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水清[公元1918年-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像 江西吉安市吉水县人物 李水清(1917年11月—2007年8月31日),江西吉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原第二炮兵司令员,原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 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4月重新入团),1932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007年8月3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李水清:从烽火征程到建设之路的传奇人生 李水清,一位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杰出将领。1930年,他毅然投身中国工农红军,自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
投身红军初期,李水清从基层做起,9月担任红军十八纵队司令部勤务员、司号员,11月便升任红五师二团号长兼青年干事、红五师政治部宣传员。1931年10月,他在红军医院休养;1932年1月,任红军第一后方医院司号员、青年干事,8月转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抚恤干事、破坏干事、宣传员。1934年6月,他担任红一军团一师政治部宣传队长,并随部队踏上长征路。1935年9月,任红一军团十三团三连指导员;1937年,任红一军团一师三团教导员,在土地革命的烽火岁月中不断成长。
抗日战争爆发,李水清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营政治教导员,参与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1939年4月,任冀察热挺进军第三十二团总支书记;1940年3月,任挺进军第三十三团(后改七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11月,任晋察冀七团政治委员;1943年9月,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为抗击日寇、保卫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李水清任晋察冀野战军冀察纵队七旅副政治委员;1946年6月,任晋察冀野战军、华北军区第二纵队五旅政治委员;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一九九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屡立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李水清继续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奉献力量。1949年12月,任陆军第六十七军一九九师师长;1951年,他奔赴朝鲜战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七军副军长兼一九九师师长,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拼搏奋战。1952年7月,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速成系学习;1955年3月,任陆军军长。此后,他在多个重要岗位任职,1968年1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1969年5月任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6月任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0年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革命委员会主任;1975年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8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1977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9月任第二炮兵司令员,11月任第二炮兵党委第一书记 。他还是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1983年6月当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88年4月当选为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在荣誉方面,李水清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二级国旗勋章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55年9月,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7年8月31日,李水清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他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其功绩和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