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宝成仪征市 江苏扬州仪征市人物 纪宝成,1944年11月3日出生于江苏扬州仪征,是一位在中国经济与教育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身兼经济学家与教育学家双重身份,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2000年 - 2011年) 。 仪征,这座拥有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滋养了纪宝成的成长。自幼,他便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与勤奋好学的品质。1962年9月,纪宝成踏入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的校园,开启了他的求学历程。在大学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凭借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出色的学习能力,于1966年顺利本科毕业 。然而,毕业后的纪宝成并未立即投身学术研究,而是响应时代号召,于1968年3月前往湖北宜昌县工作。在宜昌县的这段时间里,他深入基层,体验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这也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这一消息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纪宝成的学术之路。同年11月,他毅然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并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被录取。在人大的三年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纪宝成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深入研究贸易经济领域的前沿问题。他的导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学术知识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在学术研究上不断取得突破。1981年10月,纪宝成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 硕士毕业后,纪宝成选择留校任教,在母校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开启了他的教育与学术生涯。从1981年11月至1991年11月期间,他从一名普通的讲师逐步成长为副教授、教授。在教学过程中,纪宝成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项目,为中国人民大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经济专业人才 。在学术研究方面,纪宝成专注于市场与商品流通、商业经济等领域。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学术观点。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985年,纪宝成开始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务长,随后又升任教务长。在这一岗位上,他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1年12月,纪宝成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新挑战,他调任商业部教育司副司长。此后,在1992年5月至1996年3月期间,他先后担任商业部教育司司长、国内贸易部教育司司长。在这些岗位上,纪宝成致力于推动商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为我国商业教育事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6年3月,纪宝成进入国家教委(后改为教育部)工作,先后担任高等教育司司长、计划建设司司长,并兼任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主任。在教育部工作期间,他积极参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关注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付出了诸多努力 。 2000年9月,纪宝成出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副部长级),这一任命标志着他在教育领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担任校长的11年时间里,纪宝成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改革精神 。在学科建设方面,他大力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他积极倡导“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提出“大师、大楼、大气”的办学思路。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多个学科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优秀学者和学生 。纪宝成高度重视国学教育,积极推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成立。国学院的成立,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在他的支持下,国学院开设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课程,培养了一批致力于国学研究和传承的优秀人才。这一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推动了国学教育的复兴和发展 。同时,纪宝成积极推动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化进程。他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学术交流活动等,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努力,中国人民大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教育管理方面,纪宝成勇于改革创新。他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如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推进学分制改革等,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他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 。除了在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纪宝成在学术研究上也成果斐然。他在市场与商品流通、商业经济、教育改革、教育管理和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深入研究,发表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和论文 。他的代表作品有《中国高等教育散论》《农产品收购的地区差价与农业级差地租》《“买方市场”质疑》《市场机制与经济改革》等。这些著作和论文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于其在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方面的突出成就,纪宝成获得了多项荣誉。他曾荣获2006年度IET—方正大学校长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卓越领导才能和创新精神的校长。2008年,他被评为中国思想力人物“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称号,这一荣誉充分肯定了他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外,纪宝成还担任过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积极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他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学科评议组成员,在学位授予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 然而,2014年底,纪宝成因违纪被内部通报,受到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并取消副部级待遇。这一事件给他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带来了重大挫折 。尽管经历了这样的波折,纪宝成在经济和教育领域所做出的前期贡献不可忽视。他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学术研究的推动,都在中国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卸任校长职务后,纪宝成依然关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2013年,他担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继续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深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致力于推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而努力 。纪宝成的一生,是在经济与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奋斗的一生。他的学术成就、教育理念和领导实践,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