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冯国璋

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冯国璋

冯国璋[公元1859年-1919年,中华民国大总统,直系军阀首领]+像 河北沧州市河间人物

冯国璋(1859 年 1 月 7 日 - 1919 年 12 月 28 日),字华符,亦作华甫,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军事人物 。他是 “北洋三杰” 之一,为北洋军阀直系首领,还曾担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理大总统 ,在晚清和民国初期的政治、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
1859 年 1 月 7 日,冯国璋出生于直隶(今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 。冯氏家族在当地曾有过辉煌,其祖父冯丕振是晚清太学生,家族一度兴盛 。然而,到了冯国璋父亲冯春棠这一代,家道中落 。冯春棠本勤奋好学,却因岁考试卷被污损,引发斗殴而被除名,从此荒废学业,不务正业,致使家业败光 。冯国璋的母亲孙氏勤俭持家,依靠女工维持生计 。冯春棠与孙氏育有四子,冯国璋是幼子 。
冯国璋七岁开始进入私塾读书,起初学习《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书籍,之后以 “四书” 为主 。他学习刻苦,知书达礼,深受家人期待 。12 岁时,冯国璋前往毛公书院求学 。书院的教学内容丰富,除了经书,还涉及《史记》以及射、御、数等方面 。在这里,冯国璋展现出对史书和算学的浓厚兴趣 ,这段求学经历为他打下了良好的算学基础 。在毛公书院的四年里,冯国璋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备受师长好评 。
1875 年,冯国璋在毛公书院毕业后,参加了河间岁试 。但由于他不擅长八股文,最终名落孙山 。同年,他与毛公书院教授经史的吴震先生的妹妹吴凤结婚 。婚后,冯国璋学习更加努力,依旧偏爱史学与算学 。然而,1878 年,21 岁的冯国璋再次参加科举考试,仍然落榜 。渴望进入高级学府深造的他,在堂叔的资助下前往保定莲池书院求学 。但因家境贫寒,无力承担学费,不久后便辍学回家 。
1884 年,经叔父介绍,冯国璋前往天津大沽口的淮军当兵 。次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武备学堂,并到淮军军营挑选官兵入学 。冯国璋因知书达礼,受到统领刘祺的器重并被推荐进入北洋武备学堂 。9 月,他成为武备学堂第一期步兵学员 。在学堂里,冯国璋结识了同期生段祺瑞、王士珍、王占元等人 。他学习成绩优秀,深受中外教员的称赞,与炮兵科学员段祺瑞并称为 “武备双秀” 。
在武备学堂期间,冯国璋虽身处军校,却未完全放弃科举考试,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备考 。1888 年 2 月,冯国璋趁着年假返回河间县参加岁试,取得了榜首的好成绩 。但年底参加顺天府乡试时,再次落榜 。此后,他彻底放弃了科举之路 。1889 年夏天,冯国璋参加武备学堂毕业考试,因成绩突出,文史与算术成绩优异,得以留校任教 。
1893 年夏,冯国璋转任淮军聂士成帐内幕僚 。随后,他跟随聂士成前往东三省边境地区考察 。由于他精通测绘,受到聂士成的重用,还为聂士成编撰的《东游纪程》进行注说 。返回军营后,他被委以筹备军械与粮饷的重任 。1894 年,聂士成率部抵达朝鲜牙山,冯国璋负责押送粮草 。7 月 25 日,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聂士成部孤立无援,冯国璋建议其与清军叶志超合兵,但叶志超弃城而逃,聂士成只能退守平壤 。平壤保卫战失败后,聂士成部退守至摩天岭,利用有利地形打击日军,夺取连山关和分水岭 。李鸿章为保存淮军,将聂士成调回直隶,驻守芦台 。在战争中,冯国璋圆满完成后勤任务,还亲身参与多次战斗并出谋划策 。战后,他获得后补知县、加五品顶戴的虚衔 。
甲午战败后,冯国璋向聂士成提出编练新军的建议,但未获认可 。后来,他作为军事随员跟随老师裕庚出使日本 。在日本期间,他走访军校与部队,还与日军要员建立了私交 。1896 年,冯国璋回国,担任聂士成武毅军军械委员 。他将在日本搜集整理的资料编成兵书,呈送给聂士成,却未受到重视 。随后,他把兵书呈送给正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的袁世凯,得到了袁世凯的重视 。不久后,他被袁世凯任命为督操营务处帮办兼步兵学堂监督,很快又提升为督操营务处总办 。此后,冯国璋与王士珍、段祺瑞等人合作编撰《训练操法详晰图说》,该书成为随营学堂的标准教科书 。
1899 年,清政府将新建陆军改称为武卫右军 。袁世凯升任山东巡抚后,冯国璋跟随武卫右军前往山东 。他根据袁世凯的命令,将山东旧军一万余人改编成武卫右军先锋队 。因参与进攻义和团有功,1901 年,冯国璋被表奏为补用知府 。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为编练北洋常备军,在保定设置军政司,下辖教练、参谋与兵备三处,冯国璋、段祺瑞和刘永庆分别担任总办 。由于冯国璋精通军事理论且有丰富的军事教学经验,他负责筹办将弁学堂、武备师范学堂、参谋学堂和测绘学堂 。1903 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举荐冯国璋出任练兵处军学司,常驻保定督办北洋各武备学堂,兼任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和陆军师范学堂督办 。冯国璋精心操办,为北洋六镇及北方各省新军输送了大量人才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人们将冯国璋、段祺瑞和王士珍并称为 “北洋三杰” 。
1906 年,冯国璋被任命为署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兼陆军贵胄学堂总办 。在任职期间,他与满洲亲贵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1907 年,他改任陆军部军谘出正使 。1908 年,冯国璋晋升为清西陵梁各庄值班大臣 。慈禧太后及光绪帝去世后,溥仪继位,载沣以摄政王名义监国 。为削弱北洋集团势力,载沣以袁世凯患 “足疾” 为由,命其回家养病 ,同时对冯国璋进行拉拢 。但冯国璋以坠马受伤及原配妻子吴氏病逝为由,多次请辞,均未获允许 。
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 。清政府任命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前往武汉,冯国璋被委任统帅第二军增援湖北 。南下前,冯国璋曾前往河南向袁世凯求策,随后遵照袁世凯的指示缓慢进军 。10 月下旬,同盟会领导人黄兴等人赶赴武汉,湖南、陕西相继宣告独立,清政府岌岌可危 。此时,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军队,同时任命冯国璋接任第一军军统 。袁世凯赶赴湖北前线后,命令冯国璋率部攻打汉口 。29 日晚,冯国璋命令部将攻打刘家庙的革命军 。由于革命军前敌指挥张景良投降清朝,并放火烧掉革命军的军火库,冯国璋部攻占刘家庙等阵地,并火烧汉口 。11 月 27 日,冯国璋智取汉阳 。之后,袁世凯令其暂缓进军,只准隔江炮轰武昌 。清政府封其为 “二等男爵” 。后来,袁世凯与革命军接触,打算 “南北议和” 。因冯国璋主张进军,袁世凯将其调离武昌,改任察哈尔都统 。军谘府大臣载涛辞去禁卫军的职务后,袁世凯又将冯国璋改任为第二军军统,并委任为禁卫军总统官 。
1912 年 2 月,清室同意袁世凯与南京商谈退位条件 。禁卫军得知消息后准备 “暴动”,冯国璋深入军营,凭借在军中的威望,劝导欲闹事者 。他集合全体禁卫军官兵,提前透露清帝退位的条件,承诺优待禁卫军,保证其俸禄不变 。同时,临时公推两人作为其随身副官,作为监督,最终彻底平息了这场风波 。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冯国璋继续统领禁卫军,兼任总统府军事处处长 。9 月,他出任直隶都督兼民政长 。
1913 年 3 月 20 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杀,导致南北双方矛盾冲突升级 。6 月 9 日至 30 日,袁世凯先后免去李烈钧、胡汉民及柏文蔚的都督职务 。孙中山决定武力讨袁,“二次革命” 爆发,南方的安徽、广东、上海、福建、重庆等地纷纷宣布独立 。7 月 23 日,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江淮军宣抚使兼第二军军长,负责指挥江苏方向的作战 。冯国璋将北洋军主力集中于徐州一带,修整铁路后,率军沿津浦线南下临淮,并派遣部将沿水路攻占镇江 。他率军先后攻占宿县、蚌埠、滁县等地 。8 月 11 日,冯国璋率部抵达浦口,次日张勋也率部抵达南京的龙潭附近 。后来,冯国璋的女婿、第 8 师师长陈之骥渡江归顺 。冯国璋得知南京城内群龙无首,便于 8 月 25 日率部渡江攻打下关,并于 9 月 2 日与张勋等人汇合,攻占南京 。9 月 10 日,他返回北京 。
10 月 19 日,冯国璋以宣抚使名义南下视察江苏各地军情 。抵达南京后,移驻浦口,并设立江淮宣抚使行辕,负责分配军队驻防以及裁撤无用军队 。12 月 16 日,由于江苏都督张勋部下误伤日本人,引发国际纠纷,袁世凯任命冯国璋接替张勋出任江苏都督 。次年六月,裁撤江苏都督,授予冯国璋为宣武上将军,继续署理江苏军务 。1913 年到 1915 年期间,冯国璋多次通电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攻击责任内阁制度,主张实行总统制 。
1915 年,袁世凯称帝,冯国璋被封为宣武上将军、参谋总长,但他并未赴任 。袁世凯复辟时,试图拉拢冯国璋,冯国璋不为所动,并以 “五将军密电” 通电全国,力劝袁世凯取消帝制 。袁世凯病逝后,冯国璋成为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并被国会补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 。1917 年,“府院之争” 引发张勋入京复辟帝制,冯国璋通电谴责,并于 7 月 6 日在南京就任代理大总统,布置攻打张勋的军事行动 。复辟平息后,黎元洪辞去总统之职,冯国璋进京就任代理大总统 。然而,因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引发 “护法运动” 。冯国璋提出 “和平统一”,并消极对抗护法军 。
1918 年,皖系组成 “安福国会”,操控选举,以冯国璋代理大总统到期为由,最终徐世昌取代冯国璋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辞去代理大总统后,冯国璋返回河间居住,后又再次返回北京 。1919 年 12 月 28 日,冯国璋病逝于北京帽儿胡同,终年 61 岁 。
冯国璋的一生,从晚清的寒门学子到北洋军阀的重要人物,再到民国时期的副总统、代理大总统,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巨大变革 。他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有着复杂的经历和表现 ,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立真认为,冯国璋为北洋军阀中比较稳健的中坚人物,其在推进军事现代化、推动 “和平统一” 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作为北洋军阀的一员,也存在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他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复杂政治局势下的一个生动写照 。
上一篇:汉质皇帝刘缵下一篇:滕吉文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中国近代北洋军阀领袖
北洋大学的创办人之一
惇勤亲王奕誴第四子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清末民国教育家
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南朝梁高凉郡太守、冼夫人之夫
海南省委书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家乡建设的奉献者
冯氏集团主席
利丰集团主席
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史家、经学家
湖北省教育会原会长
第二任澳大利亚总理
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原冀中军区某部指导员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中国作家
马本斋之母,抗战烈士
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
原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大汉情缘之云中歌,汉武大帝
中国作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