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成江苏扬州仪征市人物 盛成(1899年2月6日-1996年12月26日),江苏扬州仪征人,是一位集作家、诗人、翻译家、语言学家、汉学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传奇人物 。他一生阅历丰富,横跨多个领域,在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中法文化交流乃至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1899年2月6日,盛成出生于仪征一个书香世家。仪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自幼,盛成就表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过人的聪慧。在家庭的熏陶下,他早早开始接触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接受了严格的私塾教育 。在私塾中,他系统地学习了儒家经典、诗词歌赋等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同时,他对新思想、新文化也充满好奇,经常阅读一些传播新思潮的书籍和报刊,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1911年,年仅12岁的盛成毅然投身辛亥革命,参加了著名的“扬州光复”起义,担任北伐学生军总部副官,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革命战士之一 。这段革命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更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1914年,盛成考入上海震旦大学预科,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和先进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领域 。震旦大学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盛成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学术活动,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思想,不断提升自己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盛成积极响应,参与组织上海学生联合会,并担任会长 。他带领学生们举行示威游行、发表演讲,宣传爱国思想,呼吁抵制日货,为推动五四运动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中,盛成充分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 。1919年底,盛成作为中国学生代表,前往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他一边在工厂打工,一边刻苦学习法语和西方文化 。他先后在法国蒙伯利埃大学、巴黎大学学习,主修植物学、语言学、文学等专业 。在学习过程中,盛成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毅力,他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精通了法语、英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 。1928年,盛成用法语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我的母亲》在法国出版,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东方视角和真挚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坚韧与伟大,一经问世便引起了轰动 。法国文坛巨匠罗曼·罗兰称赞该书是“至性至情的奇书”,法国著名作家瓦扬·古久里称其为“伟大的作品” 。《我的母亲》的成功,使盛成在法国声名鹊起,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 。此后,盛成在法国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与法国众多知名作家、学者交往密切 。他经常在法国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增进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他也将法国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引入中国,翻译了许多法国著名作家的作品,如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1930年,盛成应著名作家老舍的邀请,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法文系教授 。在北大,他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渊博的知识,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 。他不仅传授法语知识和法国文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在教学之余,盛成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 。1939年,盛成前往台湾,先后在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高校任教 。在台湾期间,他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 。他多次举办讲座,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978年,盛成回到大陆定居 。此时的他虽已年近八旬,但依然精神矍铄,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他先后担任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客座教授,为培养新一代的外语人才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1985年,盛成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以表彰他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的杰出贡献 。1996年12月26日,盛成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盛成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文学、教育、学术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他是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将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又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 。他的作品和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人们,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盛成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努力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