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吉剌·孛儿帖(1161年-?),又作孛儿台,拥有孛儿帖兀真、大皇后孛儿帖旭真、孛儿台旭真太皇后等称谓 ,“兀真”意为夫人,她出身弘吉剌部贵族,是特薛禅之女,更是蒙古开国君主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的一生,与成吉思汗的崛起、蒙古帝国的缔造紧密相连,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岁订婚:命运的相遇
1171年,九岁的铁木真在父亲也速该巴特尔的带领下,前往母亲诃额仑兀真的娘家斡勒忽纳兀惕部,准备聘娶姑娘。当他们行至扯克彻儿山与赤忽儿古山之间(约在今呼伦湖、贝尔湖之间的乌尔逊河西)时,遇到了翁吉剌惕部的德·薛禅。德·薛禅见到铁木真后大为惊叹,称其“目中有火,面上带光”,并表示前夜梦见白海青抓着日月落在手上,认为铁木真的到来让这个梦有了答案。随后,德·薛禅邀请也速该到家中,展示了自己年仅十岁、容貌出众的女儿孛儿帖。也速该对孛儿帖十分满意,次日便向德·薛禅提亲。德·薛禅欣然应允,还表示“女儿之命必在你家”,留下铁木真作为订婚的承诺。
然而,命运在此时发生了转折。也速该在归途中遭塔塔儿人暗算中毒,派人召回铁木真后不幸离世。失去依靠的铁木真一家遭到同族泰亦赤兀部人的欺凌,泰亦赤兀部不仅离弃了他们,还企图赶尽杀绝,抓走铁木真。铁木真历经艰难逃脱,与家人团聚,在困境中艰难求生。
重逢成婚:携手相伴
1180年,十八岁的铁木真在异母弟弟别勒古台的陪伴下,踏上寻找孛儿帖之路。他沿着克鲁伦河前行,终于找到了孛儿帖一家。尽管知晓铁木真一家的悲惨遭遇,德·薛禅依然信守承诺,决定将女儿嫁给铁木真。孛儿帖与铁木真成婚,婚后,德·薛禅将他们送到客鲁涟河的兀剌黑啜勒地方后返回,孛儿帖的母亲搠坛则一路将女儿送到古连勒古山中桑沽儿小河旁的铁木真家中。
但新婚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这年夏天,蔑里乞人来袭,他们为报昔日也速该抢走诃额仑之仇,闯入铁木真家。女佣人豁阿黑臣听到马蹄声后,急忙将孛儿帖藏进帐车,试图驾车逃走,却因车轴断裂,孛儿帖被蔑里乞人发现掳走,并被交给了也客赤列都的弟弟赤勒格儿。铁木真因外出躲避,未能保护妻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孛儿帖被带走。
营救团圆:开启崛起之路
当时铁木真实力弱小,无法与蔑里乞人抗衡,于是他与札木合、脱斡邻勒王罕结盟,积蓄力量。经过九个月的等待,1181年,铁木真终于发动对蔑里乞的攻击,成功救出孛儿帖。此时的孛儿帖已有身孕,关于她腹中孩子术赤的生父,也因这九个月的时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术赤可能是蔑儿乞人的孩子,“术赤”二字也意为“客人” ;但也有人指出孛儿帖被掳时间不超九个月,术赤有可能是铁木真的孩子。
这场战争是铁木真策划参与的第一仗,也是为救孛儿帖而战。战争大获全胜,铁木真从此名声大振,原来离散的部众百姓纷纷回归,为他日后统一蒙古各部奠定了基础。此后,孛儿帖又为铁木真生下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三个儿子,以及火臣、阇阇干、阿剌海、秃满伦、阿勒塔伦五个女儿。其中,窝阔台后来登基成为元朝太宗皇帝,察合台、拖雷、术赤也分别被元世祖忽必烈追尊为圣宗皇帝、睿宗皇帝、穆宗皇帝 。
贤后风范:助力成吉思汗成就霸业
孛儿帖不仅是成吉思汗生活中的伴侣,更是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她聪颖贤惠,多次在关键时刻为丈夫分忧解难。一次,翁吉剌部被迫与札木合等部落联盟攻击成吉思汗,孛儿帖的父亲德·薛禅暗中派人送来“契丹文密报”。孛儿帖将密报翻译给成吉思汗,助其及时应对,避免了一场浩劫。
在蒙古部落中,萨满巫师地位崇高,蒙力克的儿子阔阔出作为萨满巫师,却骄横狂妄。他假巫术之名挑拨成吉思汗与其弟合撒儿的感情,羞辱斡赤斤,多次滋事。孛儿帖见状,向成吉思汗进言,力劝他除掉阔阔出,最终安定了族人,维护了部落的团结。
此外,《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得知金国王晶丞相袭击塔塔尔人后,通知王罕和卓尔其部落共同出兵。然而,卓尔其部落姗姗来迟,不但未参战,反而袭击了成吉思汗在杭克拉湖边的老营。在这危急时刻,孛儿帖沉着冷静地指挥老少和妇女,齐心协力击退敌人,以最小的代价化解了危机,展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
孛儿帖还曾帮助成吉思汗看清局势。在与札木合同住一年半后,迁移之际,札木合对铁木真说的一番话让铁木真不解。孛儿帖则敏锐地指出札木合“喜新厌旧”,话中暗藏算计,建议连夜赶路,与札木合分道扬镳。铁木真采纳了她的建议,避免了可能的冲突,这次分离也成为铁木真独立发展势力的重要转折点。
宽容大度:后宫之主的胸怀
成吉思汗在40岁左右攻打塔塔尔部时,重逢了救命恩人锁儿罕失剌一家。出于报恩,他想娶锁儿罕失剌之女合答安为侧妃,但合答安自认为不配,推荐了塔塔尔姐妹也遂和也速干。成吉思汗为此犹豫不决,派木华黎向孛儿帖说明情况。孛儿帖起初不愿他人分享成吉思汗的爱,但在木华黎的劝说下,她顾全大局,选择了宽容,同意成吉思汗纳妾。她的大度不仅维护了后宫的稳定,也赢得了成吉思汗更多的尊重。
孛儿帖一生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定地站在成吉思汗身边。她以聪慧、坚韧和贤德,辅助成吉思汗奠定蒙古帝国基业,是成吉思汗最坚实的后盾。《元史》评价她“宅心渊静,禀德柔嘉” ,《蒙古秘史》称她“为人端庄、深明大义、聪慧贤明” 。蒙古历史研究专家孟松林认为她在成吉思汗的战争生涯中起到关键后勤作用,蒙古国历史学教授苏和巴特尔则称赞她是成吉思汗生活中的忠实伴侣和危难时刻的得力助手 。孛儿帖的故事,成为了蒙古历史中一段动人的传奇,她的形象也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
出身名门,邂逅良缘
弘吉剌・孛儿帖出生于公元 1161 年,她来自弘吉剌部,这一部落以盛产美女而闻名于草原。孛儿帖的父亲德薛禅,是弘吉剌部的贵族,为人睿智且具有远见卓识。在孛儿帖年幼时,便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不仅容貌绝美,更具备草原女子独有的果敢与聪慧。
铁木真(日后的成吉思汗)九岁那年,他的父亲也速该带着他前往弘吉剌部,希望为铁木真寻找一位合适的妻子。德薛禅见到铁木真后,对他的气质和长相十分喜爱,认定他将来必成大器。当得知铁木真的来意后,德薛禅欣然将自己十岁的女儿孛儿帖许配给了铁木真,并留下铁木真在自己家中住了一段时间。
按照当时草原的习俗,铁木真需在岳父家服 “入赘役”,但也速该急于回家,便留下一匹马作为聘礼,约定等铁木真长大后再来迎娶孛儿帖。这次会面,开启了孛儿帖与铁木真一生的缘分,尽管此时的他们还只是懵懂孩童,却不知命运已将他们紧紧系在了一起。
初为人妇,磨难降临
几年后,铁木真回到弘吉剌部,顺利迎娶了孛儿帖。孛儿帖带着丰厚的嫁妆,其中一件珍贵的黑貂皮袄,在日后的岁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婚后,孛儿帖与铁木真夫妻恩爱,共同生活在铁木真的营地。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铁木真家族与宿敌蔑儿乞部之间的仇恨再次爆发。蔑儿乞部为了报复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当年抢走诃额仑(铁木真母亲)的仇怨,突袭了铁木真的营地。毫无防备的铁木真一家只能匆忙逃离,在慌乱中,孛儿帖不幸被蔑儿乞人掳走。
这对铁木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也激发了他复仇的决心。他深知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与蔑儿乞部抗衡,于是,他想起了孛儿帖的嫁妆黑貂皮袄。他带着这件皮袄,前往克烈部,拜见了克烈部首领王罕。在草原上,赠送珍贵礼物是表达诚意与寻求帮助的重要方式。王罕被铁木真的诚意所打动,同时也看到了铁木真身上的潜力,答应帮助他。铁木真又联合了自己的安达(结义兄弟)扎木合,三方势力共同出兵,向蔑儿乞部发起了进攻。
在激烈的战斗中,铁木真成功击败了蔑儿乞部,救出了孛儿帖。这段经历不仅让铁木真在草原上树立了威望,更让他和孛儿帖的感情愈发深厚。孛儿帖在被掳期间,虽历经磨难,但始终坚强不屈,她的归来,给了铁木真莫大的安慰与支持。
贤内助助力霸业
重获自由的孛儿帖,全身心地投入到支持铁木真的事业中。在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的征程中,孛儿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对草原局势的敏锐洞察力,常常为铁木真出谋划策。每当铁木真在战争与决策中陷入困境时,孛儿帖总能从女性独特的视角,为他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在铁木真与扎木合的关系出现裂痕时,孛儿帖察觉到扎木合并非真心与铁木真长期合作,她提醒铁木真要保持警惕,并建议他适时与扎木合分道扬镳,以避免潜在的危机。铁木真听从了孛儿帖的建议,这一决策为他日后独立发展势力,最终统一蒙古各部奠定了基础。
孛儿帖还以她的善良和宽容,赢得了铁木真部下的尊敬与爱戴。她关心战士们的生活,常常亲自照料受伤的士兵,为他们提供食物和温暖。在她的影响下,铁木真的军队凝聚力更强,士气更加高昂。在蒙古各部逐渐统一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部落关系和内部事务,孛儿帖凭借着自己的亲和力和公正的处事态度,帮助铁木真化解了许多矛盾和纷争,使得各部落能够更加和谐地融入铁木真的统治之下。
母仪天下,育子成才
随着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孛儿帖成为了蒙古帝国的国母。她虽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着谦逊与善良的本性。她以身作则,教导子女们要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勇敢坚毅。在她的悉心教导下,铁木真的几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都成长为优秀的军事家和领导者。
术赤,作为铁木真的长子,在孛儿帖的关爱下,勇敢善战,在多次对外征战中屡立战功。察合台,性格刚直,在孛儿帖的教导下,学会了如何治理国家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为蒙古帝国的稳定统治贡献了力量。窝阔台,聪慧且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孛儿帖注重培养他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最终他继承了汗位,带领蒙古帝国继续扩张。拖雷,军事才能出众,对母亲极为孝顺,在孛儿帖的影响下,他忠诚地支持着自己的兄弟们,为蒙古帝国的军事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孛儿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她不仅关注儿子们的军事才能培养,还注重他们的品德修养和文化学习。她聘请了草原上的智者,为儿子们传授知识,让他们了解草原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在孛儿帖的努力下,铁木真的子女们成为了蒙古帝国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晚年岁月,传奇落幕
公元 1236 年,孛儿帖走完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 75 岁。在她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但始终坚定地站在铁木真身边,与他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了蒙古帝国的辉煌。她的智慧、勇气和善良,不仅影响了铁木真和他的子女们,更在蒙古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孛儿帖去世后,蒙古帝国举国哀悼。她的事迹在草原上广为流传,成为了后世蒙古人敬仰和传颂的对象。她作为蒙古帝国的国母,不仅是铁木真事业上的得力助手,更是蒙古民族精神的象征。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蒙古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坚强,团结一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弘吉剌・孛儿帖以她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贡献,在蒙古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了一位永载史册的传奇女性。她的生平事迹,不仅是蒙古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亲属成员
家世
父亲:德·薛禅(又译特薛禅)
母亲:搠坛
配偶:孛儿只斤·铁木真
儿女
四个儿子
孛儿只斤·术赤
孛儿只斤·察合台
孛儿只斤·窝阔台
孛儿只斤·拖雷
五个女儿
火真别姬公主,封号昌国大长公主
扯扯亦坚,封号延安公主
阿剌海别吉,封号赵国大长公主/监国公主
秃满伦,封号郓国公主
阿儿答鲁黑,封号不详,一说高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