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彭玉麟

晚清八大名臣

彭玉麟

彭玉麟[清][公元1816年-1890年,晚清八大名臣]+像 湖南衡阳市衡阳县人物
彭玉麟(1817年1月30日-1890年4月24日),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徽安庆)。清朝晚期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
彭玉麟曾于道光末年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近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是湘军水师的创建者。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庆,改授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三年(1864年),督水师攻克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太平天国起义被平定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中法战争时往广东督办军务,率部进驻虎门,上疏力阻和议。晚年累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光绪十四年(1888年),扶病再阅长江水师,以衰病开缺回籍。光绪十六年(1890年),彭玉麟病逝于衡州,享年七十五岁。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刚直”。 
彭玉麟为人清廉刚直,不治私产、不御姬妾,以“不要命,不要钱,不要官”著名,一生六辞崇职,自称“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他于军事之暇,作画吟诗,尤以画梅闻名。所绘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被曾国藩称为“兵家梅花”。其“诗书皆超俗” ,诗文作品由友人俞樾整理,分为《彭刚直公奏稿》《彭刚直诗集》。今人辑为《彭玉麟集》。
彭玉麟:晚清风云中的衡阳骄子
在晚清风雨飘摇的历史舞台上,彭玉麟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刚正不阿的品格和清廉自守的操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湖南衡阳县走出来的杰出人物,他从一介书生成长为湘军水师的灵魂人物,为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立下赫赫战功,后又在政治舞台上秉持正义,铁面无私,成为时人敬仰的 “雪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见证了晚清的衰颓与挣扎,也展现了个人在时代洪流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不凡气度。
一、寒门磨砺,少年立志
1816 年,彭玉麟出生于衡阳县渣江镇。其家境贫寒,父亲彭鸣九仅是一位九品巡检,微薄的俸禄难以支撑家庭的开支。幼年的彭玉麟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却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6 岁时,他随父亲来到安徽合肥任职地,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童年时光,接受了启蒙教育。
然而,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1830 年,彭鸣九因病去世,年仅 14 岁的彭玉麟不得不随母亲回到衡阳老家。回到家乡后,他们面临着族人的欺凌,生活陷入了更加窘迫的境地。母亲王氏虽为女流之辈,却有着刚强的意志,她含辛茹苦,靠帮人做针线活维持生计,同时督促彭玉麟刻苦读书。在母亲的教导下,彭玉麟不仅学业精进,更在心底种下了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的种子。
彭玉麟自幼对文学和历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熟读经史子集,尤其痴迷于《左传》《史记》等史书,书中的英雄事迹和家国情怀深深感染着他,使他从小便立志要有所作为,报效国家。尽管生活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利用一切机会提升自己,为日后的人生转折积累着知识和力量。
二、投笔从戎,创建水师
19 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势如破竹,迅速席卷南方数省,严重威胁到清王朝的统治。此时,彭玉麟已过而立之年,正担任耒阳县的训导。面对国家的危局,他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响应曾国藩组建湘军的号召,投身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事斗争中。
曾国藩深知水师在对抗太平军过程中的重要性,于是委托彭玉麟负责筹建湘军水师。彭玉麟虽从未接触过水师事务,但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勤奋好学的精神,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他深入研究水战兵法,四处招募水手,亲自监督战船的建造和武器装备的购置。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便组建起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湘军水师。
1854 年,湘军水师在湘潭与太平军水师首次交锋。这是彭玉麟指挥的第一场大规模水战,他身先士卒,率领水师将士奋勇作战。在战斗中,他充分发挥湘军水师战船坚固、火炮威力大的优势,灵活运用战术,成功击败太平军水师,取得了湘潭大捷。这场胜利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湘军的士气,也让彭玉麟在湘军将领中崭露头角,奠定了他在湘军水师中的领导地位。
此后,彭玉麟率领湘军水师参与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如岳州之战、武昌之战、田家镇之战等。在田家镇之战中,彭玉麟采用火攻战术,大破太平军水师的防线,烧毁太平军战船数千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经此一役,湘军水师声威大震,成为太平军在长江流域的劲敌。彭玉麟在水战中展现出的卓越指挥才能和无畏勇气,使他成为湘军水师的灵魂人物,被誉为 “水师名将”。
三、鏖战长江,屡建奇功
在与太平军长达十余年的战争中,长江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彭玉麟率领湘军水师长期活跃在长江沿线,与太平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他深知长江航道对于双方的战略意义,因此始终将控制长江作为作战的首要目标。
1855 年初,湘军水师在湖口遭遇太平军的顽强抵抗,陷入了困境。石达开巧妙地运用战术,将湘军水师的大船和小船分割包围,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彭玉麟在危急关头,率领小船队奋勇突围,虽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此役湘军水师损失惨重,但彭玉麟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保存了水师的部分实力,为日后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此后,彭玉麟痛定思痛,对湘军水师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他加强了水师的训练,改进了战船的装备和战术,提高了水师的战斗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湘军水师再次发起进攻。在彭玉麟的指挥下,湘军水师逐渐扭转战局,重新掌握了长江的控制权。
1861 年,湘军开始围攻安庆,彭玉麟率领水师负责封锁长江,切断太平军的补给线。在长达数月的围攻战中,彭玉麟指挥水师与太平军展开了多次激烈的战斗,成功阻止了太平军的增援部队,为湘军最终攻克安庆立下了汗马功劳。安庆之战的胜利,是湘军在与太平军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日后攻克南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4 年,湘军对南京发起总攻。彭玉麟率领水师配合陆军,对南京城进行了严密的包围。在战斗中,他指挥水师炮击南京城垣,为陆军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激烈的战斗,湘军最终攻克南京,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彭玉麟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卓越表现,被清廷授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加太子少保衔,成为晚清时期备受瞩目的军事将领。
四、政坛履职,刚正不阿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彭玉麟并未贪恋功名利禄,而是多次上疏请辞,希望能够回归家乡,过上平静的生活。然而,清廷鉴于他的威望和才能,多次拒绝了他的请求,委以他重任。
1870 年,彭玉麟奉命署理漕运总督。漕运作为清政府的经济命脉,关系到国家的粮食供应和财政收入。当时,漕运领域腐败现象严重,弊端丛生。彭玉麟到任后,雷厉风行地进行整顿。他深入调查漕运中的各种弊端,严惩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员和不法商人,使漕运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任职期间,他还积极推动漕运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如减少漕运环节、提高运输效率等,为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和经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881 年,彭玉麟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两江地区是清朝的经济重心,地位十分重要。彭玉麟在任期间,致力于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加强海防。他严厉打击官场腐败现象,弹劾了一批不称职的官员,使两江地区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在经济方面,他积极鼓励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贸易往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同时,他还重视海防建设,加强了沿海地区的防御工事,购置先进的武器装备,提高了南洋水师的战斗力,为保卫国家的海疆安全做出了积极努力。
彭玉麟在政治舞台上始终保持着刚正不阿的品格。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对于朝廷中的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总是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和批评。他曾多次弹劾李鸿章等朝中重臣,指出他们在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失误,其直言敢谏的精神赢得了时人的赞誉和尊重。
五、督办海防,抵御外侮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西方列强从海上和陆地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为了加强海防,抵御外侮,彭玉麟多次奉命督办长江水师和沿海防务。
1883 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舰队在东南沿海一带活动频繁,企图侵犯中国领土。彭玉麟临危受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东督办防务。他到达广东后,立即着手整顿海防,加强军事部署。他组织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如炮台、堡垒等,购置了先进的枪炮弹药,提高了广东沿海地区的防御能力。同时,他积极联络当地的爱国志士和民众,组织团练,开展军事训练,形成了军民联合抗敌的局面。
在中法战争期间,彭玉麟积极筹划作战方案,主张主动出击,打击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他曾多次向朝廷提出作战建议,并亲自指挥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给法国舰队以沉重打击。虽然中法战争最终以 “不败而败” 的结局收场,但彭玉麟在战争期间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和军事才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尊敬和赞誉。他的努力和付出,为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六、晚年岁月,清廉自守
中法战争结束后,彭玉麟再次上疏请辞,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衡阳老家。此时的他,已年逾古稀,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但他依然保持着清廉自守的生活作风。
彭玉麟一生廉洁奉公,不慕名利。他虽身居高位,却从未利用职权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在他的家中,陈设简陋,生活简朴,与普通百姓无异。他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常以 “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 自勉。在他看来,为官之道在于清正廉洁,为民造福,而不是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
晚年的彭玉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家乡的公益事业中。他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出资创办了船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还积极参与地方的水利建设和救灾活动,为改善家乡人民的生活条件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衡阳,彭玉麟的善举和高尚品德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仰,人们尊称他为 “彭公”。
1890 年,彭玉麟在衡阳病逝,享年 75 岁。他的逝世,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震动。清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号 “刚直”,以表彰他一生的功绩和品德。彭玉麟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从寒门子弟成长为晚清的名臣名将,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军事才能、刚正品格和清廉操守,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在衡阳这片土地上,彭玉麟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他的精神也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9-21 12:05
上一篇:王夫之下一篇:刘雨欣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连平人物
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
清朝杰出的抗倭将领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著名的华侨领袖
道光帝第八子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清代官员、画家,指画开山祖
晚清八大名臣
清代广东巡抚四川总督
开国大校
阳江师范学校原校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元末淮北红巾军首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宁县籍烈士
清朝湖南布政使
晚清八大名臣
晚清八大名臣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