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武[公元1976年-1996年,革命烈士] 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人物 周立武,1976 年出生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的一个工人家庭。自幼,他便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与学校的良好教育氛围中成长,在校期间多次荣获三好学生称号,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优良的品德修养 。 1994 年 12 月,周立武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毅然投身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北京军区某部的一员。在部队中,他刻苦训练、勤奋学习,凭借出色的表现,很快便担任副班长一职。服役期间,他先后三次获得嘉奖,并被评为优秀士兵,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1995 年 8 月,周立武随连队前往驻地耿家庄村开展军民共建劳动。在此过程中,他了解到 11 岁小男孩杜保才的困境。杜保才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家中仅余双目失明的爷爷与半身不遂的奶奶。一家人生活困苦,全靠村里救济度日,根本无力供孩子继续上学。得知这一情况后,周立武内心深受触动,当即决定伸出援手,帮助杜保才重返校园。此后,他省吃俭用,每月从微薄的 35 元津贴费中拿出 20 元,作为杜保才的学习费用,从未间断。 1996 年 8 月初,保定地区遭遇连续暴雨侵袭。8 月 6 日清晨,位于萍河下游的安新县三台镇山西村与容城县黑龙口交界处的东大堤,因难以承受洪水压力突然决口。凶猛的洪水如猛兽般倾泻而出,严重威胁着三台镇 4 万多群众的生命安全、400 多家鞋厂的财产以及 8000 多亩良田。当地村民虽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堵,但面对汹涌的洪水,人力显得极为单薄,险情不断加剧。危急时刻,安新县委向驻安新某师农场紧急求援。 周立武接到抗洪抢险任务后,毫不犹豫地奔赴一线。在抗洪现场,他不顾个人安危,与战友们一同奋勇拼搏,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抢险过程中,当战友陷入危险时,他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却不幸被洪水吞噬,献出了年仅 20 岁的宝贵生命。令人痛心的是,就在他牺牲前几天,还计划将家中寄来的 200 元钱送给杜保才,作为其新学期的学费。 周立武牺牲后,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发了强烈反响。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中共保定市委、市人民政府、军分区,中共安新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他生前所在部队,纷纷作出向周立武学习的决定。共青团保定市委授予他“见义勇为英雄青年”荣誉称号。他生前所在部队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一等功,并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周立武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军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他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