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来裕恂

原萧山县政协常委
来裕恂[公元1873年-1962年] 浙江杭州萧山人物
来裕恂(1873—1962),字雨生,号匏园,萧山长河镇人。少时攻读经史诸子。清光绪十六年(1890),肄业于杭州西湖诂经精舍,得清末经学大师俞樾青睐,誉为“颇通许郑之学”。1958年,当选为萧山县第三届人民代表。1959年,任萧山县政协常委。
来裕恂(1873—1962),字雨生,号匏园,萧山长河镇人。年少时,他便沉浸于经史诸子的研读之中。清光绪十六年(1890),来裕恂肄业于杭州西湖诂经精舍,在那里,他有幸得到清末经学大师俞樾的赏识。俞樾赞誉他 “颇通许郑之学”,这无疑是对来裕恂学术功底的高度认可,也为他日后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绪十八年,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年轻的来裕恂身上。他一面凭借在杭州宗文、紫阳二书院参与窗谭,艰难地博取膏火之资,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另一面,为了生计,他选择设帐授徒,踏上了教育启蒙的道路。这一时期,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在学术与教育的领域中不断摸索前行。光绪二十五年,来裕恂开始主掌宗文义塾智斋教务,在这一岗位上,他兢兢业业,辛勤耕耘了两年。之后,他又应求是书院之邀,担任教职,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更多渴望知识的学子。
光绪二十九年,时代的新思潮如汹涌浪潮,席卷而来,深深影响了来裕恂。怀着对新知识、新教育理念的热切追求,他毅然决然地典衣举债,踏上了东渡日本的求学之路。在日本,他进入弘文书院师范科,系统地学习教育知识。在此期间,他还积极考察日本各类学校的教育状况,认真汲取先进的教育经验,希望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变革。次年,来裕恂凭借出色的学识和能力,应聘出任横滨中华学校教务。然而,不久之后,他便归国了。此时,国内正值光复会成立,来裕恂应蔡元培之约,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毅然加盟入会,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
辛亥革命胜利后,来裕恂出任萧山县教育科长,在这个职位上,他积极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13 年,他应邀进入浙江省省长屈映光的幕府,但不久之后,因种种原因,他选择辞去职务。次年春天,来裕恂北游京师,在那里度过了数月的时光。然而,他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和学术,于是又南归故里,开始了居家著述的生活。1915 年,来裕恂任职于萧山县志馆,担任分纂一职,参与编修民国《萧山县志》,为记录和传承家乡的历史文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1919 年,他在杭州甲种女子职业学堂任教,将知识的火种传递给女性学子,为推动女性教育的发展而努力。1923 年,来裕恂前往葫芦岛航警学校任教,继续在教育领域发光发热。1927 年,经浙江省民政厅长马叙伦的征荐,来裕恂出任绍兴县县长。但他为人正直,不善敛财,在任职仅六个月后,便因愤懑官场的不良风气而辞官。此后,他又回到杭州、萧山等地,重新投身于教育工作之中。1934 年,来裕恂应聘担任上海大同大学国学教授,在高校的讲台上,他尽情地传授国学知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国学人才。抗战时期,来裕恂坚守民族气节,拒绝出任伪职。在艰难的环境中,他选择在宗祠以教育儿童为生,守护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抗战胜利后,应旧友沈鸿烈之邀,来裕恂接受了浙江省政府谘议的名誉职,而实际上,他主要在萧山县志馆担任编纂工作,继续为家乡的方志编纂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解放后,经故友沈钧儒、马叙伦的推荐,来裕恂被聘任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这是对他学识和贡献的高度肯定。1958 年,他当选为萧山县第三届人民代表,积极为地方的发展建言献策。1959 年,来裕恂担任萧山县政协常委,继续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1962 年 7 月,来裕恂在故里安然离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学术、教育、革命以及地方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裕恂一生笔耕不辍,著作宏富。其名著《汉文典》创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日期间。当时,他看到日人所撰类似著作 “非徒浅近,抑多讹舛”,心中愤懑不已。归国后,他便潜心创撰,历经两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光绪三十二年,《汉文典》由商务印书馆印行,一经问世,便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40 年代,商务印书馆又对该书进行重印出版。1992 年,经过张格、高维国二位学者的整理注释,《汉文典》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再次出版,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来裕恂雅擅诗文骈俪之作,从光绪十五年至 1924 年,在长达 36 年的时间里,他积累了古今体诗 2400 余首,并将其印为《匏园诗集》。这部诗集按年份编为 36 卷,其中许多诗篇都洋溢着浓厚的爱国诗情,展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关切之情。来裕恂极为重视乡邦文献的搜求与保存。抗战以来,尽管时局动荡,生活艰难,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地访寻坠绪,征文考献,致力于《萧山县志稿》的纂辑工作。由于当时生活窘迫,纸张匮乏,他甚至用杭城皮丝烟店 “宓大昌” 的包烟纸书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 1948 年,他独力纂成《萧山县志稿》14 卷,《志余》1 卷,全书约 76 万余字。这部著作堪称萧山旧修县志的殿后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萧山县志稿》最初藏于来裕恂家中,后来被浙江省图书馆收藏。1989 年,经长孙来新夏根据志稿抄本整理,并得到萧山市人民政府的资助,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印行问世,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这部著作的魅力。此外,来裕恂还著有《杭州玉皇山志》20 卷,其手稿藏于杭州市图书馆。1985 年,该馆石印流传,使得这部关于杭州玉皇山的方志得以广泛传播。他的其他著述还有《萧山人物志》《春秋通义》及《姓氏源流考》等多种,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来裕恂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上一篇:陈蝶仙下一篇:缪凤林
学识渊博心怀大爱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原萧山县政协常委
民国十大汉奸
原萧山县政协常委
唐朝宰相
开国少将
原萧山县政协常委
福田区人物
原萧山县政协常委
近代历史学家、小说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