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荀慧生

京剧“四大名旦”
荀慧生
荀慧生[公元1900年-1968年,京剧“四大名旦”中国京剧男演员、四大名旦之一、荀派创始人]+像 河北沧州市东光县人物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1968年12月26日),原名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 ,出生于河北省阜城县(为纪念荀慧生县城内建有荀园) 。中国京剧演员,工旦角、四大名旦之一、荀派创始人。8岁时便于天津韦陀庙首次登台演出梆子戏《王春娥》,13岁随师同入“三乐社”科班,1917年,出师,当年12月于庆乐戏院正式改演京剧。
他大胆破除传统局限,发挥个人嗓音特长,吸取昆、梆、汉、川等曲调旋律,大胆创新,塑造的许多少女、少妇的艺术形象,娇雅妩媚、清秀俊美、风格各异。代表作品有《投军别窑》《红娘》《金玉奴》。 
建国后,荀慧生为北京市第一、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等职。 他指导和亲自传授的后人、学生、徒弟有吴素秋、赵燕侠、张正芳、刘长瑜、孙毓敏等多人。1968年12月26日,荀慧生辞世。

荀慧生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在京剧艺术领域成就斐然,以下为其艺术生涯及相关事迹的详细介绍:

学艺与出师波折

1907年,荀慧生被父亲卖给梆子艺人庞启发为徒。按常规1915年应出师,但契约未标明具体出师时间,且他学艺后期红极一时,为师傅赚了不少钱,庞启发便威胁并软禁他,阻止其出师。后来,在李洪春、尚小云帮助下他得以逃走。经白社及三乐班主李继良出面协调,最终达成折衷协议:延长出师时间两年,演出所得与师傅对半分成。1916年10月6日,荀慧生正式出师。

艺术生涯重要节点

  • 戏班经历:1917年,荀慧生加入朱幼芬戏班。1925年,加入余叔岩、杨小楼所组双胜社,在香厂新明戏院演出,阵容强大,期间唱过诸多新鲜好戏,还排演了《摘缨会》等剧目。
  • 上海首演:1919年9月9日,他首次在上海天蟾舞台以《花田错》打炮,当时与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同去,有“三小一白”之称。
  • 艺名更改:1925年10月2日,经杨小楼、余叔岩建议,荀慧生将艺名“白牡丹”改为荀慧生。
  • “五大名旦”与“四大名旦”:1927年7月23日,北京《顺天时报》举行征集五大名伶新京剧夺魁投票活动,荀慧生的《丹青引》胜出,“五大名旦”称谓由此而来。1931年,上海《戏剧月刊》发起征文评选,将梅、尚、程、荀归为“四大名旦”。
  • 其他演出活动:1929 - 1932年,时慧宝搭入春生社与荀慧生合作演出。1929年4月,第一舞台夜戏山西赈灾会募款义演,荀慧生等众多名伶参加。1931年,长城公司请四大名旦合灌唱片《四五花洞》。1932年3月11日,荀慧生于北京哈尔飞剧院首演《红楼二尤》。1935年5月20日,他首次赴武汉演出。1936年10月22日,首演《红娘》。

收徒情况

荀慧生一生收徒众多,1923年收票友叶寿梅为第一个弟子,后续还收了丁云兰、童芷苓、徐东霞、毛世来等为徒。其长子荀令香工旦,女儿荀令莱也是传人。1958年还收秦腔演员全巧民,传授《豆汁记》。此外,还有许多人虽未拜师,但多得其亲授。

主要作品

  • 代表剧目:荀慧生一生演出三百多出戏,代表剧目有《元宵谜》《玉堂春》《棋盘山》等。其作品涵盖六大喜剧、六大悲剧、六大武剧、六大传统剧、六大移植剧、六大跌扑剧等。
  • 出版著作:有《荀慧生演剧散论》《荀慧生演出剧本选集》《荀慧生舞台艺术》等著作。

获奖与任职

1952年,荀慧生获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老艺术家表演奖。他还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等职。

艺术特色

  • 唱念要求:荀慧生对唱和念要求严格,主张唱和念结合生活感与艺术性,与表情、身段协调一致。
  • 唱腔创新:在唱腔艺术上大胆破除传统局限,发挥嗓音特长,吸取多剧种曲调旋律,创造新腔。如《红娘》中的“反四平调”脍炙人口,还善于使用装饰音,使唱腔俏丽、轻盈、谐趣。编制新腔坚持让人喜悦、听懂、动情三条原则。
  • 念白独特:念白柔和圆润,富于韵律美,从人物感情出发,轻重缓急恰到好处,兼具音乐美与生活美。
  • 表演突破:表演强调“演人不演行”,不受行当限制,塑造的少女、少妇形象大众化、生活化,娇雅妩媚、风格各异。

人物评价

荀慧生出身贫寒,并非梨园世家,也无权贵支撑,但凭借自身努力,27岁就荣获京剧“四大名旦”桂冠,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并驾齐驱,独领风骚几十年。他是一位不畏坎坷、自强不息、有民族气节,为京剧艺术孜孜不倦追求、勇于改革创新的艺术大师。

后世纪念

2006年11月27日,荀慧生纪念馆奠基仪式在河北省东光县普照公园举行,其长孙荀皓与关门弟子孙毓敏等出席。2025年1月11日,为纪念荀慧生先生诞辰125周年,京剧《得意缘》在北京人民剧场上演,演出得到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由国家京剧院精心筹备。

上一篇:张邦昌下一篇:纪晓岚
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中国内地女演员
脱口秀演员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香港演员、歌手、主持人、商人
中国香港易学大师、堪舆学家、作家、演员
中国内地女主持人,歌手,演员
香港影视界的传奇人物
香港影视男演员
中国内地男演员
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
大丰区人物
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原阳江县县长
原河北省委组织部代部长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新月派诗人、散文家
19路军军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现代生理心理学家
开国大校
京剧“四大名旦”
东光县人物
元曲四大家
唐朝的忠义诤臣
明代的清正廉吏
唐代诗人
宋朝宰相
西晋的智勇名将
东光县人物
京剧“四大名旦”
宋朝宰相
革命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澳大利亚政治家
红岩双枪老太婆的原型
民国时期杰出女性
原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
革命烈士赵一曼丈夫
抗日英烈
京剧“四大名旦”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