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珊[公元1904年-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物 郭宝珊(1905年1月23日—1970年1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河北省大名县人。1934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曾担任西北军排长、连长、营长,西北抗日义勇军司令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二三四团团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第一团团长,神(木)府(谷)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总指挥,陕北独立师第三团团长,甘泉独立营保安大队长,鄜(县)甘(泉)独立营营长,警备第三旅八团副团长、团长,三边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延属(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警备第四旅旅长,第一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兰州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区铁道公安部队第二十师师长、公安部队参谋长、副司令员,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他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0年11月27日,郭宝珊同志在临潼病逝,享年65岁。 郭宝珊(1905年1月23日-1970年11月27日),是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元村镇操守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被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誉为“红军骁将”“中国夏伯阳”。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 苦难童年与早期经历 郭宝珊出身雇农家庭,幼年时期,社会动荡,民生艰难,为求生存,他随家人逃荒到陕西,在洛川谢家峁村(今黄龙县三岔乡)落户。 他家原本靠父亲、叔叔挖煤挣钱,逐渐购置了一些土地和耕畜,家境稍有好转。然而,地方民团却劫持了他的父亲,勒索财物,为赎人质,郭家倾家荡产。 1929年,陕西大旱,郭宝珊随父亲外出揽工,辛苦挣来的几袋粮食在回家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拦截、殴打。父亲忍无可忍,空手夺枪打死国民党士兵后逃往北山。驻澄城的国民党军连长“韩疯子”捉拿其父子未获,便勾结民团,抢走他家的耕牛财物,放火烧毁茅屋,连留在家中正坐月子的婶母和婴儿也被活活烧死。 ### 投身绿林与思想转变 在这样的绝境下,“官逼民反”,郭宝珊在陈老万的支持下,率领一帮穷苦兄弟攻打“韩疯子”部队,未能成功,随后投靠国民党洛川县驻军张金贵部,任排长,后又投奔冯玉祥部随军入豫。中原大战冯军失败后,郭宝珊秘密返回黄龙山。 1931年,郭宝珊集合众多结义兄弟及一些散兵,举旗造反,占山为王,打富济贫,除暴安良。不久加入土匪梁占魁部,任营长。他为全营立下严格纪律,不得伤害骚扰穷苦百姓、不准欺负妇女、不结交青红帮、买东西要按市价加倍付钱,有犯者立杀不赦,因此赢得了“义匪”的名声。 当时,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边界山区红军活动对郭宝珊产生了很大影响。1932年6月,刘志丹率领陕甘游击队途经黄龙山,特意写信向郭宝珊说明红军过境意图,其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的作风,让郭宝珊深受触动。此后,他对路过黄龙山区的失散和负伤红军战士,不仅没有为难,还提供帮助和保护。 1934年春,刘志丹对被俘土匪教育后发给路费遣返,这些土匪回到黄龙山后,将红军的宽大政策传播开来,进一步加深了郭宝珊对红军的认识。同年5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刘志丹派黄罗武前往黄龙山开展统战工作。郭宝珊对黄罗武热情相待,在其讲解下,对红军的性质、革命目的有了更深入了解,内心产生强烈共鸣,承诺会找时机投奔红军。 ### 参加红军与屡立战功 1934年9月,国民党军四十二师冯钦哉部进攻黄龙山区,贾德功和梁占奎打算投靠邓宝珊及马鸿逵部,郭宝珊则决心投奔红军。在部队转移至合水等地时,刘志丹、习仲勋派黄罗武给郭宝珊送去物资,坚定了他加入红军的决心。 10月25日,他率领百余人在庆北宣布脱离梁部,加入红军。11月10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将其部改编为红二十六军建制的西北抗日义勇军,任命郭宝珊为司令员。 郭宝珊参加红军后,思想进步很快,率部配合红军主力先后攻克延长、延川等六座县城,俘敌官兵3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还开辟了甘泉、中部等地区,使陕北和陕甘边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在创建、发展西北苏区和反“围剿”的斗争中,他身先士卒,屡建战功。1935年10月,郭宝珊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红一方面军长征到陕北后,他任红二十八军第一团团长。西安事变后,部队整编,郭宝珊担任红军独立师团长,奉命在延安剿匪,保卫陕甘宁工农政权。 ### 抗战时期贡献 1937年春,郭宝珊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初毕业后,任甘泉县保安大队大队长。1940年,富县、甘泉两县保安大队合编为富甘独立营,他担任营长。 1942年,郭宝珊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3旅8团副团长,后任团长。他率部积极参加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带着战伤,与战士一起在甘泉县清泉沟和吴旗县金佛坪、二道川开荒种地、生产、练兵,为边区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他还率部参加了肃敌清匪斗争,保卫边区安全。 ### 解放战争中的功绩 解放战争开始后,郭宝珊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三边军分区司令员、警备第四旅旅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等职。 他在强攻安边宁条梁、消灭伊克昭盟“反共”“王爷”祁恩成、奇袭盐池县兴武营等战斗中,以及解放渭北、夺取宝鸡、攻占兰州等大小战役中,都亲临前沿指挥,作战英勇,指挥有方,为解放大西北立下赫赫战功,受到彭德怀的赞扬。 ### 新中国成立后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宝珊历任西北军区公安部队师长、副司令员,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他走遍大西北的黄土高原、戈壁沙滩、草原绿洲,为祖国的铁路建设、部队建设及治安保卫工作做出了贡献。 1955年,郭宝珊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还曾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郭宝珊受到冲击和不公正待遇,但他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1970年11月27日,郭宝珊在陕西临潼逝世。他从绿林好汉成长为革命骁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了一生,其传奇经历和英勇事迹,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中一段璀璨篇章,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