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方[公元1904年-1971年]+像 广东揭阳市普宁人物 方方(1904年6月—1971年9月21日),原名方思琼,广东普宁洪阳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华南地区革命运动先驱、新中国侨务工作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跨越清末、民国至新中国初期,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卓越的组织能力和清廉自律的作风著称,是潮汕地区红色文化的象征性人物。
方方出生于一个布匹小商家庭,自幼目睹底层民众疾苦,在祖母“富要富得清,穷要穷得明”的教诲下,培养了正直刚毅的性格。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年仅15岁的他担任普宁县学生联合会会长,组织学生罢课游行,投身反帝爱国浪潮。1924年考入广州第二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期间结识彭湃、阮啸仙等革命先驱,自此确立共产主义信仰。1925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成为普宁县早期党组织核心成员。
土地革命时期,方方展现出非凡的军事与政治才能。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率农军反击国民党镇压,遭通缉流亡泰国仍坚持斗争,听闻南昌起义军入粤消息后立即返程,参与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1929年任东江特委宣传委员,领导潮普惠边区土地革命;1930年转战闽西苏区,协助毛泽东开展根据地建设,将才溪乡打造成中央苏区模范,获毛泽东高度评价。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守闽西南坚持游击战争,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保存革命火种。
抗日战争期间,方方担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书记,贯彻党中央“发展游击战争”方针,在潮汕铁路沿线建立抗日武装。1941年任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围剿,他巧妙周旋,成功保护党组织安全,同时吸收培训海外归国青年,为抗战储备骨干力量。1946年以中共首席代表身份参与国共谈判,促成华南抗日纵队北撤协议,展现外交智慧。
解放战争中,方方作为香港分局书记,将香港打造成华南解放指挥中心,策划恢复武装斗争,部署“小搞,准备大搞”战略,为解放大军南下奠定基础。1949年协助叶剑英接管广东,任广东省政府第一副主席,主导土地改革,稳定经济秩序。1955年调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推动落实“一视同仁,适当照顾”侨务政策,凝聚海外华人爱国力量,被誉为“侨胞挚友”。
方方一生坚守革命理想,即便在特殊历史时期遭受不公待遇,仍保持对党的忠诚。他生活简朴,拒绝特权,子女亲属从未因他的职位获得特殊照顾。1971年病逝于北京,临终前仍心系家乡建设,其侄方育群继承遗志,致力于普宁红色文化传承。方方的革命精神与侨务贡献,深刻影响着华南地区发展,其故居与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持续激励后人赓续红色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