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孙端夫

开国少将、革命烈士

孙端夫

孙端夫[公元1912年-197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人物
孙端夫(1911年12月—1974年6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山东曹县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曾担任国民党威海卫行政区管理公署政训处少校总干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大队长、第三军交际处主任,蓬莱县县长,蓬黄战区指挥部副指挥,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司令员、东海军分区司令员、警备第三旅旅长,烟台市市长,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七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第八十一师师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第八十一师师长兼政委、副军长、军参谋长、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副司令员,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4年6月8日,孙端夫同志因心脏病在北京去世,终年63岁。
孙端夫(1911年12月—1974年6月8日),原名孙正谊,是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原属山东曹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他一生戎马倥偬,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求学与投身革命
孙端夫出生于一个较为富足的家庭,孙家数代勤俭持家、经营有方,到晚清时地产多达万顷。10岁时,他随叔父到北平居住,就读于北京培根小学,后考入北平平民中学,18岁转入大同中学,在读高二时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预科班,次年转为正式生。

大学期间,国家内忧外患,日本侵华加剧,华北局势危急。孙端夫化名葛先生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还让同在北平上大学的姑母孙锡瑗为其秘密会议望风。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孙端夫被选为法学院学生代表,他不顾个人安危,抬着花圈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

1936年1月,北平学联组织学生南下宣传抗日,孙端夫是领队之一,并在斗争中加入中华民族青年先锋队。2月,他从北平大学法学院毕业,获学士学位,后经五叔介绍到山东省福山县中学教书。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七七事变后,孙端夫任国民党威海卫行政区管理公署政训处少校总干事。当时,他的住处是中共胶东特委及“民先”组织的秘密联络点,他由此与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相识并成为至交,接受了马列主义,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政训处,孙端夫积极宣传抗日,使政训处成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基地,还争取到威海行政管理公署专员孙玺凤支持抗日活动。1938年1月,他参加胶东特委领导的威海起义,所率政训处官兵成为起义主力。起义胜利后,他被任命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大队长。

2月初,第三军西下攻打牟平,孙端夫指挥一大队率先攻入县城,活捉伪县长宋健伍,俘虏伪军100余人。但随后部队在牟平县城东南的雷神庙休息时,被日军包围,理琪不幸壮烈牺牲,孙端夫率领将士趁夜色冲出包围圈,保存了有生力量,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

之后,一大队到黄县与当地游击队合编,孙端夫任第八支队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交际处主任,8月改任蓬莱县县长。1939年1月,日军占领蓬莱、黄县县城,3月八路军蓬黄战区指挥部成立,孙端夫任副指挥。9月,山东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成立,他任司令员兼蓬莱县县长。

1940年春,孙端夫前往文登、荣成、牟平一带,组织建立东海军分区,并任司令员兼东海区专员,成功建立起大块根据地。1941年9月,他再次调任北海军分区司令员兼专署专员。

1942年冬,日军纠集万人对胶东大扫荡,孙端夫带领部队坚持原地斗争,按照“敌进我进”方针,进入铁路沿线和日伪蚕食地区,拔掉多个日军据点,粉碎了日军扫荡计划。1944年11月,孙端夫进入中共胶东区党校学习。

1945年,抗战进入大反攻阶段,初秋孙端夫回北海区指挥作战,经月余战斗,克龙口、下蓬莱、黄县,解放胶东重镇烟台,并兼任烟台市长。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9月,孙端夫任胶东军区警备第三旅旅长,转战胶济铁路沿线,先后攻克灵山、埠东、祚山等地。1947年4月,他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七师师长,率师参加了鲁中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战役、临朐战役等。

1948年3月,孙端夫率部攻克周村,接着攻打潍县,其所属团荣获军委授予的“潍县团”光荣称号。9月济南战役时,九纵队担任助攻任务,孙端夫将“助攻”变“主攻”,同兄弟部队一起攻下济南。年底,他率师南下,参加淮海战役。

1949年1月,全军改编,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九纵第二十七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第八十一师,孙端夫任师长。4月,他率师参加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在解放上海战役中,八十一师担任主攻任务,后还接管了上海的警备任务。

抗美援朝时期
1950年11月,孙端夫参加抗美援朝,任第八十一师师长兼政委。在长津湖战役中,面对极端严寒天气,他率部与美军展开激烈战斗。第八十一师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在有些连队只剩几十人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最终与兄弟部队联手全歼美军步兵第七师第三十一团,这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歼灭的唯一一个美军陆军团级单位的建制部队,敌“北极熊团”团旗也被缴获。

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中,孙端夫接到率领第八十一师插入砧桥、梨岘一带分割敌防线的任务。为保证任务完成,他亲自率领侦察兵勘探地形,还下到营里指挥作战。他带领部队打下敌人把守的高地,直插敌军防线,所率二四二团二营一路急行军120里,提前56分钟到达指定地点,俘南朝鲜伪军千余人,全军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通电嘉奖,他本人也受到志愿军第九兵团通令嘉奖,荣立二等功。

新中国成立后
1952年9月,孙端夫先后任27军代军长、军长,后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学历最高资历最浅的少将军长之一。

1960年9月,孙端夫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副司令员。1969年9月,调北京军区任空军副司令员。1974年6月8日,孙端夫因心脏病在北京去世,终年63岁。

孙端夫将军一生征战南北,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安宁立下赫赫战功,他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12 17:16
上一篇:宋后昭公下一篇:李永舫
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
落马官员
战国时期军事奇才,兵家圣手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越南老一辈革命家,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任主席
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中央政治局委员
奥运会冠军
原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贵州省委原书记
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坚定的革命志士
企业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
中国内分泌学家
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奠基者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土尔扈特部的宗教领袖
东北野战军原四十二军一二四师师长
鲁南教育家
开国大校
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
中国音乐家
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湖南省委原书记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朝鲜建国主要领导人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革命与建设征程中的奋进者
岭南画派后“岭南四杰”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
原福州军区顾问,解放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昆明军区原政治委员
革命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广东省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开国少将、革命烈士
北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