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郝希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郝希山
郝希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像 河北衡水市阜城县人物
郝希山,男,汉族,1945年9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阜城县,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郝希山,1945 年 9 月 15 日出生于河北省阜城县,是我国著名的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教育背景
1965 年,郝希山考入天津医学院医学系学习。1970 年,他毕业于天津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市肿瘤医院工作,从此开启了他在肿瘤领域的职业生涯。

工作经历
临床与研究初期:从 1970 年到 1984 年,郝希山在天津市肿瘤医院专注于肿瘤外科临床与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科研基础,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担任行政职务:1984 年至 1988 年,担任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1984 年 10 月至 1986 年 12 月,在纽约 Memorial Sloan - Kettering 工作,学习国际先进的肿瘤治疗技术和理念。1991 年 8 月至 1994 年 5 月,先后担任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肿瘤研究所所长。在担任院长和所长期间,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医疗技术项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将肿瘤医院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基地之一、肿瘤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亚洲规模最大的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1994 年 5 月至 2011 年 8 月担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领导学校跻身于国家“211 工程”建设院校行列。2011 年 8 月 10 日,任天津医科大学名誉校长。2013 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成功获批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郝希山任中心主任。

科研成就
手术创新:主持“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临床与基础研究”,将保留神经运动功能的空肠两端适度结扎后吻合于食管与十二指肠断端之间,使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减少了 74%,被认为是国际外科消化道重建领域里程碑式突破,成果获 2001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在国际上最早开展“抗肿瘤特异性肽疫苗治疗消化道肿瘤研究”,建立了规范化抗肿瘤疫苗实验体系,为实现以疫苗临床治疗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成果获 2000 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内最早开始用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的尝试,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保存和鉴定的方法,创国内最大组治疗病例,创零相关死亡率,该课题获 2001 年首届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主持“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及预防的研究”,建立了历时近 30 年、覆盖 400 万居民的全人群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监测系统,为国家提供了全部 59 种恶性肿瘤连续 20 年发病死亡数据及流行趋势参数,为我国制定长远的肿瘤防治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成果获 2006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他研究:1986 年,创建了以放射免疫方法(RIMA)测定培养液中 r - 干扰素含量,并以此作为客观指数来确定人 T 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该成果刊登于《免疫学方法》杂志,被 10 多个国家采用;同时,建立了世界上对人类胃肠癌相关抗原 TAA - 19 - 9cGP 具备特异性的第一个小鼠 T 细胞株 HMT - 2(以郝希山的姓命名),为肿瘤免疫和生物治疗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才培养
在担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期间,郝希山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学校在 2002 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和七年制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获得“双优”评价,2008 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再次获得优秀。他还率先开展国际化的留学生教育,“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获得 2009 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他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包括博士后 6 名、博士 55 名、硕士 23 名,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社会任职
郝希山兼任众多重要社会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副主任、国际抗癌联盟常务理事、亚太抗癌联盟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及名誉主席等。他还担任《中国肿瘤临床》杂志及英文版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等,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荣誉表彰
郝希山获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1994 年 12 月被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肿瘤外科专家称号,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杰出贡献专家称号。2010 年获得中国肝胆胰突出贡献“金质奖章”。2011 年荣获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2024 年荣获“致敬医界丰碑”2024 年度“十大医学泰斗”荣誉称号。

郝希山院士在临床肿瘤学、医学科学研究、医学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创建的肿瘤防控和个体化、规范化治疗体系,对于国家制定肿瘤防控策略,提升肿瘤治疗的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待患者如至亲,展现了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是我国医学界的杰出代表,为天津市和国家医学科技进步、医学人才培养及医疗卫生服务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一篇:周尧和下一篇:节振国
战斗英雄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中国画家
中央政治局常委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湖北省委原书记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易学领域的杰出探索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原主席
安徽省委原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辽宁省省委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院院长
民国初年著名武术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准格尔旗公安局局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