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舟[公元1916年-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人物 赵晓舟(1916年—2007年8月21日),河南省郾城县人。一家人全靠父亲当私塾教师过活。赵晓舟的长兄赵伊坪是彭雪枫、张维翰在北平育德中学和汇文中学的同学。 赵伊坪1926年经彭雪枫介绍入党,在他的影响下,赵晓舟也参加了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只有十五岁。 1955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7年8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赵晓舟(1916-2007),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为中国革命、建设和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与革命启蒙 1916年5月17日,赵晓舟出生于郾城东门内崇圣祠街一个贫苦市民家庭,父亲是私塾先生。他的长兄赵伊坪是彭雪枫的同学,1926年经彭雪枫介绍入党。受兄长影响,赵晓舟从小接受进步思想,早早踏上了革命道路。 1927年初,赵伊坪从北京回到郾城,开展革命活动,创办平民子弟小学,赵晓舟是第一批入校学生。他经常跟随赵伊坪到城关区、漯河镇和近郊农村,向青少年教革命歌曲,演出反封建迷信、妇女解放的话剧,张贴革命标语,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在武汉革命群众收回外国租界等行动影响下,郾城党组织动员青少年接管了基督教堂及其附属医院,驱逐了洋人,赵晓舟也参与其中。 1929年,赵晓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年仅15岁的他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郾城,赵家成为党的秘密活动地点,赵晓舟和父母担任党的联络员、交通员,为党员放哨、传情报,在艰难环境中坚持革命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赵晓舟参加八路军。当时,中共党组织派他前往鲁西北范筑先部做统战工作。他在此期间积极作为,组建了阳谷县大队,并担任大队长,与兄长赵伊坪并肩战斗,组织抗日民众开展改造旧政权、创建人民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等一系列斗争。 1938年,赵晓舟先后担任范筑先部第10支队教导队队长、学兵大队大队长、随营学校副校长。八路军范筑先纵队成立后,他出任纵队司令部参谋主任。此后,他还担任过八路军129师先遣纵队司令部作战股股长、第5大队大队长、第3团团长等职。 1940年夏,赵晓舟任新编第8旅24团3营营长,后任第22团参谋长。1942年春,他担任冀南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44年任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在抗日战争期间,赵晓舟先后参加了鲁西北反“扫荡”、聊东、百团大战、安阳、临漳边、滑县等众多战役战斗。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和人民安全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1939年3月5日,赵晓舟经历了巨大的悲痛。当日,八路军129师先遣纵队在山东茌平县琉璃寺与日军遭遇,激战一天。黄昏时分,赵晓舟奉命带一个连掩护区党委机关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兄长赵伊坪不幸负重伤坠马,因丢失高度近视眼镜行动困难,被日军俘虏。日寇将其捆在枣树上,浇上汽油点燃,赵伊坪壮烈牺牲,而赵晓舟当时正忙于指挥部队掩护机关转移,未能挽救兄长生命,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赵晓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2纵队4旅参谋长。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参加了一系列重大战役。上党战役中,他协助旅领导制定作战计划,分析敌情,为战役的胜利出谋划策。 此后,他又参与了冀鲁平原作战、横渡黄河、进军鲁西南、挺进大别山等战役。在这些战役中,赵晓舟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谋略,为部队顺利完成作战任务提供了有力的参谋支持,为开辟和巩固解放区贡献了力量。 1949年3月,赵晓舟升任第二野战军十军副参谋长。他随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之后又参与了解放成都、遵义等战役,在解放战争的关键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立下汗马功劳,期间他和战友们一起解放了凤凰、自贡、内江等29座县城。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赵晓舟任川南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他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带队参加川南发动群众、剿匪反霸斗争。当时,川南地区局势复杂,国民党残余势力与土匪相互勾结,严重威胁新生政权和人民群众安全。赵晓舟深入一线,制定周密的剿匪计划,指挥部队展开多次清剿行动,坚决彻底地打击了国民党反革命残余势力,维护稳定了社会秩序,保卫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还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春,赵晓舟任第十军司令部参谋长,1952年6月,担任解放军海军第一航空学校校长、学校党委书记,后任第一书记。他致力于海军航空人才的培养,将自己丰富的军事经验和理论知识传授给学员,为新中国海军航空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海军航空部队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9年,赵晓舟从解放军政治学院毕业后,担任海军导弹部部长、海军副参谋长兼导弹部部长。他积极投身海军导弹技术相关工作,推动海军装备的现代化建设。此后,他还担任过海军第三研究院副院长,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党委第一书记等职,曾任海军党委候补委员、海军监委委员。在这些岗位上,赵晓舟为海军装备技术的发展殚精竭虑,带领科研人员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提升了海军装备的性能和战斗力,为海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赵晓舟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他还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文化大革命”中,赵晓舟受到冲击,但他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对党的忠诚,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1983年,赵晓舟任海军航空兵顾问。虽已步入晚年,他仍关心海军建设,积极为海军发展建言献策。2007年,赵晓舟在病危中,仍念念不忘老家郾城人民,不忘在淮海战役战斗中舍身保护他的警卫员卢凯同志,并留下遗言让卢参加他的追悼会。同年8月21日,赵晓舟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赵晓舟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防事业奋斗终身,其功绩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