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天初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天初
李天初[公元1945年-202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人物
李天初(1945年11月4日-2022年12月28日),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汉族,安徽省金寨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领军者,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主任。
李天初是中国杰出的计量科学家,中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领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虽然他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但他是河北省秦皇岛市人。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1945年11月,李天初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他在学生时代就展现出了卓越的学术才华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1958年至1961年,他在北京市第二十六中学完成初中学习。1964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燃烧物理专业,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78年至1981年,李天初在中国计量院激光应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至1991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光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科研生涯
早期研究:1981年后,李天初在中国计量院从事时间频率、光电子和光干涉计量研究。二十世纪80至90年代,他提出和研究准相干光干涉光纤传感,光干涉逼近测量液体折射率,小角度干涉仪的标定,自平反向二点互调建立光学水平准线,牛顿环法测量光学表面反射相移等新原理。他还研究空气折射率干涉仪设计原理,光干涉测量长度的相对不确定度极限;研制光纤时域反射计检定标准装置和光纤折射率分布测量标准装置,为促进计量和产业服务。
担任课题组长:1996年至1998年,李天初担任“光纤损耗/长度和光纤OTDR标准检定装置”课题组长,此课题建立的装置于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于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为第一获奖人)。1999年至2005年,他担任“1.5mm光通讯波分复用波长标准装置”课题组组长,该成果填补了国内近红外波段没有波长标准的空白,建立了中国光通讯波分复用光波长标准。1999年至2003年,他担任“NIM4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装置”课题组组长,建立了中国新一代时间频率体系的源头,2006年该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为第一获奖人)。
后期研究:2002年起,李天初参加“锁模飞秒脉冲激光—微结构光纤—光学梳状频率/波长标准装置”课题的研究,为建立光学波长与微波频率的直接联系以及我国未来研制光频标准奠定了技术基础。2004年起,他担任“NIM5可搬运铯冷原子喷泉钟”课题组长,推动中国时间频率计量基准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他还担任科技部科技基础专项“建立我国现代时间频率计量标准和发播体系”项目负责人,为中国时间频率计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全面而深入的规划和指导。

学术成就
科研成果:李天初工作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05年NIM4铯喷泉基准钟通过鉴定,不确定度5e;2008年NIM5 - M铯喷泉钟通过总装验收,不确定度5e;2009年NIM5 - M交付解放军时间频率中心应用;2010年NIM5铯喷泉基准钟通过鉴定,不确定度2e,同年完成实验室光纤传输9GHz微波频率实验,稳定度2e/s,1e/d;2011年NIM5搬到中国计量院昌平院区,恢复运行并有改进提高,不确定度<2e。
论文著作: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资料,他发表了主要论文40篇,SCI他引120余次;主要会议文章70余篇,3本书的部分章节。
荣誉奖项:2006年,李天初获“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15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年11月8日,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此外,他以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

科研管理与人才培养
科研管理:1996年至2005年,李天初担任中国计量院量子部主任。在科研管理中,他注意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创新,长期努力营造既宽松活跃,又实事求是、严谨扎实、反对夸大和弄虚作假的学术氛围。在他担任量子部主任期间,有约瑟夫森电压、NIM4铯原子喷泉钟、量子化霍尔电阻、碘稳频532nm激光、飞秒光梳等5项重大科研成果在研或通过技术鉴定。
人才培养:李天初十分重视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他无保留地推荐和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积极推荐主动引进具备学科带头人潜力的优秀科研骨干人才。他先后主动推荐支持贺青和方占军担任副处级的科研管理工作,推动科研骨干走上科研管理岗位。他还具体联系促成方占军和陈李生两位博士分别从德国和美国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作,并且帮助支持他们独立承担重大前沿科研课题。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2名,为他们选课题,筹经费,查资料,规划科研方向,帮助他们提高理论基础,培养实验能力,为青年业务骨干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晚年与逝世
李天初院士在晚年依然心系科研事业,关注着计量领域的发展动态,为相关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2022年12月28日,李天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他的逝世是中国计量科学界的重大损失,但他留下的科研成果、学术精神和培养的大批人才,将继续推动中国计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李天初院士一生致力于计量科学研究,为中国建立独立准确的时间频率系统做出了卓越贡献,使中国成为国际少数具有独立完整时间频率计量体系的国家之一。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为中国计量科学领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上一篇:王静康下一篇:董春鹏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脱口秀演员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原国务委员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斗英雄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中国画家
中央政治局常委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湖北省委原书记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易学领域的杰出探索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原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甘肃省委原书记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首任乌克兰总统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三指挥部政委
肃宁县人物
香港影视界泰斗、资深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