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彭明治

开国中将、外交官

彭明治

彭明治[公元1907年-199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像 湖南衡阳市常宁市人物
彭明治(1905年4月6日-1993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湖南常宁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教导队长、团长、师参谋长,八路军团参谋长、团长、支队司令员、旅长,解放军兵团副司令员、警备区司令员、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长征、平型关战役、四平保卫战、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湘桂边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波兰人民共和国大使、河北省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5月1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彭明治:从湘南农家子到开国中将的铁血征程
在 1955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彭明治的名字或许不如十大元帅那般家喻户晓,但他的人生轨迹,却完整映射了中国革命军队从萌芽到壮大的全过程。这位 1907 年诞生于湖南衡阳市常宁市瑶塘乡青市村的农家子弟,历经旧军队的磨砺、革命浪潮的洗礼,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中浴血奋战,最终以开国中将军衔,为自己 86 年的人生画上了忠诚与荣耀的句号。他的故事,是一部普通士兵成长为高级将领的奋斗史,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缩影。
一、早年浮沉:从学徒到革命战士的觉醒
1907 年,彭明治出生在常宁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清末的湘南大地,苛捐杂税繁重,加上连年灾荒,彭家靠租种地主田地勉强糊口,家中子女众多,日子过得捉襟见肘。8 岁时,为了给孩子谋条生路,父母忍痛将彭明治送到当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
学徒生涯是彭明治早年最深刻的记忆。每天天未亮,他就要起身挑水、扫地、整理货物,还要伺候店主一家的饮食起居,稍有差池便会遭受打骂。但这段艰苦的生活,也让他早早见识了社会的冷暖 —— 往来顾客口中,既有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的惨状,也有零星传来的 “革命党” 推翻帝制、拯救百姓的消息。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他心中埋下了对现状不满的种子,也让他对 “外面的世界” 充满向往。
1924 年,17 岁的彭明治再也无法忍受学徒生活的压抑。恰逢湖南陆军第二师招募士兵,他毅然告别家乡,报名参军,成为北洋军阀部队中的一名普通士兵。在旧军队里,他亲眼目睹了军官克扣军饷、欺压士兵的黑暗,也看到军队下乡劫掠百姓的暴行,心中充满失望。但这段经历并非毫无意义,队列训练、枪械操作等军事技能的学习,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打下了基础。
1926 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爆发,彭明治所在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 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部队中弥漫着浓厚的革命氛围。在这里,彭明治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听到了 “打倒列强、除军阀”“为工农谋解放” 的口号。共产党员官兵以身作则,关心士兵疾苦,组织政治学习,让备受压迫的彭明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希望。
他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加部队的宣传活动,在北伐战场上更是冲锋在前。汀泗桥战役中,面对北洋军阀吴佩孚部的坚固防线,彭明治跟着老兵们冒着炮火攀墙冲锋,协助部队攻克阵地。战后,因作战英勇,他被提拔为班长。1927 年,经连队党支部批准,彭明治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这个曾经的农家学徒,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 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战。
二、红军岁月:历经磨难的钢铁指挥员
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彭明治所在的叶挺独立团,成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核心力量。同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爆发,彭明治作为骨干参与其中,带领全班战士负责攻占敌军弹药库。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突破防线,成功完成任务,为起义部队转移争取了时间。
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中,在潮汕地区遭遇敌军重兵围攻,损失惨重。混乱中,彭明治与部队失去联系,身上多处负伤,被迫辗转于广东、湖南等地,化名 “彭明” 寻找党组织。这段 “失联” 的日子,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靠打零工、做短工糊口,多次险些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党的信念。1930 年,历经三年辗转,彭明治终于在江西找到红军部队,重新回到革命队伍的怀抱。
回到红军后,彭明治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和过硬的军事素质,很快崭露头角。他被任命为红三军直属队排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 “围剿” 战斗中屡立战功。1931 年第一次反 “围剿” 战役中,他带领全排战士在龙冈地区伏击国民党军第十八师,面对装备精良的敌军,他利用地形优势沉着指挥,打退敌军多次冲锋,最终协助大部队全歼敌军,活捉敌师长张辉瓒,战后被晋升为连长。
在红军队伍中,彭明治不仅是勇猛的战士,更是善于带兵的指挥员。他从不搞特殊化,行军时主动帮体力弱的战士扛枪、背行李;宿营时先安排好士兵食宿,自己才休息。他还注重对士兵的政治教育,常讲 “革命为了谁” 的道理,鼓舞部队士气。在他的带领下,连队战斗力大幅提升,成为红三军中的 “劲旅”。
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被迫开始长征。时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参谋长的彭明治,随部队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突破乌江天险时,他带领突击队趁夜偷渡,为大部队开辟通道;四渡赤水期间,他协助团长灵活机动地牵制敌军,掩护主力转移;过草地时,部队缺衣少食,他患上严重胃病,却仍拄着拐杖走在队伍前列,把仅有的粮食分给伤病员,自己挖野菜、煮皮带充饥。一次遭遇国民党军骑兵袭击,他临危不乱,组织部队抢占制高点,用机枪和手榴弹打退进攻,保护了部队安全。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彭明治因长征中的突出表现,被任命为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此后,他又参与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为巩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立下功劳。历经土地革命的洗礼,彭明治已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具备战略眼光和实战经验的红军指挥员。
三、抗日烽火:冀中平原上的 “铁军将领”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彭明治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参谋长,随部队开赴抗日前线。同年 9 月,平型关战役打响 —— 这是八路军出师以来的首次大规模伏击战,关乎全国抗日士气。
彭明治协助团长杨得志制定作战计划,负责指挥部队抢占老爷庙制高点。战斗中,日军凭借飞机、大炮的优势疯狂反扑,彭明治亲自操起重机枪扫射敌军,带领战士们依托地形与日军殊死搏斗。经过一天激战,八路军歼灭日军精锐第 5 师团第 21 旅团一部 1000 余人,打破了 “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平型关大捷后,彭明治因战功受到师部表彰,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得到进一步认可。
1938 年,为扩大抗日根据地,彭明治随部队挺进冀中平原。这里是日军重点控制区域,交通线密布,据点林立,抗日斗争形势复杂。同年 10 月,彭明治升任第六八五团团长,开始独立指挥部队开展游击战争。他结合平原地形特点,灵活运用 “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 等战术,多次打击日军嚣张气焰。
在一次袭击日军据点的战斗中,彭明治采用 “声东击西” 策略:先派小股兵力佯攻据点正面,吸引日军注意力;自己则带领主力趁夜从据点后方小河偷渡,架起云梯突然发起进攻。日军猝不及防,被歼灭 50 余人,八路军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这样的战斗在冀中平原屡见不鲜,彭明治带领部队神出鬼没,让日军疲于奔命。
除了军事打击,彭明治还高度重视根据地建设。他带领部队帮助群众建立抗日政权,组织农会、妇救会,发动群众参与支前;要求部队严格遵守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他的努力下,第六八五团与冀中百姓结下深厚情谊,群众主动为部队送情报、藏粮食、救伤员,形成 “军民一体” 的抗日局面。部队规模也从最初的千余人,发展到后来的数万人,成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坚力量。
1940 年百团大战期间,彭明治奉命率领部队参加正太铁路破击战。正太铁路是日军运输物资和兵力的 “生命线”,沿线部署了大量兵力。彭明治与兄弟部队配合,带领战士们炸毁桥梁、拆除铁轨、烧毁车站,彻底切断日军运输线。战斗中,他亲自带领突击队攻克多个据点,为百团大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彭明治还先后担任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旅长等职,转战华北、华中多个抗日根据地,歼灭日伪军数万人。他的名字,在根据地军民中广为流传,被称为 “冀中抗日名将”。
四、解放战场:驰骋南北的攻坚先锋
1945 年 8 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但国民党反动派很快撕毁 “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彭明治奉命率领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开赴东北,参与解放东北的战斗 —— 这里成为解放战争的关键战场。
1946 年,四平保卫战打响。四平是东北交通枢纽,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彭明治率领第七旅负责防守四平西南防线。战斗中,国民党军凭借美式装备优势,以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步兵在坦克掩护下疯狂冲锋。彭明治沉着指挥,带领部队利用工事顽强抵抗,多次亲赴前沿阵地调整部署,组织反冲锋。当一个阵地被敌军突破、形势危急时,他带领预备队冲锋,高喊 “为了东北解放,跟我上”,战士们士气大振,与敌军展开肉搏,最终收复阵地。尽管四平保卫战最终因战略需要主动撤退,但为后续战斗赢得了宝贵时间,第七旅因表现英勇受到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通令嘉奖。
1947 年,彭明治调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协助司令员洪学智指挥部队。在夏季攻势中,他亲自勘察昌图地形,制定 “坑道爆破” 战术,指挥部队炸毁敌军城墙,成功攻克昌图,歼灭国民党军 8000 余人。此后,他又参与指挥秋季攻势、冬季攻势,协助部队解放东北多个城市,为东北全境解放奠定基础。
1948 年 9 月,辽沈战役爆发,彭明治时任东北野战军第二十三师师长(后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第一二七师)。在锦州攻坚战中,他指挥部队突破外围防线,直抵锦州城下,与友邻部队配合攻克锦州,切断东北国民党军与关内的联系;辽西会战中,他带领部队追击廖耀湘兵团,在运动战中歼灭大量敌军,为辽沈战役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辽沈战役结束后,彭明治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先后参加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平津战役中,他指挥部队参与包围天津,协助攻克天津,迫使北平国民党军接受和平改编;渡江战役中,他带领部队突破长江防线,解放江南多个城镇。此后,他又率军进军中南,参与解放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为全国解放事业扫清障碍。
解放战争期间,彭明治从旅级指挥员成长为军级指挥员,他指挥的部队以 “作风顽强、善打硬仗” 著称,成为第四野战军中的王牌部队。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在实战中得到充分展现 —— 既能打阵地战、攻坚战,又善于灵活运用游击战术,是名副其实的 “多面手” 将领。
五、建国之后:投身建设的忠诚卫士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彭明治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但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为国家建设和国防事业奔波。1950 年,他调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负责当地剿匪和边防建设。
当时的广西,刚解放不久,国民党残余势力与土匪相互勾结,盘踞山区骚扰百姓,破坏社会秩序。彭明治到任后,深入基层调研,制定 “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 的剿匪方针:对负隅顽抗的土匪坚决围剿,对投降的土匪则进行教育改造,引导他们回归社会。他亲自带领部队深入十万大山,历时两年多,歼灭土匪数十万,基本肃清广西匪患,为当地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创造了条件。
1955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彭明治因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卓越贡献,被授予中将军衔,同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授衔仪式上,他看着胸前的勋章,感慨万千 —— 从常宁农村的贫苦孩子,到共和国的开国中将,这条路,是党和人民铺就的,是无数战友用鲜血换来的。
此后,彭明治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在武装力量监察部工作期间,他致力于军队纪律监察和作风建设,深入基层部队调研,解决官兵实际问题,维护军队的团结与战斗力;在济南军区任职时,他注重部队战备训练和国防工程建设,经常到训练场、施工现场指导工作,推动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提升,为巩固国防贡献力量。
生活中的彭明治,始终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的简朴作风。他从不利用职权为家人谋私利,对子女要求严格,教育他们 “靠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事”。家中没有豪华家具,办公用品也都是最普通的,他常对身边人说:“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不能忘了本。”
1982 年,彭明治从领导岗位离休,但他依然关心国家和军队发展。他积极参与党史、军史编撰工作,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指挥经验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还经常到部队、学校作报告,讲述革命年代的艰苦岁月,教育年轻一代珍惜和平、传承革命精神。
六、精神永存:镌刻在丰碑上的忠诚
1993 年 5 月 10 日,彭明治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 86 岁。党和人民给予他高度评价,称他为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每年都有群众、官兵前来缅怀。
在彭明治的家乡常宁市,当地政府修建了 “彭明治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他生前使用过的军装、望远镜、手稿等物品,以及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他从农家子弟到开国中将的一生。纪念馆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有大批学生、群众前来参观,聆听他的革命故事,传承他的精神。
彭明治的子女们,也继承了他的优良作风。儿子彭晓东参军入伍,在部队刻苦训练,多次立功;女儿彭晓华投身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将父亲的革命精神传递给学生。正如彭明治生前常说的:“革命精神不是一代人的事,要一代代传下去。”
从常宁农村的学徒,到开国中将,彭明治的一生,是一部充满坎坷却始终向上的奋斗史。他经历过旧军队的黑暗,却始终坚守对光明的追求;遭遇过与组织失联的困境,却从未放弃对党的忠诚;在无数次生死考验中,他始终冲锋在前,用热血诠释 “为人民服务” 的誓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 只要心怀信念、坚守初心,普通个体也能在时代浪潮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彭明治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如同湘南大地上的青松,永远挺立;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9-21 11:47
上一篇:谭千秋下一篇:黄润乾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原天津市委书记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菲律宾1955年前总统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
杰出戏曲艺术家、戏曲理论家与戏曲教育家
军统第一杀手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革命烈士
原甘肃省委书记
革命烈士
开国大校
阳江师范学校原校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元末淮北红巾军首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宁县籍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少将
原中共中央委员
原南京高级陆军学院校长
郁南县人物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开国上将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外交官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