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鹏 云南西双版纳景洪人物 征鹏(1943~)征鹏曾用名刀新安。傣族。云南景洪人。196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历任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干部,版纳杂志社、州文联副主编、主编,州文联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现任西双版纳州政协副主席。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勐泐末代王族》、《从领主到公仆》、《舞蹈女神刀美兰》等,长篇小说《象滚塘》、《流亡土司》(合著)等,散文《西双版纳风情》、《西双版纳览胜》、《西双版纳风物志》(合著)等,报告文学《金太阳照亮了西双版纳》(合著)、《西双版纳纪行》(用英文、西班牙文出版),儿童文学《西双版纳密林的趣闻》(合著),民间文学《傣族民间传说》(合译),计400多万字。 征鹏,这位被誉为傣族小说第一创始人的杰出作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对家乡的炽热情感,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人生经历,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长篇巨著,充满着奋斗的汗水、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担当。 1943年,征鹏出生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他原名召温帮,后曾用名刀新安 。童年时期的征鹏,便在家乡浓郁的傣族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傣族民间文学中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优美动人的歌谣,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他幼小的心灵,在他心底种下了文学的种子。在老师的启蒙下,他对文学的喜爱愈发浓烈。小学阶段,他便展露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了第一首诗歌《旗手》,迈出了他文学征程的第一步。 1958年,对于征鹏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北京读书,自此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异乡求学生涯。从1958年7月毕业于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后,9月他便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求学之路,在北京先后完成了初中和高中学业,随后于1968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在北京的日子里,尽管远离家乡,环境陌生,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却愈发强烈。由于路途遥远、路费昂贵,在这十年间他仅回过一次西双版纳。他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甚至假期都用来学习和创作。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北京的图书馆、教室成为了他最常出没的地方,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丰富自己的学识储备,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8年12月,征鹏从学校毕业后,响应号召前往云南弥勒某部队农场锻炼,在那里,他体验到了基层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与土地和劳动亲密接触,这段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本质,也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970年6月,他结束了农场的锻炼生活,来到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工作,正式开启了他为家乡文化事业奉献的旅程。在宣传部工作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积极投身于各类宣传工作中,同时也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的脚步。 1978年,对于征鹏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与方岚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金太阳照亮了西双版纳》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个人著作。这部作品以生动的笔触、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西双版纳在新时代的阳光照耀下发生的巨大变化,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也让征鹏在文学界崭露头角。此后,征鹏的创作热情愈发高涨,佳作频出。他的作品涵盖了多种体裁,包括长篇纪实文学、长篇小说、风情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和民间文学等。 在长篇纪实文学方面,他创作了《勐泐末代王族》《从领主到公仆》《舞蹈女神刀美兰》等作品。《勐泐末代王族》通过详实的资料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勐泐地区末代王族的兴衰历程,为读者揭开了那段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面纱;《从领主到公仆》则聚焦于一些历史人物身份的转变,生动地刻画了他们在时代浪潮中的抉择与成长;《舞蹈女神刀美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舞蹈家刀美兰的艺术人生,展现了她对舞蹈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为傣族文化传播所做出的贡献。 长篇小说领域,他与他人合著的《象滚塘》《流亡土司》等作品,以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的复杂。《象滚塘》围绕着象滚塘地区的故事展开,描绘了当地人们在生活中的挣扎与奋斗;《流亡土司》则讲述了土司在时代变迁中的流亡经历,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不同阶层人物命运的影响。 在散文创作上,征鹏也颇有建树,《西双版纳风情》《西双版纳览胜》《西双版纳风物志》(合著)等作品,将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历史等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他用优美的文字,带领读者领略西双版纳的迷人魅力,让那些未曾到过此地的人也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韵味。他的散文如同精美的画卷,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 此外,征鹏还涉足报告文学、儿童文学和民间文学领域。报告文学《西双版纳纪行》(用英文、西班牙文出版),向世界展示了西双版纳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儿童文学《西双版纳密林的趣闻》(合著),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窗户,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民间文学《傣族民间传说》(合译),则致力于挖掘和整理傣族的民间传说,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 除了文学创作,征鹏在工作岗位上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1981年4月,他来到《版纳》杂志社、州文联工作,先后担任副主编、主编、州文联副主席等职务。在这期间,他积极推动地方文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为西双版纳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组织各类文学活动,搭建起了文学爱好者交流的平台,让西双版纳的文学氛围愈发浓厚。 1987年9月,征鹏开始在西双版纳州政协任职,担任副主席一职。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深知官职是暂时的,而文学事业是永恒的。在政协工作期间,他依然坚持深入基层,了解民生百态,为文学创作积累素材。同时,他也积极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推动了西双版纳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1998年,他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在这些重要的岗位上,他始终心系家乡,积极为边疆地区的发展发声,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征鹏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等20多个协会(学会)的会员、理事。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事迹已被收录于《中国作家大辞典》《世界名人词典》等170多部名人辞典中。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还通过翻译传播到了国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傣族文化的魅力。 在生活中,征鹏始终保持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他经常深入西双版纳的各个角落,与当地的百姓交流,挖掘那些深藏在民间的故事和传说。他用自己的笔,将家乡的美丽、人民的勤劳善良展现给世人。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结晶,更是对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如今,虽已年事渐高,但征鹏依然活跃在文学领域和文化交流活动中。2024年“传雨林文脉 品西双版纳好文”全民读书日活动第一场分享会上,他以“从傣族小男孩到知名作家”为题,围绕自己的求学成长、工作经历、写作创作等方面,讲述了西双版纳的历史、民族和发展故事,鼓励年轻人和文学爱好者好读书、读好书,用心用情用力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和文学特点的精品佳作 。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文化使者,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传承和发展傣族文化、为西双版纳的文化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余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