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曹文衡

明朝官员

曹文衡

曹文衡[明][公元1585年-1637年] 河南南阳市唐河县人物
曹文衡,字镜玉,号薇垣,唐之龙潭人(今唐河县龙潭镇曹庄村人)。仪容魁伟,长七尺有咫(合今1.82米),丰颊广额,美髭髯,两目炯若晨星。万历乙卯科(1615年)考中举人,万历丙辰科(1616年)考中进士。历任大理寺评事、东昌知府、兖州知府、东兖兵备副使、山东按察使、江西布政使、江南巡扶、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等官职。著有《汉书评》、《小史论》、《抚吴疏草》等书。
曹文衡(1585年-1637年),字镜玉,号薇垣,是河南南阳市唐河县龙潭镇曹庄村人。他是明朝末年的重要官员,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在政治、军事等领域有着诸多作为,被誉为近古时期名副其实的官吏楷模。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 出身与早年经历
曹文衡祖籍金陵,为明初江南移民后裔。其祖父曹伦,为人谦和,教子有方,深受邻里敬重。父亲曹三俊,年轻时就出任灵寿知县,后因父母相继去世,辞官回乡尽孝,不久也悲极而逝。

曹文衡幼年便失去了祖父、祖母和父亲,由母亲常氏含辛茹苦抚育成人。常氏对他寄予厚望,延请名师教导,并在瓦灯寒窗下陪读,期望他能成为国家栋梁。曹文衡不负母望,“稍长,慨然以天下为任,不屑经生家言”。弱冠之年,他补为博士弟子员,每次考试都在诸生中名列前茅,深受当时县令黄茂的器重。黄茂甚至在曹文衡父亲去世时,出资在唐河西岸为其购置墓地。

### 科举入仕与地方任职
万历乙卯科(1615年),曹文衡考中举人,次年(1616年)考中进士,由此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他历任大理寺评事、东昌知府、兖州知府等职。

崇祯三年(1630年),曹文衡任东昌知府时,正值孔有德领导白莲教农民起义。当地很多官员主张武力剿杀,曹文衡却认为“此岂反者耶?不过良百姓为饥寒迫耳”,力主安抚方针。在派助手左良玉擒杀孔有德后,他仅带一名老吏,前往义军驻地,劝谕众人解散回家,并发誓不予追究。义军被其真诚感动,数万人纷纷放下武器,东昌得以安定。

由于在东昌治理有方,当兖州义军难以平息时,巡抚、巡按联名上奏,请求调曹文衡去治理。他到兖州后,沿用在东昌的方法,迅速稳定了局势。朝廷考核地方官员政绩时,曹文衡名列全国第一,随后升任东兖兵备副使。他还上奏章,请求皇上发国库银十万两赈济东兖饥民。按大明吏律,道级以下官员无资格直接上奏,但因曹文衡政绩卓著,皇上破例准奏,这在明代历史中十分罕见。

### 江南巡抚任上的作为
崇祯元年(1628年)九月二十日,曹文衡就任江南巡抚,并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他在任期间,江南一些府、县连续发生严重的水、旱灾荒。曹文衡一方面加强社会治安,打击不法奸商,严惩鱼肉百姓的官吏,另一方面竭尽全力救灾,开仓赈济饥民。

同时,他上奏了一道三千多字的《条请蠲灾疏》,请求皇上对灾区百姓的赋税予以减、缓、免,永久取消每年额外加派在江南百姓身上的四十余万两饷银。其奏章情词恳切,“目击灾伤,心切痛裂……今灾伤处所,田庐荡扫,妻子仳离,已尽之肉之堪重剜,无髓之骨何能再敲?!缓一时之追逼,即缓一时之死亡。予一分之宽仁,即予一分之生路”,皇上最终准奏,使江南灾区百姓得以安养生息。

此外,曹文衡还关注到沿海地区的倭患问题。当时,虽戚继光等抗倭名将已歼灭大部分倭寇,但余孽仍在远海岛屿为患。曹文衡审时度势,上奏《扶吴疏草》,随后坐镇句容,清剿数县土匪,解除后顾之忧。崇祯三年(1630年)冬,他亲自领兵,远渡重洋,直捣倭寇巢穴,将寇首天皇、大王等一一戮杀,彻底铲除了持续二百多年的倭患。他带兵凯旋时,崇明百姓欢呼雀跃,夹道迎接,将士们还为他修建祠堂,竖立《大中丞曹公生祠碑》,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为之撰文画像,将其当神敬之。

### 蓟辽总督之职与军事成就
因剿倭功绩显著,崇祯四年(1631年),曹文衡升任兵部右侍郎。任命刚下达,皇上又派太监特召他入京,在金殿平台赐座,询问对付关外清军方略。曹文衡讲了十策,受到皇上称赞,获赐白金二十两、鞍马及绸缎衣料等。

当时,清军围困遵化,战事吃紧,蓟辽总督一职空缺,吏部推荐的人选皇上皆不准,特命太监于崇祯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晚二更天,将手敕送到曹文衡家中,任命他为蓟辽总督,并授尚方宝剑,行京外天子之权。曹文衡接到诏书后即刻星夜赴任,皇上还下旨鸣炮为其送行,可见对他的器重。

曹文衡到任后,饮血誓师,犒赏将士,严惩违犯军法者。有一道级运粮官,多次运粮误期,还拿出相国和同榜举人求情书信,但曹文衡不为所动,下令将其处斩。此举使全军上下人人震惊,个个奋勇。曹文衡更是身先士卒,披坚执锐,亲自擂鼓指挥战斗,与清军在遵化城血战,最终获全胜,东北边境得以稍安。

### 与魏忠贤等势力的抗争
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专权,杨涟、左光斗等大臣遭其迫害,曹文衡对魏忠贤非常痛恨。他任东兖兵备副使时,各省魏忠贤死党忙着为其建祠称颂功德,他分文不捐。祠堂上梁时,其他官吏都去庆贺,唯有他不去。魏忠贤的檀香木雕像巡游时,各级官员皆跪拜,他也不拜,并表示“我自从开始做官,就已经把身家性命交给皇上了,我只能跪拜皇上,纵然掉脑袋,也决不去跪拜一个太监”。崇祯登基后,魏忠贤畏罪自杀,为其建祠的官员皆被诛,曹文衡因不附权贵受到皇上表彰,并赐御宴以示殊荣。

### 晚年遭遇与结局
曹文衡任蓟辽总督时,皇上派太监邓希诏当监军。他不像前任总督那样出城迎接、设宴款待监军,因此与邓希诏产生矛盾,二人相互上奏章达50疏指控对方。最终,曹文衡赌气请求辞官回乡,崇祯五年(1632年)十月,皇上许可。离任时,他除将军饷如数交给继任总督傅宗龙外,还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捐给了边关将士。

回到唐县后,曹文衡居住在城关大槐树口南边。当时地方匪患严重,唐县知县因收受匪赂,既不剿匪救民,也不上报匪情,曹文衡因指责知县渎职与其发生矛盾。此前被他处斩的运粮官请托的相国和举人,也乘机唆使知县诬陷曹文衡与匪有染。曹文衡与知县俱向朝廷控告对方,但通政使扣压了曹文衡的控告,导致他无辜受到诽谤,极其愤慨。

崇祯十年(1637年),面对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席卷全国,明王朝摇摇欲坠的局面,曹文衡深感无力回天,于四月十一日挥剑自尽,卒年52岁。其夫人吕氏(封淑人)也相继卒殁。

曹文衡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爱国爱民,著有《汉书评》《小史论》《抚吴疏草》等书。清代纂修明史时,在天启和崇祯年间的《名臣录》中,南阳郡唯有曹文衡一人,可见其在当时及后世所获得的高度认可。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7 11:12
上一篇:朱宙栐下一篇:孔令甫
明清小说四大家
明朝开国功臣
明朝开国皇帝
明朝官员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明朝第四位皇帝
泗阳人物
明朝第三位皇帝
孝勇双全
明朝第二位皇帝
明朝开国六王,名将,中国古代十大勇将
成都红旗连锁董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近代军事、政治人物
沛县人物
西汉贵族
明朝首辅
原中共上海市市长
奥运会冠军
应县人物
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中国明朝官员
明朝官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明朝官员
生态学家,环境科学家
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
明朝官员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