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珍[公元1942年-1992年] 河北沧州市河间人物 白海珍:笔耕不辍的文学探索者 白海珍(1942 - 1992),原名白章,出生于河北河间,是一位在文学领域不断探索前行的作家 。他的人生轨迹,与文字紧密相连,在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968年,白海珍从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 。毕业后,他投身于丰富多元的工作领域,开启了独特的职业历程。他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文工团创作员,在部队的文艺创作中,以文字为武器,记录部队生活的点滴,为战士们创作鼓舞士气的作品;也曾任职通信站宣传干事,用文字传播部队的先进事迹与精神风貌;还担任过《后勤学术》编辑,在专业学术领域耕耘,助力后勤学术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 回到地方后,白海珍在文学事业中持续深耕。他先后担任河北省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在这一岗位上,致力于推动河北省文艺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组织学术研讨活动,挖掘培养文艺理论人才;出任《文论报》编辑、主编期间,他以敏锐的文学洞察力和专业的编辑能力,为文学理论的交流与传播搭建了重要平台,助力众多优秀的文学理论作品走向读者;此外,他还担任河北省文联副秘书长,积极参与文联各项工作,为河北省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凭借在文学领域的不懈努力与突出成就,1990年,白海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获得了行业对其文学创作与研究工作的高度认可 。 在学术研究方面,白海珍成果丰硕。他著有《文化精神与小说观念》《文艺探索录》等专著 。其中,《文化精神与小说观念》于1989年8月出版,该书从文化精神对比的独特视角切入,深入考察中西方小说,通过中西方小说的比较研究,揭示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差异与内涵,为理解小说创作与文化背景的关系提供了全新思路 。在论文创作领域,他同样表现出色,《新时期小说十年概评》荣获河北省第二届文艺振兴优秀作品奖,《中西小说神话意识的比较》摘得河北省首届民间文艺论文特等奖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理论功底,也为文学界的理论探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推动了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