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康朗甩

傣族歌手、诗人

康朗甩[公元1911年-2006年]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人物
傣族歌手、诗人,景洪县文化馆副馆长
康朗甩是傣族民间文艺家,曾任景洪县文化馆副馆长。他7岁入佛寺学习傣文经典,23岁还俗后开始诗歌创作,将傣族传统"章哈"艺术与新时代主题相结合,创作《傣家人之歌》《从森林眺望北京》等代表作。1958年出席全国民间文学工作会议并受毛泽东接见,1961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赴京演出。1979年获文化部表彰,2000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长期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等职,培养玉光等非遗传承人。
康朗甩,原名岩甩,是云南西双版纳景洪的傣族著名“章哈”歌手,也是中国杰出的民间歌手和诗人。他一生致力于傣族“章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用歌声唱出了傣族人民的生活变迁与对祖国的热爱,被誉为“西双版纳最好的歌手”。以下是对其生平的详细介绍:

苦难童年与佛寺求学
1911年,康朗甩出生于景洪市曼沙村一个傣族雇农“洪海”家庭,处于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祖辈没有自己的耕地和固定居住的权利,只能靠在村寨帮零工度日。他的童年是在饥饿和母亲的眼泪中度过的。

7岁时,康朗甩被送进佛寺当“帕”(小和尚),每天要做各种笨重繁杂的活计。但艰苦的生活并未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激起了他强烈的求知欲。夜晚,当寺院里其他人入睡后,他就燃起蜡烛,在昏弱的烛光下阅读佛经以及傣族的历史、传说和故事,如饥似渴地吸取民族文学的养料,常常读到晨鸡报晓才稍作休息。

凭借着这份勤奋,他9岁便通晓傣族文字,并开始参加寺院里的刻经工作。他每天用刻刀把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刻在贝叶上,卖给村民信士换取微薄收入。在佛寺的13年里,他阅读了大量佛经和《巴塔麻嘎捧尚罗》(创世史诗)等傣族著名民间叙事长诗,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知识,成为寺院里懂经文和诗歌最多的人。

还俗为歌与痛苦经历
22岁时,因父亲病亡,家里生活困难,康朗甩解下袈裟还俗回乡。由于他曾做过二佛爷,按照傣族的称呼习惯,人们称他为“康朗甩”。

闲时,他便给村民演唱“章哈”。他既能用长篇歌曲叙说傣族的历史,也能用自己创作的新诗吟唱老百姓的生活,且很快就展现出了卓越的即兴创作能力,能见到什么就唱什么,歌声越传越远,名气越来越大。

后来,他的歌声传到了西双版纳最大土司——召片领的耳中。召片领通知他到土司府为自己唱歌。康朗甩深知成为“土司府的歌手”会失去自由,再三恳求不去,但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只好“怀着破碎的心”前往。召片领听后觉得他唱得不错,封他为“章哈勐”(歌王),并说“歌手是领主的影子,歌手是领主的衣装”。

然而,成为歌王并未改变康朗甩的命运。他经常被召去唱歌,无暇顾及家中田地,导致田地荒芜,生活陷入饥寒交迫的境地,而领主却对他的死活不闻不问。他常常含着眼泪,忍饥挨饿地跪在领主脚下歌唱,心中充满痛苦。为了寻找能自由唱歌的地方,他曾前往缅甸、泰国等异国他乡,但却发现那里同样是压迫与不公,理想破灭后,他又回到了家乡。他曾感慨:“我给领主唱了十多年的歌,得到的赏赐却是愤怒和忧伤。”

新生与创作黄金时代
新中国成立和西双版纳解放,给康朗甩的人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正被贫病折磨得接近死神的他,收到了毛主席派来的干部送来的药物和救济粮,后来又领到了农具、贷款和籽种,有了自己的耕牛,真正成为了生活的主人,他的创作也由此进入全新阶段。

为了将党的政策及时传达给傣族人民,党号召“章哈”歌手们配合中心工作进行歌唱。起初,由于敌人的造谣破坏,康朗甩和部分“章哈”歌手一样,对党和解放军缺乏认识,思想上顾虑重重,不敢唱歌。但在党组织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他逐渐转变思想,大胆地唱出了第一支歌,成为党培养的歌唱祖国的傣族第一代歌手。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创作了《澜沧江边迎接解放军》《毛主席派来的亲人》等作品,以歌声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解放军的欢迎。1956年,他第一次来到北京,看到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景象,深受震撼。次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从森林眺望北京》。

1958年,康朗甩出席全国民间文学工作会议,见到了毛泽东主席,这让他热爱祖国的观念更加坚定。1960年,他与傣族歌手波玉温、康朗英合著了诗集《三个傣族歌手唱北京》。同年,他的代表作《傣家人之歌》问世,该长诗以饱满的激情、独到的艺术构思和朴实生动的语言,歌唱边疆的历史巨变、傣族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对党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被誉为“新生活的颂歌”,云南画家袁晓岑还以他为原型创作了雕塑《歌唱祖国》。

1961年,周恩来总理视察西双版纳时,专门接见了康朗甩,给予他鼓励,这让他终身难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里,康朗甩创作了约两万行的傣族诗歌,先后在《人民日报》《民间文学》等刊物上刊登,迎来了自己创作的黄金时代。

晚年成就与深远影响
1979年,在文化部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歌手、民间诗人座谈会”上,康朗甩受到表彰,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1982年,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丁玲和丈夫陈明到云南采风,在西双版纳专门看望了康朗甩,他在竹楼上为丁玲一行唱起了“章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康朗甩一生致力于傣族“章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的作品紧扣时代节拍,充满激情,想象丰富、比喻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既保持了时代性、先进性,又继承了“章哈”的优良传统,凝聚了傣族人民的智慧。2000年,他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这是对他一生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

他曾被推选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还担任过云南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自治州赞哈(民间歌手)协会副主席,成为云南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2006年11月28日,康朗甩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但他留下的众多优秀作品和对“章哈”艺术的贡献,永远铭刻在傣族人民心中,他的歌声如同傣乡的流水,潺潺不息,继续传唱着傣族的历史与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傣族儿女。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30 14:49
上一篇:刀国栋下一篇:康朗英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画家
青海省委原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革命烈士
开国大校
中国歌女、京剧旦角
中国科学院院士
植物病理学家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中国作家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大丰区人物
新鸿基地产的创办人之一
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
澳大利亚自由党政治家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长征女红军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革命烈士
音乐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诗人、文化传播者、文艺活动推动者
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初唐奇谲诗人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唐朝宰相,中国六大政治家,唐朝诗人
元朝著名女诗人
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南宋末诗人、画家
诗人、作家、书法家、新闻工作者
清代女诗人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开国少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国少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核心成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当代诗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民党著名特工
开国大校
中国流行男歌手,音乐制作人
中国内地女主持人,歌手,演员
香港乐坛当之无愧的殿堂级歌手
中国香港流行乐男歌手、演员
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
华语流行乐男歌手,影视演员,音乐创作人
中国男演员,流行乐歌手
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
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
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
著名歌手
战斗英雄
云南省原副省长
傣族歌手、诗人
原云南省政协副主席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长
中国作家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原副州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