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炯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像 河南南阳市西峡县人物 刘炯天,男,汉族,1963年1月生,河南南阳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 刘炯天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专家,河南南阳市西峡县人。他在矿物加工工程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在教育管理等方面也有着突出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 求学之路 刘炯天出生于1963年1月。1976年至1979年,他在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完成高中学业。1979年,他考入东北工学院采矿系选矿专业,于1983年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刘炯天来到中国矿业大学工作,并在此继续深造。1986年,他开始攻读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选矿专业研究生,1989年获工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并未停止学习的脚步,1995年至1999年,又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习,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 科研生涯 - **早期探索与积累**:1983年到中国矿业大学工作后,刘炯天被派往淮北的芦岭煤矿劳动与实习半年。期间,芦岭煤矿火灾事故中矿工及家属的神情,以及选煤厂技术落后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深深触动了他,让他决心为改变这种状况贡献力量。回到学校后,他投身科研,面对课题组成立初期缺经费、没设备、无场地的困难,他和团队自己割钢板、焊构架,搭建起第一个试验装置,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 **攻克煤炭分选难题**:煤炭脱硫降灰是世界难题,面对我国煤炭杂质含量高、分选难的情况,刘炯天选择了细粒煤脱硫降灰的研究方向。他带领课题组长期扎根科研一线,无论是重庆的偏僻山区,还是内蒙古荒凉的沙漠,都有他们的身影。他提出了梯级优化分选理论,研究出旋流 - 静态微泡柱分选方法,完成了六乘六米国际上最大规格设备的研制任务,该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成果获得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共四项发明专利及六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997年,他因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持续创新与拓展**:刘炯天长期从事分离过程强化与微细粒矿物分选、矿山废水净化与循环、低品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他创立了多流态梯级强化非均衡浮选理论,自主研发的旋流 - 静态微泡柱分选设备与工艺和矿物 - 硬度法难沉降煤泥水的绿色澄清技术,广泛应用于煤炭矿山及多种金属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作为第一完成人,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还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出版著作与教材6部。 ### 教育与管理工作 - **中国矿业大学时期**:1983年至2007年,刘炯天在中国矿业大学度过了20多年时光,从煤综合利用系教师做起,先后担任选矿实验室主任、煤综合利用系与能源化工系副主任、化工学院院长等职。2007年至2013年,他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在此期间,他还于2006年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25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提升管理能力。 - **郑州大学时期**:2013年,刘炯天出任郑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他重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积极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2018年1月,他当选为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仍兼任郑州大学校长等职。2021年9月,他担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继续为郑州大学的发展谋划布局。2022年6月,他不再担任郑州大学校长职务,但仍任党委书记。2023年4月,他不再担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职务,专注于河南省政协相关工作等。 ### 社会兼职与荣誉 - **社会兼职**:刘炯天兼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等重要职务,还担任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积极为国家相关领域发展建言献策,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 **所获荣誉**:他获得了众多荣誉,2001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获中国工程院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江苏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此外,他还获得了多项省级荣誉,如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 ### 个人贡献与影响 - **科研贡献**:刘炯天的科研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在微细粒矿物分选和洁净煤技术方面。他开发的工艺和设备,提高了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分选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为我国能源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奠定了技术基础,相关技术在国内外企业的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教育贡献**:作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刘炯天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主讲课程一门被列为省一类优秀课程,一门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做人品德,是国家级教学团队(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主干课教学团队)带头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 - **行业贡献**:他通过担任多个社会兼职,积极参与行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推动了矿物加工工程行业的规范发展。同时,他还通过主持国家级项目等方式,引领行业科研方向,促进了产学研合作,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刘炯天从河南西峡走出,在矿物加工工程领域深耕多年,以卓越的科研成果、出色的教育管理能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行业领军人物,为我国煤炭等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相关学科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位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杰出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