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瑞环

中央政治局委员
李瑞环
李瑞环,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凭借卓越领导才能、务实工作作风和深刻思想智慧,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杰出人物 。

李瑞环于1934年9月出生,籍贯为天津宝坻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辛勤劳作,却仅能维持家庭的基本生计 。自幼,李瑞环便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体验了生活的不易 。年少的他,拉过犁、种过地、赶过车、织过布,各种农活都有涉足 。大概14岁时,他开始织布,由于个子小,织布坐机板高,脚够不着,家里还专门为他做了个凳子 。尽管家境贫寒,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李瑞环只断断续续上了6年学,但这段经历却让他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后,只要有机会,他便四处向亲戚朋友借书阅读 。有一年春节,母亲让他挑两捆楂子去城里卖,用换来的钱买几根油条回家包饺子过年,可他却用卖楂子的钱买了一套《巧合奇缘》的书 。母亲得知后,气得抄起笤帚要打他,吓得他顾不上穿鞋,光着脚就跑到门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后来,母亲拉着他的手,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喜欢书是好事,可是咱们家哪有钱给你买书呀?”

1951年,年仅17岁的李瑞环来到北京,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初到北京,他只能做小工,后来开始学习木工,凭借自身努力,成为北京第三建筑公司的工人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建设热情高涨,李瑞环和工友们都干劲十足 。在传统木工技法中,“放大样”是制作复杂物件的重要环节,需在地上铺设大面积木板,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将图纸小样等比放大画到木板上,木工们再依样施工 。这一技法不仅费时、占地,且只有少数老师傅能够掌握 。李瑞环看在眼里,当其他人都在努力学习“放大样”时,他却在思考如何摒弃这一繁琐环节 。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四处请教他人 。一位工程师告诉他,若掌握三角、几何、代数等高中以上数学知识,或许能推算出相关数据 。李瑞环听后,虽心中一凉,但并未放弃 。1958年,他进入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白天在工地忙碌,晚上则骑自行车前往几十里外的学校上课 。同年夏天,人民大会堂工程指挥部交给北京第三建筑公司“木工青年突击队”一项艰巨且紧急的任务——8天内制作一段200米长的屋顶外檐模板 。作为突击队队长,李瑞环深知时间紧迫,已来不及“放大样” 。凭借一股钻研精神,他研究出一套木工简易计算法,成功解决难题,顺利完成任务 。1960年,这一事迹登上《北京日报》,李瑞环成为当年的新闻人物,并被评为劳动模范 。由于业内有“放样技术高不可攀,不放大样除非鲁班”的说法,他也因此被赞为“青年鲁班” 。在1965年转为干部前的十几年里,李瑞环钻研出100多项创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96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青年鲁班》,片中男一号李三辈是一位善于技术革新的意气风发的建筑工人,其原型正是李瑞环 。

1965年,李瑞环出任北京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北京建筑木材厂党总支部书记 。然而,随后的“文化大革命”让他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冲击,被迫停止工作 。但他始终坚守信念,等待着重新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机会 。后来,他重回建筑行业 。1979年,李瑞环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1981年,他被任命为天津市副市长 。1982年至1984年,他担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代理市长、市长 。在天津主政期间,他展现出独特的领导风格 。他热衷于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群众开对话会,且每次对话会都进行电视现场直播 。在一次对话会上,一位老太太反映自家煤气灶常点不着火,相关部门领导在现场解答时讲了诸多数字、原因和道理,李瑞环却打断道:“你讲那么多没有用。老太太要求的是煤气点火就着 。”这件事被天津人总结为李瑞环的“老太太哲学”,体现了他不空谈道理、务实解决问题的作风 。在天津,他还主导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引滦入津工程,该工程有效缓解了天津市民吃水难的问题;二是建设城市交通干线,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 。1984年至1987年,他继续担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 。1987年,他当选为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7年至1989年,他担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市长 。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李瑞环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2年10月,他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993年3月26日,他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主席 。1997年9月19日,在中共第十五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他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主席 。在全国政协工作期间,他积极履行职责,为国家的团结稳定、发展进步建言献策 。1995年3月,中英双方就香港政治体制问题展开激烈争论 。在全国政协小组会上,李瑞环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穷老太太去市场卖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祖传紫砂小茶壶,有人看中壶中长出的茶山(即陈年茶垢),认为不加茶叶,倒入白水也会有茶香,愿以三两银子高价购买,稍后再来取 。等候期间,老太太觉得茶壶太旧,便殷勤清洗,结果买主回来见茶山全没了,连声叹息这壶连五钱银子也不值了 。李瑞环借此故事指出:“香港那么小的地方,能创造那么多世界第一,是因为香港有自己的特色,需要香港人去理解并坚持它 。如果像老太太那样乱洗茶山,就有可能丢掉特色 。”这一故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保持香港特色的重要性,展现了他高超的沟通和说理能力 。

李瑞环不仅在政治领域成绩斐然,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所贡献 。他的业余爱好之一是京剧 。从上世纪80年代任天津市长开始,他就常在工作之余修订、改编剧本 。京剧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瑰宝,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涌现出众多艺术珍品 。但随着名家们年岁增长,一些艺术技巧和优秀剧目面临失传风险 。1985年,李瑞环提出推进《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旨在通过音配像复原、重现前辈名家的舞台形象,抢救濒临失传的优秀剧目 。该工程历经17个年头,先后有40多个单位、两万多人次参与其中,录制京剧355部,基本囊括了近代京剧黄金时代大部分名家的代表作 。从政协岗位卸任后,李瑞环依然在京剧相关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2009年4月6日至12日,他亲自修订的《西厢记》《韩玉娘》《刘兰芝》《金山寺·断桥·雷峰塔》和《楚宫恨》五出大戏在天津中华剧院首次汇演 。其中,对《韩玉娘》的改编被评价为“既继承原剧精华又脱胎换骨的一出新戏,为传统京剧的改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此外,退休后的李瑞环将更多时间用于读书 。他曾表示:“我这一生为学习吃的苦实在太多,我确实很累,需要休息,需要轻轻松松地读一点自己想读的书 。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愿望 。”同时,他还将自己多年工作中的讲话进行梳理,陆续推出了《为人民办实事随谈》《学哲学 用哲学》《务实求理》《看法与说法》等著作 。

李瑞环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四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他的一生,从普通农民子弟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不断奋斗、不断学习、不断奉献的一生 。他以其独特的智慧、务实的作风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情感,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赞誉 。 
上一篇:张牧野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脱口秀演员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原国务委员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台湾学者、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重庆市委书记
四川省委原书记
首任乌克兰总统
湖南省委原书记
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央政治局委员
江苏省委原书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