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像 西藏自治区山南加查县人物 多吉,男,藏族,1952年12月出生于西藏加查,地质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 多吉于1972年7月参加工作,担任西藏自治区加查县电影队放映员;1978年从成都地质学院毕业,之后进入西藏自治区地矿厅地热地质大队工作,历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87年赴意大利比萨大学国际地热学院专门学习地热勘查技术;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至2009年担任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总工程师;2009年至2011年担任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总工程师;2011年至2016年担任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多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学专家,也是从西藏自治区山南加查县走出的杰出人物。他长期致力于地热、矿产等地质勘查及科研工作,为西藏的地质事业发展和国家的资源勘探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艰苦童年与求学之路 多吉于1952年12月出生在西藏自治区加查县的一个贫穷牧民家庭。当时西藏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牧民家庭更是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多吉从小就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家乡建设的憧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科考队经常在西藏进行地质勘探工作,科考队的经历在少年多吉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他渴望学习地质知识,为将来参与西藏建设贡献力量。1972年7月,多吉参加工作,成为西藏自治区加查县电影队放映员。这段经历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外界信息,也进一步坚定了他学习知识、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 1974年9月,多吉获得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进入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学习。在大学期间,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为日后的地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地质生涯起步与成长 1978年8月,多吉从成都地质学院毕业,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地矿厅地热地质大队,开启了他的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生涯。初入单位,他从技术员做起,经常深入野外一线。那时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他“早上背着馒头上山,晚上背着石头回帐篷”,每天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奔波,进行地质样本采集和数据测量等工作。 尽管环境恶劣,但多吉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1983年1月至1984年1月,他在成都地质学院基础地质理论专业进一步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1985年,他先后在成都地质学院英语培训班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培训班学习英语,为后续接触国际先进地质技术知识打下语言基础。 1987年,多吉获得了前往意大利比萨大学国际地热学院专门学习地热勘查技术的机会。在意大利学习期间,他勤奋刻苦,虚心向国外专家请教,全面掌握了当时国际先进的地热勘查技术和理念。回国后,他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逐渐成长为西藏地热地质大队的技术骨干。 科研成果与重大贡献 地热领域突破:多吉长期专注于地热资源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提出了形成羊八井高温地热系统的新理论。1996年,他临危受命,担任羊八井Zk4001高温深井的设计、勘探重任。经过不懈努力,他带领团队成功钻探出这口地热井,其温度高达255℃,单井发电潜力达1.258万千瓦,是我国目前温度最高、流量最大的可采地热井,结束了我国没有单井产量万千瓦级地热井的历史。 此外,多吉提出了变质核杂岩系中高温地热系统形成及热流体运移新理论,确定了大陆非火山型高温热田新类型,填补了我国高温地热成因机制领域的研究空白。这为我国乃至世界深层高温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及规模化绿色经济开发提供了重要方案。 矿产资源勘查成就:多吉对西藏地质矿产情况有全面深入了解,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成果丰硕。他与相关专家一同发现并评价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型铯硅华矿床。通过多个泉点的调查,他发现并主持评价了西藏乃至全球范围矿泉水中最珍稀的天然小分子团锂、锶、偏硅酸优质天然矿泉水,现已开发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冰川矿泉水”曲玛多矿泉水。他还积极促成了国家地质勘查专项《青藏专项》的设立,该专项在西藏基础地质及资源勘查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助力青藏铁路建设:多吉主持完成了青藏铁路沿线矿泉水勘查工作。根据地热形成机制理论指导找矿,发现了曲玛多超大型优质矿泉水,其锂、锶、偏硅酸三项指标达标,为全球少见的优质矿泉水,为青藏铁路建设相关资源保障等提供了支持。 荣誉与社会贡献 多吉因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和贡献,获得了众多荣誉。2001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工程院第一位藏族院士。2003年,荣获第八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8年,被评为“最美科技工作者”;201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22年,荣获2021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等。 在社会任职方面,多吉担任了诸多重要职务。他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还担任过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西藏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学会常务副理事等职,同时是天津城建大学名誉教授、西藏大学特聘院士。 晚年奉献与人才培养 2016年,多吉因到退休年龄,不再担任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职务。但他并未停下工作的脚步,依然心系西藏地质事业。2017年9月,“多吉院士工作团队”签约成都理工大学,他带领团队在成都理工大学地热研究中心继续开展工作。 多吉深知人才对于西藏地质勘探工作发展的重要性,晚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培养后备人才上。他经常亲自带领年轻科研人员进行野外考察,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方法,耐心指导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为西藏地质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为西藏地质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吉从西藏加查县的一个牧民家庭子弟,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用一生的时间践行着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为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和地质找矿突破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成为西藏地质领域的一面旗帜,也为国家的能源与矿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