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清][公元1816年-1890年,晚清八大名臣]+像 湖南衡阳市衡阳县人物 彭玉麟(1817年1月30日-1890年4月24日),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徽安庆)。清朝晚期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 彭玉麟曾于道光末年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近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是湘军水师的创建者。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庆,改授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三年(1864年),督水师攻克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太平天国起义被平定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中法战争时往广东督办军务,率部进驻虎门,上疏力阻和议。晚年累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光绪十四年(1888年),扶病再阅长江水师,以衰病开缺回籍。光绪十六年(1890年),彭玉麟病逝于衡州,享年七十五岁。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刚直”。 彭玉麟为人清廉刚直,不治私产、不御姬妾,以“不要命,不要钱,不要官”著名,一生六辞崇职,自称“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他于军事之暇,作画吟诗,尤以画梅闻名。所绘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被曾国藩称为“兵家梅花”。其“诗书皆超俗” ,诗文作品由友人俞樾整理,分为《彭刚直公奏稿》《彭刚直诗集》。今人辑为《彭玉麟集》。 彭玉麟:晚清风云中的衡阳骄子 在晚清风雨飘摇的历史舞台上,彭玉麟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刚正不阿的品格和清廉自守的操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湖南衡阳县走出来的杰出人物,他从一介书生成长为湘军水师的灵魂人物,为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立下赫赫战功,后又在政治舞台上秉持正义,铁面无私,成为时人敬仰的 “雪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见证了晚清的衰颓与挣扎,也展现了个人在时代洪流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不凡气度。 一、寒门磨砺,少年立志 1816 年,彭玉麟出生于衡阳县渣江镇。其家境贫寒,父亲彭鸣九仅是一位九品巡检,微薄的俸禄难以支撑家庭的开支。幼年的彭玉麟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却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6 岁时,他随父亲来到安徽合肥任职地,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童年时光,接受了启蒙教育。 然而,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1830 年,彭鸣九因病去世,年仅 14 岁的彭玉麟不得不随母亲回到衡阳老家。回到家乡后,他们面临着族人的欺凌,生活陷入了更加窘迫的境地。母亲王氏虽为女流之辈,却有着刚强的意志,她含辛茹苦,靠帮人做针线活维持生计,同时督促彭玉麟刻苦读书。在母亲的教导下,彭玉麟不仅学业精进,更在心底种下了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的种子。 彭玉麟自幼对文学和历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熟读经史子集,尤其痴迷于《左传》《史记》等史书,书中的英雄事迹和家国情怀深深感染着他,使他从小便立志要有所作为,报效国家。尽管生活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利用一切机会提升自己,为日后的人生转折积累着知识和力量。 二、投笔从戎,创建水师 19 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势如破竹,迅速席卷南方数省,严重威胁到清王朝的统治。此时,彭玉麟已过而立之年,正担任耒阳县的训导。面对国家的危局,他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响应曾国藩组建湘军的号召,投身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事斗争中。 曾国藩深知水师在对抗太平军过程中的重要性,于是委托彭玉麟负责筹建湘军水师。彭玉麟虽从未接触过水师事务,但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勤奋好学的精神,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他深入研究水战兵法,四处招募水手,亲自监督战船的建造和武器装备的购置。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便组建起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湘军水师。 1854 年,湘军水师在湘潭与太平军水师首次交锋。这是彭玉麟指挥的第一场大规模水战,他身先士卒,率领水师将士奋勇作战。在战斗中,他充分发挥湘军水师战船坚固、火炮威力大的优势,灵活运用战术,成功击败太平军水师,取得了湘潭大捷。这场胜利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湘军的士气,也让彭玉麟在湘军将领中崭露头角,奠定了他在湘军水师中的领导地位。 此后,彭玉麟率领湘军水师参与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如岳州之战、武昌之战、田家镇之战等。在田家镇之战中,彭玉麟采用火攻战术,大破太平军水师的防线,烧毁太平军战船数千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经此一役,湘军水师声威大震,成为太平军在长江流域的劲敌。彭玉麟在水战中展现出的卓越指挥才能和无畏勇气,使他成为湘军水师的灵魂人物,被誉为 “水师名将”。 三、鏖战长江,屡建奇功 在与太平军长达十余年的战争中,长江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彭玉麟率领湘军水师长期活跃在长江沿线,与太平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他深知长江航道对于双方的战略意义,因此始终将控制长江作为作战的首要目标。 1855 年初,湘军水师在湖口遭遇太平军的顽强抵抗,陷入了困境。石达开巧妙地运用战术,将湘军水师的大船和小船分割包围,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彭玉麟在危急关头,率领小船队奋勇突围,虽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此役湘军水师损失惨重,但彭玉麟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保存了水师的部分实力,为日后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此后,彭玉麟痛定思痛,对湘军水师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他加强了水师的训练,改进了战船的装备和战术,提高了水师的战斗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湘军水师再次发起进攻。在彭玉麟的指挥下,湘军水师逐渐扭转战局,重新掌握了长江的控制权。 1861 年,湘军开始围攻安庆,彭玉麟率领水师负责封锁长江,切断太平军的补给线。在长达数月的围攻战中,彭玉麟指挥水师与太平军展开了多次激烈的战斗,成功阻止了太平军的增援部队,为湘军最终攻克安庆立下了汗马功劳。安庆之战的胜利,是湘军在与太平军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日后攻克南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4 年,湘军对南京发起总攻。彭玉麟率领水师配合陆军,对南京城进行了严密的包围。在战斗中,他指挥水师炮击南京城垣,为陆军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激烈的战斗,湘军最终攻克南京,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彭玉麟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卓越表现,被清廷授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加太子少保衔,成为晚清时期备受瞩目的军事将领。 四、政坛履职,刚正不阿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彭玉麟并未贪恋功名利禄,而是多次上疏请辞,希望能够回归家乡,过上平静的生活。然而,清廷鉴于他的威望和才能,多次拒绝了他的请求,委以他重任。 1870 年,彭玉麟奉命署理漕运总督。漕运作为清政府的经济命脉,关系到国家的粮食供应和财政收入。当时,漕运领域腐败现象严重,弊端丛生。彭玉麟到任后,雷厉风行地进行整顿。他深入调查漕运中的各种弊端,严惩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员和不法商人,使漕运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任职期间,他还积极推动漕运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如减少漕运环节、提高运输效率等,为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和经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881 年,彭玉麟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两江地区是清朝的经济重心,地位十分重要。彭玉麟在任期间,致力于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加强海防。他严厉打击官场腐败现象,弹劾了一批不称职的官员,使两江地区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在经济方面,他积极鼓励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贸易往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同时,他还重视海防建设,加强了沿海地区的防御工事,购置先进的武器装备,提高了南洋水师的战斗力,为保卫国家的海疆安全做出了积极努力。 彭玉麟在政治舞台上始终保持着刚正不阿的品格。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对于朝廷中的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总是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和批评。他曾多次弹劾李鸿章等朝中重臣,指出他们在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失误,其直言敢谏的精神赢得了时人的赞誉和尊重。 五、督办海防,抵御外侮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西方列强从海上和陆地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为了加强海防,抵御外侮,彭玉麟多次奉命督办长江水师和沿海防务。 1883 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舰队在东南沿海一带活动频繁,企图侵犯中国领土。彭玉麟临危受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东督办防务。他到达广东后,立即着手整顿海防,加强军事部署。他组织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如炮台、堡垒等,购置了先进的枪炮弹药,提高了广东沿海地区的防御能力。同时,他积极联络当地的爱国志士和民众,组织团练,开展军事训练,形成了军民联合抗敌的局面。 在中法战争期间,彭玉麟积极筹划作战方案,主张主动出击,打击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他曾多次向朝廷提出作战建议,并亲自指挥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给法国舰队以沉重打击。虽然中法战争最终以 “不败而败” 的结局收场,但彭玉麟在战争期间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和军事才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尊敬和赞誉。他的努力和付出,为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六、晚年岁月,清廉自守 中法战争结束后,彭玉麟再次上疏请辞,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衡阳老家。此时的他,已年逾古稀,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但他依然保持着清廉自守的生活作风。 彭玉麟一生廉洁奉公,不慕名利。他虽身居高位,却从未利用职权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在他的家中,陈设简陋,生活简朴,与普通百姓无异。他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常以 “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 自勉。在他看来,为官之道在于清正廉洁,为民造福,而不是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 晚年的彭玉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家乡的公益事业中。他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出资创办了船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还积极参与地方的水利建设和救灾活动,为改善家乡人民的生活条件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衡阳,彭玉麟的善举和高尚品德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仰,人们尊称他为 “彭公”。 1890 年,彭玉麟在衡阳病逝,享年 75 岁。他的逝世,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震动。清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号 “刚直”,以表彰他一生的功绩和品德。彭玉麟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从寒门子弟成长为晚清的名臣名将,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军事才能、刚正品格和清廉操守,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在衡阳这片土地上,彭玉麟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他的精神也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