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增措姆 西藏自治区山南错那县人物 仁增措姆,女。门巴族。西藏山南错那人。1984—1987年在陕西咸阳西藏民院读书。1979年后历任北京民族文化宫讲解员,西藏山南地区广播电台播音员,地区文化局文秘,地区电视台编辑、记者,自治区群艺馆《雪域文化》杂志编辑,自治区文化厅主任科长,自治区话剧团副团长,2004年至今任自治区民宗委副处长。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门巴山貌》、《门巴婚谣》,诗歌《姑娘的心愿》。 仁增措姆是来自西藏自治区山南错那县的门巴族人物,在不同领域展现出独特风采,为家乡发展和文化传承等贡献力量。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职业生涯丰富多样 仁增措姆出生于1963年。1979年,她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初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担任讲解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工作期间,她凭借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身的努力,向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参观者介绍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成为传播民族文化的使者,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讲解经验。 之后,仁增措姆回到西藏山南地区,在多个文化机构任职。她先后担任过山南地区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用甜美的声音传递着家乡的声音和各类资讯,让更多人了解山南的风土人情和发展动态。接着,她又转岗到地区文化局担任文秘工作,负责处理各类文书事务,为文化局的日常运转和文化事业发展默默奉献。 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对文化事业的热情,仁增措姆后来成为地区电视台的编辑和记者。在这个岗位上,她深入基层,挖掘了许多山南地区的特色文化、民生故事等,通过电视节目展现给观众,为宣传山南地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后,仁增措姆进入自治区群艺馆,担任《雪域文化》杂志编辑。她致力于挖掘和传播西藏的雪域文化,通过编辑杂志文章,将西藏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呈现给广大读者,为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力量。 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仁增措姆在自治区文化厅担任主任科长,负责相关文化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参与推动西藏文化事业的规划和发展,为西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奔走。 之后,她还担任了自治区话剧团副团长,参与话剧团的管理和艺术创作指导等工作,推动话剧团创作出更多反映西藏人民生活、展现西藏发展变迁的优秀作品,丰富了西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4年起,仁增措姆开始担任自治区民宗委副处长一职,在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方面发挥作用,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等工作,为西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文学创作成就与贡献 仁增措姆在工作之余,还热衷于文学创作。她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作品多以西藏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生活变迁等为题材,展现了西藏独特的魅力和门巴族的文化特色。2008年,她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这是对她文学创作成就的认可和肯定。她的作品不仅丰富了西藏文学的内涵,也让更多人通过文字了解到西藏和门巴族的文化与生活。 基层医疗服务奉献 在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还有一位叫仁增措姆的家庭医生。勒乡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2016年,勒乡为全乡群众开通了家庭医生服务,仁增措姆便是其中的一员。她负责为村民提供健康体检、疾病诊疗、健康指导等服务,尤其关注村里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64岁的地母老人无儿无女,独自一人生活,还因过去常年放牧导致脚部残疾,行动不便,是村里唯一的“五保户”。仁增措姆经常上门为地母老人检查身体,填写健康档案,关注老人的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并及时提供药品和治疗建议。她就像村民们的健康守护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的温暖。 个人生活与其他方面 在错那县,还有一些普通的仁增措姆,她们在各自的生活中展现着门巴族人民的善良与热情。比如,来自错那县曲卓木乡的仁增桑姆(与前文人物可能重名),初中毕业后走出大山到拉萨务工。她性格活泼开朗,对人友善,在建筑工地做临时工期间,与四川籍务工人员胡双福相识相恋。两人最终喜结连理,组成了幸福的家庭,演绎了一段藏汉情缘。他们互敬互谅,共同经营家庭,还计划翻修四川老家的房子,体现了藏汉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团结。 另外,在山南地区乃东区岗布小区,也有一位仁增措姆,她作为普通市民,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在当地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期间,她理解并支持政府的防疫措施,还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展现了山南人民积极向上、团结抗疫的精神风貌。 还有在泰安一中学习的仁增措姆,她是来自西藏的学生。在泰安一中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她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这也体现了西藏学生在内地求学时,所受到的关怀和教育帮扶,反映了国家对西藏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内地与西藏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总体而言,不同的仁增措姆们,在各自的领域和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着门巴族人民的特质,为西藏山南错那县的发展、文化传承、民族团结以及社会和谐等方面,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她们的故事也是西藏发展变迁历程中的一个个生动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