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吉文,籍贯河北省黄骅市,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院士。以下是他的详细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滕吉文出生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九一八事变后,父亲不甘心当亡国奴,带着全家辗转江西、湖南、广西等地。滕吉文不到6岁就在江西南昌步入小学,因父亲工作变动,他随父亲在多地漂泊,生活艰苦。全家人依靠父亲微薄工薪度日,后来父亲被侵略者抓走,为了活下去,他和大妹妹进了广西桂林的孤儿院。1945年日本投降,滕吉文才跟随父亲前往金城江谋生。
滕吉文高中在衡阳市铁一中学就读。1952年,还没读完高二的他参加高考,本想报考唐山铁道学院车辆制造和桥梁涵洞专业,但最终选择“服从祖国建设需要”,进入当时的东北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学习。在校期间,他年年获得“三好学生”称号。
工作经历
早期研究与学习:1956年大学毕业,滕吉文填报志愿时写下“服从组织分配,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最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8年,仅学习3个月俄文的他考上了前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所研究生。1962年,滕吉文获得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国。回国后,他运用新理论和新方法,首次用地震反射波场探测柴达木东盆地的地壳与上地幔精细结构,与导师曾融生和同事们提出中国大陆第一篇地壳详细分层速度结构模型。
西南与地震探测工作:1965年,滕吉文被派往西南工作,担任课题负责人和深部地壳探测队副队长,期间进行了红格、西昌地震活动地区的人工源深部地震反射测探。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他前往邢台地震区进行了由河北元氏到山东济南的深部反射地震探测,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次在地震强烈活动区以地震反射波场进行深部地壳与上地幔精细结构研究。
全国探测与仪器研制:1974年,滕吉文领导人工源地壳与上地幔地震波场深部探测队伍转战全国各地,取得大量地球深部结构与动力学响应新数据。1975年,他倡导、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代DZSS型模拟磁带地震记录仪,以适应青藏高原地球物理考察和巨厚地壳地区的深部地震探测。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他被派往河北省宝坻进行地震监测、征兆分析和综合地震预测研究,同时开展中国东部地区岩石圈结构与地震“孕育”等研究。197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滕吉文参与编写教学大纲,领导并主持了地球物理学科的学科建设工作。
后续科研与学术活动:1983年,滕吉文团队研制出第二代12位带浮点放大的数字地震仪。1985年,他筹划与主持召开了《大陆裂谷与深层过程》国际学术讨论会,系统论述了青藏高原和攀西构造带相关内容,首次提出“被活动化的古裂谷”论点,补充了世界裂谷系的分类,同年开始在研究生院教学。1997年到2000年间,团队研制出第三代DS - 24型24位数字地震仪,达到当时世界同类型仪器性能和水平。1999年10月,滕吉文当选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院士。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承担中国科学院有关地震的科普报告任务,在人民大会堂作《动荡的地球》报告。2011年秋,他退出研究生院教学工作。2017年,担任中国第二次青藏科考活动科技部审查专家。2019年到山东“地球物理院士专家大讲堂”院士工作站单位指导工作。2020年参加北京一零一中学金鹏生命科学社团三十周年会,作为颁奖嘉宾出席202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奖典礼。2023年12月29日,参加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发展大会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作《金属矿化石能源战略需求与挑战》报告。
科研成就
创建队伍与提出模型:滕吉文与导师一道创建了中国地壳和上地幔地震探测队伍与观测体系,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提出中国岩石圈结构与属性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的基本模型。
开展高精度探测:在中国东部、西部、中部开展大量高精度探测和数据采集,刻划了不同地域与类型的壳、幔精细结构,厘定了地球物理边界场响应。
青藏高原与裂谷带研究:率先对青藏高原进行壳、幔结构探测与大陆动力学研究,发现两大陆板块独特碰撞等响应和模型;提出攀西构造带是大陆内部被动活化的古裂谷带。
提出新探查理念:首次发现并提出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和油、气能源探查新理念,以及双相沉积、双层基底与双机混合成因,强烈地震孕育等与深部介质物理属性和结构环境的新理念。
荣誉表彰
- 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一等奖。
- 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
-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曾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博士生导师和杰出贡献教授。
- 获中国绿色矿山一等奖。
- 2019年11月19日荣获“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30周年先进个人奖”。
社会任职
滕吉文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305攻关项目专家组成员,多个开放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IGCP267中国组成员,中国地震学会岩石圈深部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研究会副会长,地球物理教学委会主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10级李四光班特聘名师班主任等职务。
滕吉文院士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学研究,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与大陆动力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科研成果和学术精神对相关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