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肇明[公元1871年-1928年] 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人物 郭肇明,号炯堂,竹山县城关镇人。历任两湖书院、两湖高等学堂教习、监督,湖北省议会议员,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 郭肇明是湖北十堰市竹山县城关镇人。他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在教育、革命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 早年经历 郭肇明幼年家贫,依靠姐姐家提供资助才得以读书。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8岁时考取秀才,展现出了出众的才华。1904年,郭肇明以官费留学日本,进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学习。在日本期间,他接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文化,这对他日后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教育生涯 - **归国任教与任职**:留学归国后,郭肇明历任两湖书院、两湖高等学堂教习、监督。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相结合,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后来,他还担任了湖北省议会议员、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务。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任上,他致力于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湖北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 **助力武汉中学创办**:1919年,董必武到武昌筹办武汉中学,公推郭肇明为董事长,并于1920年元月上任。郭肇明利用自己的社会声望和广泛的人际关系,为武汉中学的创办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在他和董必武的共同努力下,武汉中学成为了传播马列主义学说、培养革命青年的重要基地。 -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1923年初,郭肇明与董必武等发起成立湖北职业教育研究社和湖北职业教育促进会,致力于将革命思想传播于职业教育与平民教育之中。1924年,他组织成立启明工读学校,附设印刷厂、粉笔制造社、牙刷鞋刷制造社等,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实习的机会,又以实际行动抵制外货,弘扬了民族精神。后来,他还将省立半日制学校校舍拨给启明工读学校扩充印刷社,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 革命活动 - **早期革命参与**:1903年,著名革命党人吴禄贞在武昌花园山组织“花园山聚会”,郭肇明是积极分子,由此开始涉足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郭肇明加入国民党,成为了革命党内的老同志。 - **营救革命人士**:1926年,湖北省学生联合会主席陈定一因叛徒告密被捕,郭肇明积极参与营救,展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和对革命青年的关爱。 - **掩护董必武**: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董必武受到军警搜捕。郭肇明不顾个人安危,把董必武接入家中躲避,并让女儿郭西莲假扮出嫁,护送董必武离开武汉到上海,为革命保存了重要的力量。 - **解决武昌围城危机**:1926年,北伐军围困武昌城,城内妇孺面临严重的饥荒和危险。郭肇明以省议员的身份被聘为湖北督军署顾问,作为谈判代表出城与汉口绅商会一起向北伐军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北伐军在武胜门方面的围城部队向南方后退一华里,让敌军撤退,同时开放文昌门与平湖门等,从三日到六日共放出妇孺三万八千多人,郭肇明此举拯救了众多生命,功德无量。 ### 个人品质与社会影响 郭肇明不仅在教育和革命事业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的个人品质也备受赞誉。他一生清贫,却始终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致力于教育事业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他思想进步,反对封建礼教,不许女儿缠足,鼓励她们上学读书,体现了他对男女平等和教育公平的追求。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1920年,竹山大旱,竹山旅省同乡会组织筹赈会,郭肇明主持募捐事宜,并向竹山捐书40箱,为家乡的救灾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1928年,郭肇明在武汉逝世,归葬于竹山城北田沟。辛亥革命老人张难先为其书写挽联:“革命党内老同志,湖北省中大伟人”,这是对他一生功绩和地位的高度评价。郭肇明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和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