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吴林焕

开国少将

吴林焕

吴林焕[公元1915年-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像 湖北孝感市大悟县人物
吴林焕(1915年~1979年04月),原名吴基荣,曾用名吴济云,亦名基云。湖北黄安龚家边(今属大悟)人。1929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省军区顾问、省政协和全国政协委员。
### 吴林焕:从鄂豫皖走出的开国少将

吴林焕(1915年-1979年),原名吴基荣,湖北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他出身贫寒,自幼投身革命,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洗礼,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一、早年经历与革命起步(1915-1931)
1915年,吴林焕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宣化店(今属大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的鄂豫皖地区正处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境地,苛捐杂税与地主压迫让底层百姓苦不堪言。吴林焕幼年时便失去双亲,由叔父抚养长大,只读了两年私塾便被迫辍学,以放牛、打零工为生,早早体会到社会的不公与底层人民的苦难。

1927年,黄麻起义的烽火燃遍鄂豫皖边区,革命思想开始在宣化店一带传播。年仅12岁的吴林焕受到进步思想的感召,主动接触当地的农民协会,帮助传递消息、站岗放哨。1929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宣化店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吴林焕踊跃参加儿童团,担任团长,带领小伙伴们配合红军开展宣传、侦察工作。

1930年,15岁的吴林焕毅然报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被编入红一军第一师第三团,成为一名通讯员。入伍后,他作战勇敢,手脚勤快,很快崭露头角。193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踏上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的道路。

####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成长(1931-1937)
加入红军后,吴林焕在鄂豫皖根据地经历了多次反“围剿”战斗。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后,他被编入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在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作战中,他参与了黄安、商潢、苏家埠等著名战役,作战中总是冲锋在前,多次负伤仍坚持战斗,逐渐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基层指挥员。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向西转移。吴林焕随部队参加了西征,历经千难万险,进入川陕地区。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他先后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参与了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等战役。在空山坝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承担主攻任务,他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突破敌人防线,为战役胜利立下战功。

1935年,吴林焕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在长征途中,他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的严峻考验,多次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率部完成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1936年,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他又随部队参加了山城堡战役等战斗。长征的磨砺让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政治觉悟得到显著提升,也让他更加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

#### 三、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斗争(1937-194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林焕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夜袭阳明堡机场等战斗。1938年,他随部队开赴冀南抗日根据地,任冀南军区独立支队政治委员,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伪军。

1940年,吴林焕调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政治委员,随李先念等同志开辟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在豫鄂边区,他率部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941年,豫鄂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吴林焕任第五师第十三旅第三十七团团长,参与了侏儒山战役等重要战斗。在侏儒山战役中,他指挥部队奇袭敌据点,歼灭日伪军数百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受到师部表彰。

1943年,吴林焕任鄂豫边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后升任司令员。他领导军分区部队在鄂东、豫南一带开展游击战争,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他积极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地方武装,使第三军分区成为豫鄂边区抗日的重要屏障。

抗日战争胜利后,吴林焕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第十三旅副旅长,参加了中原突围。在突围过程中,他协助旅长周志坚指挥部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历经艰险,胜利到达陕南根据地,为保存革命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征战历程(1945-1949)
解放战争初期,吴林焕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二纵队第三十四旅旅长,随部队南下作战。1947年,他率部参加了挺进大别山的战斗,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游击战争,配合主力部队打击国民党军。1948年,他任江汉军区副司令员,参与了襄樊战役等战斗。在襄樊战役中,他协助司令员王宏坤制定作战计划,指挥部队奋勇作战,为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吴林焕任第四野战军第五十一军副军长,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战斗。在渡江战役中,他指挥部队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为解放江南地区作出了贡献。随后,他又率部进军西南,参加了成都战役等战斗,歼灭了大量国民党残余部队,为全国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 五、建国后的工作与贡献(1949-19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林焕任第五十一军军长,负责湖北地区的剿匪工作和政权建设。他组织部队深入山区,清剿残余土匪,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为湖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2年,吴林焕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校长,开始投身于人民空军的建设事业。在航空学校工作期间,他刻苦钻研航空知识,努力学习现代化军事技术,为培养新中国的空军飞行员付出了大量心血。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为空军部队输送了一批优秀的飞行人才。

1955年,吴林焕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此后,他先后任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 六、高尚品德与后世缅怀
吴林焕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同志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对自己严格要求,廉洁奉公。他常说:“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1979年4月4日,吴林焕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64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军队建设所建立的功勋,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如今,在吴林焕的家乡大悟县,建有他的纪念馆和纪念碑,当地人民以各种方式缅怀他的革命事迹和崇高精神。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民,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吴林焕将军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3 16:44
上一篇:赵文进下一篇:伍瑞卿
开国少将
革命英雄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泰州地委副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河南省委书记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著名的数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海南进士
落马官员
北京大学校长
北宋时期贤能官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明朝首辅,明朝兴化三相
清藏书家、学者
原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贵州省革委会主任
中国现代银行之父
李大钊的女儿
革命烈士,民兵战斗英雄
革命烈士
章草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烈士
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
革命烈士
耳鼻喉科专家
中共建党初期的高级领导人、革命叛徒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
原福州军区顾问,解放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