵的生涯。 在海军航空兵部队,王天保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致力于提升部队的战斗力。1959年,他升任海军航空兵第6师师长,1961年又调任海军航空兵第2师师长。他注重部队的训练和管理,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海军航空兵人才,为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2年,王天保晋升为解放军空军中校。他还先后当选为第二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九大代表,充分展现了党和国家对他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1969年,王天保任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负责舰队航空兵的相关工作,为保卫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1977年6月,他调任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肩负起更为重要的职责。在东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任上,王天保积极推动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加强军事训练,提高部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为维护我国东海海域的安全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晚年岁月,荣誉加身 1983年7月,王天保任海军航空兵部顾问,继续为我国海军航空事业发挥余热。1987年3月,他正式离休,结束了长达48年的军事生涯。但他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发展,关心着年轻一代飞行员的成长。 1988年7月,王天保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这是对他一生为国家和军队做出卓越贡献的高度肯定和褒奖。 2022年5月5日,王天保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在空战中的英勇事迹和为国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