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赵锡章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赵锡章
赵锡章[公元1901年-1938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河北沧州市河间人物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军70师215旅旅长、抗日英烈
赵锡章(1901年―1938年2月21日),字荣三,汉族,河北河间人。出生在富裕家庭。幼时入三十里堡毛公书院读书。后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先后毕业于清河陆军预备学校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第九期。历任排长、参谋、上校参谋长、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军70师215旅旅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赵锡章任晋绥军独立第三旅四团团长,参加忻口会战,因功升为陆军第十九军七十师二一五旅少将旅长,赴晋西防守。1938年2月20日,所部防地隰县川口、杨村堡遭日军步骑炮兵联合进攻。赵锡章率部与敌肉搏血战,于战斗中负重伤,因流血过多而壮烈牺牲,时年37岁。国民政府追赠赵锡章为陆军中将。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赵锡章:铁血丹心照汗青
在河北河间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孕育出众多仁人志士,赵锡章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用热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壮歌,其事迹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

书香门第育志,投笔从戎报国
1901年4月16日,赵锡章出生于河北省河间县(今河间市)的一户书香门第 。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他,8岁便进入毛公书院读书,后顺利升入保定育德中学。在校期间,赵锡章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态度深受老师们喜爱。他身材魁梧,性情忠厚,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事迹深深触动着他的心灵,在清廷腐朽、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一颗从军报国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1919年8月,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志向,赵锡章考入位于清河的陆军预备学校第4期。两年后,凭借优异成绩,他又考入保定军校第9期步兵科,开始了系统的军事学习生涯。1923年8月,赵锡章从保定军校毕业,与一批河北籍同学一同前往山西,投身阎锡山的晋军。初入晋军,他从见习军官做起,凭借踏实肯干的作风和出色的军事才能,先后担任排长、参谋、教官、团附等职。在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部下赏罚分明,关心士卒疾苦,深受部属的尊重与欢迎。

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晋军接受南京国民政府改编,赵锡章被任命为第70师参谋处中校参谋。1936年,在晋军整军过程中,他凭借卓越的军事素养和领导能力,被提拔为独立第3旅第4团团长。

赵锡章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极具亲和力的领导者。在校场练兵时,他严肃认真、威风凛凛,展现出军人的威严;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却能与士兵们打成一片,毫无官架子。他常与士兵们一起下棋、打球,尤其热爱足球,还常常担任守门员,凭借勇猛的拼抢和出色的防守,多次实现零失球,成为士兵们眼中的“足球健将” 。此外,赵锡章自小痴迷京剧,常常参与团部业余剧团的活动,扎上大带、拿起马鞭,便能有模有样地演唱《秦琼卖马》,有时还会为士兵演出当配角、跑龙套。这种与官兵同乐的作风,让他在部队中拥有极高的威望。

赵锡章始终铭记自己的出身,即便荣任团长,也从未忘记家乡父老。一次还乡省亲时,他特意让随行的护兵马弁脱下军装、放下枪支,以便更好地与乡亲们亲近。他不仅拜见了慈母、叔父等本家长辈,还逐户看望邻里老人,每到一处都亲切地问寒问暖,促膝长谈,并送上薄礼表达心意。当他来到长工居住的地方,看到曾经一起劳作的老伙计,更是毫无架子,与他们尽情地玩起“举砘子”“掰手腕”“拉地弓”等游戏,即便满身尘土也兴致不减。看到长工烧水剃头,他主动要求洗头,并让长工老刚为自己剃头。老刚因担心手艺不好而胆怯推辞,赵锡章却笑着鼓励:“刚哥快剃吧,一会儿就干了。”剃完头后,他还风趣地夸赞老刚的手艺比城里师傅还好,并开玩笑说:“我要是当了大官,请你专门给我剃头去。”这番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大家纷纷感慨:“锡章官升了,可脾气没长。”

请缨抗日,浴血疆场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赵锡章义愤填膺,立即主动请缨,渴望奔赴前线杀敌报国。他曾激动地对妻子张惠如说:“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要灭亡,我要与日寇决一死战,决不能穿着军装过黄河。”为表明自己的决心,在走上战场前,他特意准备了一套寿衣,并在上面写下“不成功,便成仁”六个大字,带着这套寿衣转战各地,将生死置之度外。

1937年9月,日军侵占平津后,大举西进、南下,山西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目标。面对日军凭借飞机、大炮等优势武器的猛烈进攻,中国军队组织了平型关战役。赵锡章率部星夜兼程开往前线,于9日抵达广灵与灵丘交界处构筑阵地,与南侵日军展开激烈战斗。经过5天的血战,他奉命转移到平型关西沟一线,在第十八集团军一一五师的左翼布防。9月下旬,日军进抵平型关,赵锡章率部随同独立第三旅参与阻击日军的战斗。战斗中,他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部队沉着应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有力地支援了一一五师歼灭日军精锐主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战斗。

日军主力不甘心失败,依仗优势火力和兵力继续南下,直逼山西省城太原。中国军队决定在忻口一线与日军展开决战,忻口会战就此拉开帷幕。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著名的四大战役之一,双方投入全部主力,战斗异常残酷。赵锡章率领部队参与其中,担任中央地区的守备任务。他始终坚守在第一线,用抗战必胜、战死光荣的信念激励士兵奋勇作战。在战斗中,他指挥部队多次发起反冲击,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尽管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但全体将士士气高昂,宁死不退。此役共歼敌2万余人,成为华北战场歼敌最多的战役之一,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忻口会战最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退告终,日军随后攻陷太原城。但赵锡章并未气馁,他因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屡立战功,被提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九军第七十师第二一五旅少将旅长。此后,他在晋西继续严格训练部队,时刻教育士兵铭记国难,随时准备与日军再次决战。

壮烈殉国,英名永存
1938年2月,为扫除山西境内的抗日根据地,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便顺利渡过黄河进攻中原,日军向晋西中国军队发起猛烈进攻。赵锡章将军率第二一五旅奉命在隰县川口、杨树堡一带阻击日军。

2月20日起,日军开始向中国军队阵地发动进攻。赵锡章亲临前线视察阵地,精心布置防御。在他的指挥下,部队利用有利地形,多次成功打退日军的进攻。恼羞成怒的日军集中大量飞机、火炮对中国军队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并指挥步兵发起集团冲锋。凶残的日军排成密集队形,端着刺刀冲向中国军队阵地,双方展开激烈拼杀,死伤惨重。下午4时,日军突破中国军队阵地,在川口展开肉搏血战,川口镇南北山头也同时爆发激烈的争夺战。因日军有包围中国军队的企图,傍晚时分,赵锡章奉命撤至孔家庄、东沟至任家岭一线的新阵地,继续顽强抵抗。

21日拂晓,日军趁中国军队阵地尚未稳固,发动猛烈攻击。中国军队拼死抵抗,战斗持续了半天,阵地全被炸毁,双方均伤亡惨重,中国军队渐显颓势。下午2时,在日军多次攻击下,二一五旅数处阵地被突破,大批日军涌入,双方陷入混战,杨村堡内的二一五旅旅部也被日军三面包围。危急时刻,赵锡章亲自率领预备队向敌人发起猛冲,试图消灭敌人、堵住突破口。战斗中,他不幸臂膀中弹,下属见状纷纷劝他撤退,他却高声拒绝:“我之衣衾早已备好,此即我葬身之所,今日有死无生。”随后,他不顾伤痛,继续督率部队拼死冲杀。然而,由于敌我兵力悬殊,敌人将预备队压回村内,双方展开激烈巷战。激战中,赵锡章头部再次受重伤,最终壮烈殉国,其部队也伤亡殆尽。后来整理遗体时发现,他身中七弹,壮烈牺牲的场景令人痛心。

为表彰赵锡章将军英勇杀敌、以身殉国的壮举,1938年3月28日,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授予赵锡章革命烈士称号,并颁发“革命烈士”证书。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纪念碑上,都铭刻着赵锡章烈士的名字。2014年9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赵锡章入选由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他的英名与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奋勇前行。 
上一篇:钩弋夫人下一篇:张克侠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
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干家
柳直荀烈士的夫人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革命烈士
翁源人物
国民党高官,平远县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抗日民族英雄、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贝勒载瀛第五子
南宋末代皇帝
北宋第五位皇帝
山东省委原书记
原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政治局常委
南宋第六位皇帝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
国务院原党组成员
赵国君主
中国科学院院士
诗人、文化传播者、文艺活动推动者
陕西省委书记
阜宁人物
中国近代军事、政治人物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灌云县人物
民国十大军阀
革命烈士
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原冀中军区某部指导员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中国作家
马本斋之母,抗战烈士
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
原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大汉情缘之云中歌,汉武大帝
中国作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