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朗确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朗确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人物
朗确(1946.12-2023.09.10),哈尼族,云南勐海人,中共党员,中专毕业,1965年参加工作,历任勐海县布朗山粮管所职工,中共勐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勐海县政协办公室主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西双版纳州文联副主席。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最后的鹿园》,短篇小说集《没有太阳的山林》、《女儿山》,中篇小说《太阳女》、《阿耶》、《情韵》等。散文《茶山新曲》获云南省及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小说《阿波搓当的遗嘱》获《云南日报》绿叶文学征文一等奖、《白鹇鸟》获云南省林业厅绿海杯征文二等奖,民间故事《小鸡报仇》获云南省民间文学奖。
2023年9月10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联原副主席朗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双版纳逝世,享年77岁。
朗确:哈尼族文学的璀璨之星
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文学星空中,朗确是一颗格外耀眼的星辰。他以笔为剑,在文学的天地里披荆斩棘,用文字描绘出哈尼族的生活百态与精神世界,为哈尼族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46 年 12 月,朗确出生于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乡南糯山。这里山峦叠翠,云雾缭绕,漫山遍野的茶树散发着独特的清香。哈尼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代代相传,古老的歌谣、神秘的传说,如同山间清泉,滋养着朗确的心灵。他自幼便对知识充满渴望,在南糯山的小学里,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尤其是在写作方面,他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所写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五年级时,他创作的《我开飞机回南糯山》一文,充满了童真与幻想,展现出他丰富的想象力。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定国在南糯山视察时看到了这篇作文,对朗确赞赏有加,夸他聪明过人、才华出众,预言他将来必有大出息。这无疑给了朗确极大的鼓励,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文学的种子。
小学毕业后,朗确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勐海一中初中部。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他无法承担每月 5 元的生活费和学杂费,仅仅读了两个月,便不得不辍学回家。对于热爱学习的朗确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求知的欲望,没有课本,他就找来同伴的课本自学;夜晚,村里的大队阅览室成了他的天堂,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和报纸。在这个过程中,他偶然读到了傣族诗人创作的《傣家人之歌》《流沙河之歌》,心中不禁泛起波澜:傣族有自己的作家,那哈尼族呢?那一刻,他立下宏愿,要成为哈尼族的作家,用文字书写哈尼族的故事。
有了目标,朗确便开始付诸行动。他模仿着诗歌的形式,写下了数百行的《僾尼人之歌》,满怀期待地投给了西双版纳报。然而,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稿件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但朗确没有灰心,他深知,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此后,他不停地写,不断地向报社投稿,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积累经验,磨练自己的写作技巧。终于,在 70 年代中期,他的新闻稿《雨夜送病人》在西双版纳报发表。这篇报道虽篇幅不长,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充满了温情。这小小的成功,给了朗确极大的鼓舞,让他更加坚定了在文学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之后不久,他的诗歌《九大精神传边疆》、小说《歌手的妻子》、散文《茶山新曲》相继在《版纳》创刊号、《云南日报》副刊 “花潮” 发表。这些作品的发表,让朗确在当地文学界崭露头角,也为他后续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65 年,朗确参加工作,成为勐海县布朗山粮管所的一名职工。在这里,他深入基层,与布朗族、哈尼族等各族群众朝夕相处,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内心世界。这段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到作品中,使得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随着创作经验的不断积累,朗确的创作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他不局限于新闻报道、诗歌和散文,开始涉足小说和民间文学领域。在小说创作方面,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成长。《半边户》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特殊家庭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荣获《民族文学》建国五十周年优秀作品奖。《阿波搓当的遗嘱》则通过讲述一位老人的故事,展现了哈尼族的传统价值观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获得《云南日报》绿叶文学征文一等奖。此外,他的短篇小说集《没有太阳的山林》《女儿山》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其中《女儿山》还获得了边疆文学奖。
在民间文学领域,朗确同样成绩斐然。他深知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于是深入村寨,走访老人,收集、整理了 60 余篇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民族智慧,如哈尼族民间故事《小鸡报仇》,讲述了一只小鸡为了给同伴报仇,历经艰辛的故事,展现了哈尼族人民勇敢、机智的品质,该故事荣获云南省民间文学奖。他的这些工作,不仅保护和传承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除了文学创作,朗确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曾任勐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勐海县政协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在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推动当地文化建设,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他还担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云南省作协理事、西双版纳州文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在文学界积极发声,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朗确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还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国际舞台。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哈尼族文化的魅力。西双版纳州文联曾专门为他召开小说作品讨论会,对他的文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作为哈尼族第一个书面文学作者,被誉为时代和民族的歌手,实至名归。
然而,天妒英才。在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朗确的生命却戛然而止。但他留下的作品,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哈尼族文学的天空。他用文字记录了哈尼族的历史与现实,展现了哈尼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为哈尼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创作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哈尼族文学创作者不断前行,在文学的道路上追求卓越。如今,当我们翻开朗确的作品,依然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民族的深情,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执着与追求。他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在哈尼族文学的史册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30 15:57
上一篇:柳天伟下一篇:刀文
中国作家
明清小说四大家
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民国十大才女
杰出作家
作家、学者、文化推动者
中国作家
中国香港易学大师、堪舆学家、作家、演员
诗人、作家、书法家、新闻工作者
女作家
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中国民俗学家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中国预警机之父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李大钊的孙女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国务院原总理
江苏省委原书记
黑龙江省委原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信息产业部部长
贵州省委原书记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云南省委原书记
中央人才协调工作小组原副组长
原河北省委书记
文坛健将
云南省纪委原书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当代诗人
中国内地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