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陈文彪

开国少将

陈文彪

陈文彪[公元1910年-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像 湖北孝感市汉川人物
陈文彪(1910年—1962年11月24日) ,湖北汉川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转人中国。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排长,连指导员,团政委、抗大二分校大队长、团长。军分区政委、师政委、野战军后勤部分部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军械部部长兼政委,中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副部长、总参谋部军械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军械部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 陈文彪:从鄂东赤子到开国少将的铁血征程

陈文彪(1910年-1962年),湖北汉川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他出身贫寒,自幼目睹军阀混战与阶级压迫,青年时期投身革命洪流,历经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洗礼,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智勇双全的军事指挥员,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一、鄂东烽火:革命信念的萌芽与淬炼(1910-1934)
1910年,陈文彪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清末民初的汉川,水患频发,苛捐杂税繁重,地主与军阀勾结盘剥百姓,底层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文彪自幼随父母务农,饱尝生活艰辛,对不公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体会。

1926年,北伐战争推进至湖北,汉川地区的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年仅16岁的陈文彪受到革命思想感召,加入当地农民协会,参与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汉川地区的共产党员转入地下斗争。1928年,陈文彪在同乡党员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职业革命道路。

1930年,中共鄂豫皖特委领导的红军队伍在鄂东地区发展壮大,陈文彪毅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编入红一军第一师。他作战勇猛,不畏牺牲,在攻打黄安、商南等战斗中屡立战功,迅速从战士晋升为班长、排长。1931年,红四军成立后,他调任第十一师三十三团连长,参与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在苏家埠战役中,他带领连队承担攻坚任务,身先士卒突破敌防线,为战役胜利奠定基础,获“战斗模范”称号。

1932年,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被迫战略转移。陈文彪随部队西行,历经千难万险进入川陕地区,参与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他任红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三团营长,在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中,多次率部担任后卫或突击任务,以灵活战术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1935年,他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两过雪山、三过草地,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定革命信念,始终冲锋在前。

#### 二、长征淬炼:铁流中的意志磨砺(1934-1936)
长征途中,陈文彪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1935年8月,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后,他调任红三十军政治部科长,负责部队宣传与群众工作。在过草地时,他不仅要组织部队筹粮、救治伤员,还亲自背着伤员行军,多次因饥饿与疲劳晕倒,但始终坚守岗位。

1936年,红四方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后,再次北上。在甘肃会宁会师前夕,陈文彪参与指挥了山城堡战役的侧翼掩护任务。他根据地形灵活部署兵力,以小股部队袭扰敌军,为主力部队争取了集结时间,受到上级表彰。长征的磨砺,使他从一名单纯的军事指挥员,逐渐成长为兼具政治素养与战略眼光的复合型干部。

#### 三、抗大深造与华北抗战:敌后战场的智勇博弈(1937-194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文彪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系统钻研军事理论与游击战术。1938年毕业后,他奉命赴华北敌后战场,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〇团参谋长,参与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在冀中地区,他结合平原地形特点,提出“地道战与麻雀战结合”的战术思想,组织群众挖掘隐蔽地道,灵活打击日伪军。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他率部参与破袭正太铁路的战斗,指挥部队炸毁日军据点3处、桥梁2座,有效阻滞了日军的物资运输。战斗中,他右腿被炮弹碎片击中,仍坚持在前线指挥,直至战斗结束才接受治疗。

1942年,日军对冀中根据地发动“五一大扫荡”,陈文彪临危受命,任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负责掩护主力部队转移。他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将部队化整为零,以“夜间突袭、白昼隐蔽”的战术,在两个月内指挥大小战斗40余次,歼敌300余人,成功牵制了日军主力,被当地群众誉为“平原孤胆英雄”。

1944年,陈文彪调任晋绥军区独立第三旅副旅长,参与大反攻作战,相继收复朔县、宁武等县城,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贡献了力量。

#### 四、解放洪流:从东北到西南的征战足迹(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文彪奉命随部队开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吉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在辽沈战役前夕,他率部在沈阳外围开展游击战争,破坏国民党军的交通线与补给点,为主力部队包围锦州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辽沈战役爆发后,陈文彪调任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三十五师师长,参与围困长春、解放沈阳的战斗。在攻打沈阳外围苏家屯据点时,他采用“围点打援”战术,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整编团,俘虏敌军少将团长,受到东北野战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1949年,陈文彪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参加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在解放武汉的战斗中,他率部从汉川强渡汉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阵地,率先攻入汉阳,为大军解放武汉扫清障碍。随后,他又参与进军湖南、广西的作战,在衡宝战役中指挥部队围歼国民党军白崇禧部一个师,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1949年底,陈文彪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五六师师长,奉命进军云南,参与解放昆明的战斗。在追歼国民党残部的过程中,他率部翻越高黎贡山,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连续行军7昼夜,最终将残敌围歼于中缅边境,圆满完成西南剿匪任务。

#### 五、建国之后:国防建设的忠诚奉献(1949-1962)
新中国成立后,陈文彪转入国防建设领域。1950年,他任中南军区后勤部军械部部长,负责中南地区部队的武器装备补给与管理。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组织建立了多条军械运输专线,确保前线物资供应,为志愿军的装备保障作出重要贡献。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陈文彪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同年,他调任解放军总军械部副部长,参与制定全军军械装备发展规划,推动国产武器的研发与列装。

1959年,陈文彪任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分管装备工作。他深入军工企业与炮兵部队调研,提出“装备研发与实战需求相结合”的理念,推动了加农炮、火箭炮等新型武器的改进,提升了炮兵部队的作战能力。

1962年,陈文彪因长期积劳成疾,在北京逝世,享年52岁。他的一生,是革命战士忠诚于党、献身人民的一生,其铁血丹心与战斗精神,永远铭刻在人民军队的史册中。

#### 结语
陈文彪从汉川农村的贫苦少年,成长为开国少将,其人生轨迹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他在土地革命中锤炼意志,在长征中磨砺品格,在抗日烽火中展现智勇,在解放战场上冲锋陷阵,在国防建设中鞠躬尽瘁。他的事迹,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史诗,更是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而奋斗的缩影,永远值得后人缅怀与致敬。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3 16:48
上一篇:伍瑞卿下一篇:周明国
海内三陈民国时期诗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政协主席
原阳江县县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水球运动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
军统第一杀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中国香港女演员、模特
香港演员、歌手、主持人、商人
原甘肃省委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原文化部副部长
中华全国总工会原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冀东抗日民族英雄、烈士
教育事业的勤勉耕耘者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
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
原福州军区顾问,解放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福田区人物
英勇无畏的民兵剿匪模范
国民军总司令
原萧山县政协常委
开国大校
著名古典文学和历史研究家
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革命烈士
战斗英雄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吉林省东辽县籍烈士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抗日爱国将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