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杜如珊

公元1905年-1947年

杜如珊公元1905年-1947年 湖北恩施州利川人物

  杜如珊(1905~1947),又名珍,利川谋道镇大兴乡杨柳村人,书法雕刻家。

  杜如珊年少时家境寒微,幼年丧父,伶仃孤苦,12岁入私塾,喜爱习字,半年后辍学,靠当佣工度日,工余仍努力习字。16岁随石匠涂秀之学艺,刻苦耐劳,听师教诲,深受宠爱,历经3年,其技艺与师傅不相上下。为精益求精,他又拜著名石刻师谭翠庭为师。当时多数石匠不识字,更不会写字,刻石勒碑,必求助于人。如珊年少心雄,矢志学好书法,每逢闲暇,便以棉团或手指代笔,清水作墨,在桌面、地上、石板上或雪地上练字,并虚心向善书者求教,年长日久,书法独具一格。

  1927年,杜氏宗祠落成大门须写门额,附近杜姓读书人不敢动笔,22岁的杜如珊自告奋勇,用棉团代笔书写“杜氏宗祠”四个大字,遒劲挺拔,族人莫不称赞。

  1931年,杜被万县王陵基军抓去当兵。王欲于城郊西山太白岩石壁凿刻“太白岩”三个大字,查军中善书善刻者,杜被推荐。杜如珊仍以棉团代笔,在岩上 书写每字达2平方米的“太白岩”三字,凿刻精工,至今犹存。次年,杨森在万县修“万安大桥”,告峻亲书其字,亦令杜雕刻。从此,杜之声誉传闻川东。

  杜如珊厌弃军队生活,热爱石工工艺,不久离伍回乡,重操旧业,其作品除支罗“护关寨”等楹联、匾对、石刻外,其墨晶石雕“龙凤戏珠”、“八仙过海”、“孙悟空大闹天宫”等亦曾远销成都、重庆、长沙各地。利川市文化馆现藏有杜之书法作品。

  1947年9月,杜如珊参加修筑四川万县至开县公路时,开山放炮,不幸被飞石击中殒命,时年49岁。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宋良猷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丁咸熙下一篇:张如松
王朝稳固的奠基者
第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朝宰相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中国作家
中国足球运动员
唐朝诗人
北京电影学院
元初农民起义首领
一级创作员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