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淳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湖南衡阳市衡山县人物 赵淳生,1938年11月出生于湖南衡山,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1年赵淳生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1984年获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5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赵淳生长期从事振动工程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在振动模态参数识别、多点激振和测量技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电动式激振器设计与应用等领域。 赵淳生,1938年11月出生于湖南衡山,是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 苦难童年与求学之路 赵淳生1岁多时,父亲在革命战争中牺牲,9岁那年母亲也因病逝世,他成为了孤儿。幸运的是,党组织收养了他,资助他完成学业。这一段经历让赵淳生内心充满了对祖国和党的感恩之情,也为他日后坚定的爱国情怀和科研报国的决心埋下了种子。 1956年,赵淳生离开家乡衡山,前往南京航空学院求学,并于1961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毕业后,他留校工作,继续在航空领域深耕细作。1981年,赵淳生获得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前往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学习,并于1984年获得工程力学博士学位。在法国留学期间,他勤奋刻苦,努力汲取先进的学术知识和研究方法,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科研生涯的重要转折 1992年,时年54岁的赵淳生应邀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在美国期间,他参加了一场有关超声电机的专题报告会,敏锐地察觉到超声电机在未来必有广泛应用。当时,超声电机在日本出现不久,美国也刚开始重视该领域的研究开发,而在国内,超声电机还鲜为人知。赵淳生深知这项技术对于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他决定回国,自主开展超声电机的研发工作。 尽管家人都坚决反对他在56岁的年龄回国从零开始,但赵淳生不为所动,毅然踏上了回国的征程。回到祖国后,他向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借款15000元,带着一个博士生、一名研究生和一个博士后,开始了超声电机的研发之路。 ### 超声电机领域的卓越成就 经过6年多的艰苦攻关,2000年,赵淳生团队的超声电机研发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就在此时,赵淳生被诊断出患有癌症。但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在手术切除三分之一的肺叶后,又经历了胃癌的折磨,在病床上他仍坚持手写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申请书。 赵淳生提出了超声电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超声电机定子/转子间“粘着-滑动”非线性摩擦界面模型。他还提出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反共振点恒流驱动模式、频率自动跟踪新方法和压电陶瓷元件分区极化新方式,解决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近频模态混迭及二相频率分离的难题。 研发过程中,赵淳生和他的团队成功研制出杆式、环式和圆板式行波型、自校正驻波型、直线型、纵扭复合型和多自由度型等16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器。2013年,赵淳生院士团队成功将超声电机应用于“玉兔号”月球车,并随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月,使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将超声电机应用到外星球的国家,同时也是第一个将超声电机应用到月球上的国家。此外,嫦娥五号、“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行云1号和2号卫星等也都应用了赵淳生团队研发的超声电机。 截至2017年,赵淳生及其团队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4项,研制出四个系列的50多种超声电机。他还发表著、译作6部,学术论文400多篇,并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等众多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 ### 推动超声电机的产业化进程 赵淳生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致力于推动超声电机的产业化发展。他深知,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才能真正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效益。 2002年起,赵淳生开始转让专利和样机,相继将超声电机技术转让给广州、上海等地的一些企业。2008年,他创办了第一家公司,尽管先后经历了三次创业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直到南京航大超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超声电机的产业化才走上正轨。 在推动产业化的过程中,赵淳生不断探索超声电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在医疗领域,他的团队研发出了最小只有2毫米的超声电机,可进入血管移动,进行微创手术;在智能机器人领域,超声电机也将成为核心零部件。 ### 人才培养与社会贡献 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淳生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截至2016年,他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40多名。他认为,国家要加强对本土人才的重视,出台相关政策,解决本土青年人才面临的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017年11月11日,赵淳生院士、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设立了“赵淳生科技奖励基金”,旨在奖励优秀学子和科研人员,推动科技进步。此外,作为湖南衡山人,赵淳生始终心系家乡,先后向家乡和母校捐款几十万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下一代的心田,为家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赵淳生的一生,是为祖国科技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以坚定的爱国情怀、顽强的科研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在超声电机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