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军凌源+像 辽宁朝阳市凌源人物 罗志军:勤勉尽责的实干型领导 罗志军,一位在中国当代政治舞台上以勤勉、务实、担当著称的重要人物。他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一心为民的情怀,在不同岗位上积极作为,为地方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赢得广泛赞誉。 1951 年 11 月,罗志军出生于辽宁凌源。凌源地处辽宁西部,这片土地的雄浑与质朴,赋予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特质。年少时期的罗志军,便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知识的渴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8 年 2 月,年仅 17 岁的罗志军响应号召,投身海军北海舰队,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在部队中,他从基层岗位做起,先后担任战士、文书、技师等职务。军队生活的磨砺,不仅锤炼了他的意志品质,更培养了他的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努力学习军事技能,积极参与各项任务,不断提升自己,为日后的人生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1978 年 9 月,罗志军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从部队转业后,他进入北京医用射线机厂担任团委书记。在新的岗位上,他迅速适应角色转变,积极投入到工厂的青年工作中。他组织开展各类青年活动,激发青年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工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80 年 12 月,罗志军调入中国青年报社,开启了他在新闻领域的工作生涯。在报社工作期间,他从普通干部做起,凭借扎实的工作能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先后担任发行处副处长、副秘书长(正处级)、秘书长等职务。他深入了解报社的业务运作,积极推动报纸的发行工作,为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做出了贡献。同时,他在新闻工作中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90 年 7 月,罗志军出任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管委会委员、副总经理。在这一岗位上,他积极推动中日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国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1993 年 2 月,他担任共青团中央实业发展部部长,并于同年 3 月获得高级经济师职称。1993 年 5 月,他成为共青团中央常委,继续在共青团的岗位上发光发热。1994 年 1 月,他兼任中国青年实业发展总公司董事长,在推动共青团实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他还在 1994 年 1 月至 1995 年 9 月期间,在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政治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得法学硕士学位,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 1995 年 9 月,罗志军的工作重心转向地方,调任江苏省南京市副市长,开启了他在地方治理领域的新篇章。1996 年 11 月,他担任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在南京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了一系列重要项目的实施。2001 年 9 月,他出任南京市委副书记、副市长,2001 年 10 月担任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2 年 1 月正式当选为南京市市长。在担任南京市主要领导期间,罗志军深入了解南京的市情,积极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等条件。他积极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了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他也关注民生改善,在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举措,提高了南京市民的生活质量。 2003 年 4 月,罗志军担任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在这一岗位上,他继续推动南京的发展,同时积极参与江苏省委的决策与工作部署。他注重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地方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他积极推动南京与江苏其他地区的协同发展,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2007 年 12 月,他担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进一步加强了对南京和江苏全省工作的领导。 2008 年 1 月,罗志军出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全面负责江苏省的政府工作。在担任省长期间,他致力于推动江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增长。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江苏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他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加大对 “三农” 的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他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对苏北等欠发达地区的扶持,缩小地区差距。同时,他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江苏的绿色发展。 2010 年 12 月,罗志军担任江苏省委书记,成为江苏省的主要领导。在这一重要岗位上,他带领江苏省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积极推动江苏的各项事业发展。他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江苏实际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如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江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在他的领导下,江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江苏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江苏在全国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2011 年 2 月,罗志军兼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进一步推动江苏的民主法治建设。他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工作,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他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促进政府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2016 年 6 月,罗志军卸任江苏省委书记职务,转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16 年 7 月,他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新的岗位上为国家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执行,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2018 年 3 月,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全国政协新组建了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罗志军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成为全国政协首任农委会主任。在这一岗位上,他深知责任重大。他积极组织委员开展调研和协商活动,围绕 “三农” 问题建言献策。他注重学习和研究,深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他带领委员会成员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开展深调研,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3 年 4 月 1 日,罗志军同志因病在北京不幸离世,享年 72 岁。罗志军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从基层岗位到地方领导,再到国家重要岗位,他始终保持着勤勉尽责的工作态度和务实担当的精神品质。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江苏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着无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江苏乃至全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为人们所铭记和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