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卫定公

卫国第24代国君

卫定公[春秋战国][卫国第24代国君] 河南濮阳市濮阳县人物
卫定公卫臧,姬姓卫氏。卫国第二十四位国君,前588年—前577年在位。
卫定公,姬姓,卫氏,名臧,是卫国第24代国君,卫穆公之子,卫献公之父,于公元前588年至公元前577年在位。其在位期间,卫国面临着复杂的内外局势,他在与卿大夫的权力博弈以及外交事务等方面都有着诸多经历,以下是对其生平的详细介绍:

继承君位
公元前589年,卫穆公去世,公子臧继位,史称卫定公。当时的卫国,在经历了此前数代国君的统治后,国内卿大夫势力逐渐崛起,其中孙氏家族尤为突出。孙氏为卫武公之后,世代为卫国世卿,到孙林父继任正卿之时,孙氏在卫国的势力已十分庞大。卫定公即位后,延续了卫国亲近晋国的国策,让孙林父负责对晋外交活动。然而,孙林父却借着出使晋国的机会,用国家公款贿赂晋国执政大臣,企图依靠晋国支持巩固家族在卫国的地位。久而久之,晋国上下对孙林父更为熟悉,而卫定公的影响力则被忽视,孙林父在国内也愈发嚣张跋扈,不把卫定公放在眼中。

与孙林父的矛盾与冲突
卫定公对孙林父的专权跋扈十分不满,但鉴于即位之初公室势力尚不稳固,只能选择隐忍。同时,他也在暗中努力发展公室势力,试图有朝一日能够削弱甚至消灭孙林父家族的势力。公元前584年,卫定公认为时机已到,准备向孙林父发难。但孙林父提前得知了消息,携带家属逃亡到晋国避难。

卫定公随即派人到晋国,请求将孙林父送回卫国,以便对其进行处置。然而,晋国因收受了孙林父大量贿赂,不仅拒绝了卫定公的请求,还给予孙林父优厚的待遇,让其在晋国得以安稳生活。这一结果使得卫定公与孙林父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也让卫定公对晋国的做法感到不满,但由于卫国国力远不及晋国,他也只能暂时忍耐。

被迫恢复孙林父职位
公元前577年春,卫定公出访晋国。晋厉公强行要求卫定公接见流亡在晋国的孙林父,卫定公出于对孙林父的厌恶,拒绝了这一要求。同年夏天,卫定公回国后,晋厉公派郤犫将孙林父送回卫国,让卫定公恢复其正卿职位,并威胁若不答应,将率领晋军攻打卫国。

卫定公原本坚决不愿恢复孙林父的职位,他对孙林父的怨恨已久,且不想在晋国的胁迫下妥协。但在关键时刻,卫定公的夫人定姜力劝他以国家为重。定姜指出,孙林父是卫国先君同宗之卿的后代,背后又有晋国支持,如果卫定公坚持不接纳,卫国将面临晋国的征伐,很可能会导致亡国之灾。卫定公经过权衡,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最终无奈地接见了孙林父,并恢复了他的职位和采邑。

参与诸侯会盟与战争
卫定公在位期间,卫国作为晋国的盟友,参与了一些诸侯间的会盟和战争。定公三年(前586年),他与诸侯盟于虫牢(今河南封丘北)。此次会盟可能是为了巩固各国之间的联盟关系,共同应对外部威胁或协调内部矛盾。定公五年(前584年),又与诸侯盟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一说今河北大名东南),重申“虫牢之盟”。这显示出卫国在当时的诸侯体系中,试图通过参与会盟来维护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同时也遵循着与晋国等国的联盟约定。

定公十一年(前577年),卫定公还参与了与晋、鲁、齐、宋、郑、曹、滕等国联军伐秦国的行动。这场战争可能是由于秦国的某些行为威胁到了晋国及其盟友的利益,卫国作为晋国的追随者,出兵参与了此次军事行动,展现了其在外交上对晋国的支持。

立储与去世
卫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77年),卫定公患病。他让孔成子、宁惠子拥立自己的妾敬姒的儿子衎为太子。同年十一月,卫定公去世,太子衎继位,是为卫献公。卫定公去世时,夫人定姜哭丧后休息,看到卫献公在丧礼上并不悲哀,心中十分失望,甚至气得连水都不喝。她叹息说卫献公将会使卫国败亡,还感慨自己没能让贤明的子鲜(卫献公的弟弟)主持国家。大夫们听到这番话后,无不感到恐惧。而孙林父也因为此事,意识到卫国局势可能不稳,从此不敢把贵重宝物放在卫国都城,全部放到他的封邑戚地去了,同时更加注重与晋国大夫们搞好关系,以保障自己家族的安全和利益。

历史评价与影响
卫定公在位的12年里,面临着卿大夫势力坐大的国内局面和强国环伺的外部环境。他试图加强公室权力,打压孙林父,虽有一定的决心,但最终因晋国的干预而未能成功,反映出当时卫国在政治上对晋国的依赖以及国力弱小的无奈。

在外交方面,他遵循卫国传统国策,亲近晋国,参与诸侯会盟和战争,使卫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与各国的关系,保持了在诸侯中的地位,但也未能摆脱晋国的控制,成为晋国在中原争霸中的追随者。

卫定公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所立的卫献公即位后,因其暴虐残虐的性格,引发了卫国新的政治动荡,也进一步影响了卫国后续的发展走向。而卫定公与孙林父之间的矛盾,以及夫人定姜在其中的作用等一系列事件,也成为了卫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为后世研究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政治、社会状况提供了典型案例。

总体而言,卫定公是春秋时期一位处于复杂政治局势中的卫国国君,他的生平经历是当时卫国乃至整个东周诸侯政治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下,诸侯国国君在权力博弈、外交周旋等方面的种种努力与无奈。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12 16:31
上一篇:张大安下一篇:卫灵公
秦国名将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
战国时期纵横家
齐国发展的稳健推动者、承前启后的守成之君
战国时期军事奇才,兵家圣手
志大才疏的扩张主义者
晋国魏氏第四位宗主
赵国发展进程中的开拓之君
齐国的复国之君、艰难时局下的守成者
赵国开国国君
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军事家
拨乱反正,开启燕国振兴之路的关键君主
跌宕半生,见证魏国兴衰
魏国第二位国君
战国新锐
秦国崛起的变革先锋
战国乱世中艰难求存的魏国君主
飘摇岁月中奋力周旋的魏国君主
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
于变革中推动燕国发展的君主
艰难维系魏国的守土之君
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