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高丙信

濮阳县籍烈士

高丙信[公元1920年-1947年] 河南濮阳市濮阳县人物
高丙信,男,河南省濮阳县渠村公社韩村人。生前为冀鲁豫边区曲河县翻身大队大队长,1947年6月牺牲。
高丙信(1920年-1947年),河南濮阳市濮阳县人,是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著名的革命烈士。他出身贫寒,自幼目睹社会不公,在革命思潮的影响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后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员和地方武装指挥员,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以下是其详细生平:


一、苦难童年与思想觉醒
1920年,高丙信出生于濮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的濮阳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军阀混战频繁,苛捐杂税繁重,底层百姓饱受盘剥。高丙信的父母以务农为生,家中仅有几亩薄田,常年食不果腹。他自幼便随父母下地劳作,深知民间疾苦。

尽管家境贫寒,父母仍尽力送他到村塾读书。在私塾中,高丙信接触到《论语》《孟子》等典籍,对“民为邦本”的思想产生共鸣,同时也对书中描绘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强烈对比。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抗日救亡的呼声传遍全国,濮阳地区的进步师生开始组织抗日宣传活动。高丙信所在的私塾先生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向学生讲述东北沦陷的惨状,激发了他的民族义愤。

1935年,高丙信因家庭无力负担学费辍学,到县城一家杂货铺当学徒。期间,他结识了几位地下党员,接触到《共产党宣言》《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进步读物,逐渐明白:只有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才能让劳苦大众真正过上好日子。他开始利用学徒身份,为地下党传递情报、张贴抗日标语,成为革命队伍的外围力量。


二、投身抗日烽火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濮阳很快沦陷。日军的烧杀抢掠(如1938年濮阳县“九·二七”惨案)让高丙信决心投身抗日斗争。193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豫抗日游击队,成为一名战士。

在游击队中,高丙信作战勇猛,多次参与伏击日军运输队、破坏敌伪交通线的行动。1940年,他随部队参加“百团大战”冀鲁豫战场的作战,在攻打濮阳县城外围据点时,主动请缨担任爆破手,成功炸毁日军碉堡,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通道,因功升任班长。

1941年,日军对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高丙信所在的部队被打散。他隐蔽在群众家中,组织当地农民成立抗日自卫队,采用“麻雀战”“地雷战”等方式袭扰敌人。他还发动群众坚壁清野,使日军“扫荡”一无所获,最终被迫撤退。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敌后斗争经验,也加深了与群众的联系。


三、根据地建设与武装斗争
1942年,冀鲁豫边区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高丙信奉命调任濮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区武委会主任,负责组织地方武装、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他深入各村,发动农民斗地主、分浮财,同时建立民兵组织,开展军事训练。在他的努力下,一区组建了300余人的民兵队伍,多次击退日伪军的袭扰,保卫了抗日根据地。

1943年,高丙信调任县独立营副营长。当时,濮阳地区盘踞着汉奸孙良诚部,他们勾结日军,欺压百姓。高丙信率独立营与孙良诚部展开游击战,先后拔除敌伪据点10余个,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他还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黄河故道地区设伏,歼灭伪军一个连,俘虏50余人,受到冀鲁豫军区的通令嘉奖。

1944年,随着抗日形势好转,高丙信参与了冀鲁豫军区发起的“夏季攻势”。在收复濮阳县城的战斗中,他率突击队从城墙缺口攻入城内,与敌人展开巷战,激战三昼夜,最终配合主力部队解放了濮阳县城。此战中,他身先士卒,多处负伤,但仍坚持指挥战斗,展现了顽强的战斗意志。


四、解放战争中的牺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濮阳成为冀鲁豫边区的前沿阵地。高丙信调任濮阳县独立团副团长,奉命参加保卫解放区的战斗。1946年,他率部参加陇海路破击战,破坏国民党军的运输线,迟滞其进攻步伐。

1947年春,国民党军整编第六十八师进攻濮阳地区,高丙信所在的独立团负责阻击任务。3月15日,在濮阳县柳屯镇的阻击战中,独立团遭到敌人优势兵力的围攻。高丙信指挥部队占据有利地形,顽强抵抗,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战斗持续到傍晚,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他主动留下担任后卫,率一个连坚守阵地。

在敌人的猛烈进攻下,阵地逐渐失守。高丙信带领剩余战士与敌人展开肉搏战,不幸被炮弹炸伤右腿。他拒绝战士们的掩护,高呼“为了胜利,冲啊!”,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7岁。

高丙信牺牲后,当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冀鲁豫军区追授他“战斗英雄”称号,并将柳屯镇改名为“丙信镇”(后恢复原名)。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濮阳县烈士陵园,供后人缅怀。


五、历史评价与精神传承
高丙信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奋斗的一生。他从一个贫苦农民成长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军事指挥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作战勇猛、不怕牺牲,始终坚守在斗争一线;他心系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高丙信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濮阳人民。如今,濮阳县烈士陵园内,他的墓碑前常年摆放着群众敬献的鲜花,当地中小学也常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传承他的革命精神。他的故事被编入《冀鲁豫英烈传》《濮阳革命史》等书籍,成为濮阳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丙信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誓言,他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成为推动濮阳乃至全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12 16:35
上一篇:卫灵公下一篇:孙鸿烈
原天津市委书记
原中顾委委员、中央党校原校长
落马官员
原中央委员
青海省委原书记
教育事业的勤勉耕耘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中国作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吉林省委書記
陈独秀第二任夫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中国作家
民国十大才女
红岩英烈,革命烈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坚定的革命志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上海剧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革命烈士
翁源人物
矢志不渝的革命实干家
龙岗区人物
革命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广东省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仁寿医院医生
杰出材料科学家
泗洪人物
革命烈士
澳大利亚前总理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潮阳三学士
广州的革命英烈
经商大户
革命烈士
复旦大学原校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