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聂凤智

开国中将

聂凤智

聂凤智[公元1914年-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像 湖北孝感市大悟县人物
聂凤智(1913年9月7日-1992年4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吕王镇(现属大悟)花桥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排长、连长、连指导员、营长、营教导员、副团长、团长、团政委、军分区司令员、旅长、师长、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军长等职。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莱阳战役、平度战役、高密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潍县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中朝联合空军司令员、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参与指挥了一江山岛战役。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2年4月3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
聂凤智:从大别山区走出的开国中将,空军战鹰的传奇领航者

聂凤智(1914年—1992年),湖北孝感市大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历经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是人民军队中一位从步兵指挥员成长为优秀空军将领的传奇人物。他以勇猛善战、足智多谋著称,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尤其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济南战役、渡江战役及建国后空军建设中贡献卓越,被誉为“铁打的将军”“空军战鹰的领航者”。

一、大别山区的少年革命者,在战火中淬炼成长
1914年,聂凤智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原属黄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大悟县地处大别山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革命火种早早在此播撒。聂凤智幼年时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私塾便辍学务农,饱受地主压迫。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革命浪潮席卷大别山区,年仅13岁的聂凤智深受触动,毅然投身农民运动,加入童子团,站岗放哨、传递消息,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29年,15岁的聂凤智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编入鄂豫皖红军第11军。由于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很快从战士提拔为班长、排长。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中,聂凤智初露锋芒,多次参与伏击战、游击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性格坚毅,曾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却咬牙坚持不下火线,被战友们称为“小老虎”。

1932年,鄂豫皖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聂凤智随红四方面军西进川陕,参与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攻打四川通江、南江、巴中等地的战斗中,他历任连长、指导员、营长,作战风格勇猛果断,尤其擅长夜袭和近战。1933年,聂凤智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培养下,他逐渐从一名热血少年成长为有觉悟的革命战士。

1935年,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聂凤智随部队三过草地、两越雪山,历经千难万险。在长征途中,他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274团副团长、团长,参与了强渡嘉陵江、攻克天全、芦山等战役。过草地时,部队断粮,他带头挖野菜、煮皮带,鼓励战士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跟着党中央走到底”,展现出顽强的革命意志。长征的磨砺,不仅锻炼了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更坚定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二、抗日烽火中的“抗大”优等生,敌后战场的“破袭能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聂凤智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学习。在抗大,他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事战略战术,理论水平与指挥能力得到质的飞跃,被评为“抗大优等生”。毕业后,他奉命奔赴山东抗日根据地,历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5旅13团团长、胶东军区第5旅旅长、中海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成为令日伪军闻风丧胆的“破袭能手”。

1941年,聂凤智调任胶东军区第5旅旅长,面对日军的“扫荡”和“蚕食”,他创造性地运用“翻边战术”——即当敌人向根据地“扫荡”时,部队不是退向根据地腹地,而是趁敌后方空虚,翻到敌人侧后袭击其据点。在他的指挥下,第5旅先后攻克日军据点20余处,歼灭日伪军数千人,巩固了胶东抗日根据地。1943年,他率部在海阳地区发起“讨赵战役”,歼灭投降日军的伪军赵保原部主力,解放了海阳、莱阳大片地区,极大鼓舞了胶东军民的抗日斗志。

在抗日战争中,聂凤智不仅注重军事打击,还重视根据地建设和群众动员。他提出“一手拿枪,一手拿锄”,组织部队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同时建立抗日政权,团结开明绅士,形成了“军民一体、共抗敌寇”的局面。他常说:“打仗不能只靠硬拼,要靠民心向背,群众才是我们的铜墙铁壁。”这种理念为他日后的军事指挥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解放战争中的“常胜将军”,从济南战役到渡江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聂凤智调任山东军区第6师师长,后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成为许世友麾下的得力干将。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的9纵队以“进攻勇猛、防守顽强”闻名,成为华东野战军的“攻坚劲旅”,而聂凤智本人也凭借一系列经典战役被誉为“常胜将军”。

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是聂凤智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当时,济南城防坚固,国民党军重兵把守,蒋介石称其为“固若金汤”。华东野战军决定“攻城打援”,由许世友任攻城总指挥,聂凤智的9纵队担任主攻。战前,聂凤智在给部队的命令中,将“助攻”改为“主攻”(经上级默许),以此激励士气。战役打响后,9纵队官兵如潮水般突破外围防线,率先攻入济南内城。在争夺制高点——气象台的战斗中,聂凤智亲临前线指挥,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反复冲锋,最终攻克阵地,为解放济南撕开了关键缺口。此役,9纵队歼敌1.8万余人,聂凤智“临机决断、勇担重任”的指挥风格广受赞誉。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聂凤智任第三野战军第27军军长,率部负责突破芜湖至铜陵段的长江防线。他亲率侦察部队夜渡长江,摸清敌军布防,并创造性地组织“木船打军舰”——利用改装的木船配备迫击炮和炸药包,在渡江时击溃国民党军的军舰拦截。4月20日夜,27军率先突破长江天险,占领滩头阵地,并乘胜追击,先后解放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上海战役中,聂凤智严格执行“不入民宅”的命令,部队在雨中露宿街头,赢得了上海市民的衷心拥护,展现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

四、转型空军将领,抗美援朝中书写空战传奇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开始组建空军,聂凤智因“作战勇猛、善于学习”被选中,调任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开启了从陆军将领到空军指挥员的转型之路。对于从未接触过航空的聂凤智而言,这是全新的挑战。他从零开始学习航空知识,拜飞行员和技术人员为师,甚至亲自登上教练机体验飞行,很快掌握了空军作战指挥的精髓。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聂凤智任中朝联合空军司令员,指挥志愿军空军参战。当时,美军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和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志愿军空军则是刚组建的“雏鹰”。聂凤智提出“以战代训、边打边练”的战术,组织年轻飞行员在实战中积累经验。他注重研究美军战术,总结出“集中优势兵力、打近战、打奇袭”的空战原则,先后指挥了清川江、平壤等多次大规模空战。

1951年11月,在一次空战中,聂凤智指挥空3师击落美军战机12架,创下志愿军空军单次空战的最高纪录;1952年,他组织“王海大队”等王牌部队,采用“梯次配置、轮番作战”的方式,在半年内击落击伤美军战机150余架,彻底打破了美军“空中优势”的神话。聂凤智指挥的志愿军空军,以“敢打必胜”的精神,为地面部队提供了有力掩护,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投身空军建设,奠定国防基石
抗美援朝结束后,聂凤智历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全身心投入人民空军的建设。他强调“科技兴军”,推动空军装备国产化和现代化,组织编写了多部空战教材,培养了大批优秀飞行员和指挥人才。他还注重空军与陆军、海军的协同作战演练,提出“空地一体、联合作战”的理念,为人民军队的合成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文革”期间,聂凤智遭受迫害,但他始终坚持原则,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坚决斗争,保护了大批干部和技术人员。1977年恢复工作后,他任南京军区司令员,致力于军队正规化建设,推动部队训练和战备工作重回正轨。1988年,聂凤智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以表彰他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

六、将军的晚年与精神传承
1992年4月3日,聂凤智在南京逝世,享年78岁。他的一生,是人民军队从弱到强的缩影:从大别山区的少年革命者,到长征路上的钢铁战士;从抗日战场的游击能手,到解放战争的攻坚猛将;从陆军将领到空军统帅,他始终以“忠诚于党、勇猛善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不同岗位上书写传奇。

聂凤智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至今仍被解放军院校列为经典案例;他“勇担重任、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成为人民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常说:“军人的天职是胜利,胜利的关键是忠诚和智慧。”这句话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

作为从湖北大悟走出的开国中将,聂凤智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他生前多次回乡调研,帮助大别山区改善基础设施,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深受乡亲们的爱戴。如今,大悟县建有聂凤智将军纪念馆,馆内陈列的勋章、手稿和实物,无声地诉说着这位传奇将军的戎马一生,激励着后人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聂凤智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用热血和智慧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用胜利和功勋为人民军队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个人的成长史,更是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生动写照,永远值得铭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2 17:56
上一篇:钱运录下一篇:周志坚
中国音乐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原中央委员会委员
开国中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革命烈士
中国内地男歌唱家
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
四川省政协原主席
原北京大学校长
开国中将
战国四游侠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苏联第 5 任最高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原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无产阶级革命家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开国大校
法学巨匠
坚毅无畏的革命先驱
书法家和爱国民主人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