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马本斋

抗日民族英雄、烈士
马本斋
马本斋[公元1901年-1944年,抗日英雄]+像 河北沧州市献县人物
马本斋(1901年,一说1902年—1944年2月7日),原名马守清,回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北沧州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
马本斋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返乡。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奋起抗日。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0月,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任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有很高威望。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病逝,年仅42岁。2009年9月,马本斋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马本斋:冀中平原上的抗日传奇
在河北沧州市献县的热土上,诞生了一位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马本斋。他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率领回民支队纵横驰骋,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战歌。从热血青年到抗日名将,从铁骨铮铮的战场厮杀到母子共赴国难的悲壮,马本斋的一生,是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精神的生动写照。

热血青年,立志报国
1901年,马本斋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东辛庄(现本斋回族乡本斋东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自幼,马本斋便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磨砺出坚韧不拔的性格。家中虽贫困,但父母始终教导他为人正直、善良勇敢,这些品质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在乡邻的眼中,马本斋身材魁梧、性格豪爽,且怀有一身好武艺,常常为乡亲们打抱不平,深受大家的敬重与喜爱。

少年时期,马本斋目睹了国家在列强侵略下的满目疮痍,以及百姓在军阀混战、地主剥削下的悲惨生活。他深知,只有改变这种现状,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怀着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19岁的马本斋毅然离开家乡,投身到东北军的行列,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奋斗 。在东北军的日子里,马本斋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过人的胆识,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渐成长为班长、排长。然而,旧军队内部的腐败和黑暗,让他感到无比失望。他看到军阀们争权夺利,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这与他最初的报国理想背道而驰。于是,在1935年,马本斋选择离开东北军,返回家乡务农。

组建队伍,投身抗战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华北地区很快沦陷。献县也未能幸免,日军的暴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强烈愤慨。马本斋再也无法忍受侵略者的肆虐,他深知,只有拿起武器,才能保卫家乡和亲人。在乡亲们的支持下,马本斋毅然挺身而出,高举抗日大旗,号召回族青年和爱国志士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日寇。

1937年8月,马本斋在家乡东辛庄组建了“回民抗日义勇队”,这便是回民支队的前身 。队伍成立之初,面临着武器装备匮乏、物资短缺等诸多困难。但马本斋毫不退缩,他带领队员们四处搜集武器,有的从溃败的旧军队中寻找遗留的枪支,有的则用自制的大刀、长矛武装自己。尽管条件艰苦,但队员们抗日的热情高涨,他们在马本斋的带领下,开展游击斗争,袭击日军的运输队、小股部队,逐渐在冀中平原上崭露头角。

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战斗经验的积累,1938年初,回民抗日义勇队改编为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同年4月,与冀中军区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被任命为总队长 。在改编过程中,马本斋积极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合作,接受党的领导和指挥。他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从此,回民教导总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冀中地区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

骁勇善战,威震敌胆
马本斋指挥作战灵活多变,善于根据不同的敌情和地形制定战术。在与日军的多次交锋中,他充分发挥回民支队熟悉当地地形、群众基础好的优势,采取伏击、突袭、地道战等战术,打得日军晕头转向。1938年10月,马本斋率部在河间、青县一带与日军激战,巧妙地利用地形设伏,成功歼灭日军数十人,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 。这场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回民支队的士气,也让日军对这支回民抗日武装刮目相看。

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担任司令员 。此后,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带领下,战斗更加频繁,战绩也更加辉煌。他们在冀中平原上神出鬼没,多次给予日军沉重打击。1940年,回民支队在康庄设伏,一举歼灭日军一个中队和伪军一个大队,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 。这场战斗被称为“康庄大捷”,成为了回民支队的经典战例,马本斋的威名也传遍了冀中大地。

日军对马本斋和回民支队恨之入骨,多次组织大规模“围剿”。但马本斋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带领回民支队一次次成功突破日军的包围,化险为夷。他常常教育队员们:“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只要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就不怕敌人的进攻。”在他的带领下,回民支队与冀中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回民支队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还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他们帮助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改善群众生活,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母子赴难,尽显忠魂
日军对马本斋和回民支队的多次围剿失败后,恼羞成怒,竟然卑鄙地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企图以此要挟马本斋投降 。当马本斋得知母亲被日军抓走的消息后,内心无比痛苦。但他深知,这是日军的阴谋,他绝不能因为个人私情而背叛国家和民族。他强忍着悲痛,坚定地表示:“儿子为国尽忠,不能尽孝,请母亲原谅!”

白文冠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她在日军的威逼利诱下,始终坚贞不屈。日军妄图通过折磨白文冠来迫使马本斋就范,对她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但白文冠宁死不屈,她绝食七日,最终壮烈牺牲 。母亲的牺牲让马本斋悲痛欲绝,但也更加坚定了他抗日的决心。他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带领回民支队与日军进行殊死战斗,誓要为母亲和死难的同胞报仇雪恨。

鞠躬尽瘁,英魂长存
长期的战斗和艰苦的生活,使马本斋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但他始终坚持战斗在抗日一线,从不言弃。1944年1月,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此时的马本斋已经身患重病,但他仍然坚持随部队行动。在前往延安的途中,马本斋的病情不断恶化。1944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年仅43岁 。

马本斋的牺牲,让冀中人民和回民支队的全体官兵悲痛万分。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送了挽联:“马本斋同志不死”,周恩来题词:“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德挽联:“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这些挽联和题词,是对马本斋一生的高度评价和褒奖。

马本斋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回民支队在他的影响下,继续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英雄事迹在冀中平原上广为流传,成为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光辉典范。马本斋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无限忠诚,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丰碑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上一篇:张克侠下一篇:刘完素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
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干家
柳直荀烈士的夫人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革命烈士
翁源人物
抗日民族英雄、烈士
国民党高官,平远县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贝勒载瀛第五子
东光县人物
北伐名将
革命烈士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革命烈士
美治时期菲律宾出名的领袖
抗日民族英雄、烈士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革命烈士
抗日革命烈士
抗日英烈
中国国民党原党主席,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原贵州省革委会主任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中国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中国科学院院士
易学领域的杰出探索者
河南省委原书记
元曲四大家
明代的清正廉吏
革命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革命烈士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广东省革命烈士
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中国哲学史家
战斗英雄,革命烈士
抗日民族英雄、烈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