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邓子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子新

邓子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湖北十堰市房县人物
邓子新,男,1957年3月23日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主任。
邓子新,1957年3月23日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是中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邓子新出生在房县一户贫苦农家,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父母给他取名“子新”,寄予了长大成才的厚望。他从小在房县的田间地头长大,家乡的山水不仅赋予了他坚韧的性格,也让他对大自然的生物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8年,邓子新考入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微生物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毕业后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当时,华中农学院院长、土壤微生物学家陈华癸院士和微生物学教授周启对他十分赏识,推荐他到英国约翰·因纳斯研究中心,在链霉菌分子生物学权威戴维·霍普伍德教授门下深造。

1982年1月至1984年2月,邓子新在华中农业大学任助教。1984年2月,他前往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又在英国进行了一年的博士后研究。1988年6月,邓子新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科研条件和丰厚的物质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回到华中农业大学担任讲师。此后,他在华中农业大学先后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并于1993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000年,适逢上海交通大学创办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邓子新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担任教授、博导,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起担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2005年,他担任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上海交通大学期间,邓子新组建了微生物遗传学团队,开始了他在DNA硫修饰生物学和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

邓子新的科研生涯中,最为突出的成就是首次在DNA骨架上发现了硫修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邓子新和他的团队在做细菌DNA的电泳实验时,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同一块电泳凝胶上,一些细菌的DNA发生了降解,而另一些细菌的DNA则不降解,当时很多文献将此解释为人工操作中污染了核酸酶。但邓子新没有轻易接受这个解释,经过多年的研究,他们终于在2004年证实了细菌DNA分子中硫元素的存在。2005年,邓子新团队发表了《DNA大分子上一种新的硫修饰》一文,该成果被评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7年,他们又成功解析出DNA硫修饰的精细化学结构为“R-构象的磷硫酰”,这一成果位列“全球十大科学新闻”,开启了DNA硫修饰这个全新的科学领域。

除了DNA硫修饰的发现,邓子新在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在链霉菌质粒和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合成生物学创新等方面都有系统性的科技成果。他的团队开展了提高抗生素药物产量和创新药物的研究,获得了数十个新抗衍生物,并申请了20余项发明专利。

邓子新的科研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200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他还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等众多奖项,以及“瑞典国王Baudiouin奖”,获授俄罗斯国家工程院金质奖章等。2008年,他获得中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奖,2017年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等。

邓子新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非常注重人才培养。他是武汉大学和上海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截至2024年,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他的实验室有着良好的学术氛围,他鼓励学生用不寻常的眼光去看待异常,有推翻的精神,敢于坚持和追求真理。

此外,邓子新还积极推动学科发展和国际合作。他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全球工业微生物学会(GIM)主席等职务。他还担任美国《ACS Chemical Biology》副主编、《Cell Chemical Biology》等数十个国内外刊物编委,为中国微生物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子新始终心系家乡,他用合成生物这把“钥匙”,打开了故乡发展的新可能。由他牵头,联合国内外优秀的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在房县创立了占地645亩的高科技工业产业园——合成生物创新城,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从全国吸引了大批科技人才。他还在家乡的老屋设立了“邓子新院士乡村振兴农村科普工作室”,为房县的中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希望能在家乡孩子们心中早早播下科学的种子。

邓子新院士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怀,成为了湖北房县的骄傲,也为中国微生物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8-18 11:10
上一篇:熊远著下一篇:施洋
诗人、文化传播者、文艺活动推动者
导演,一级演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
落马官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国科学院院士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四任行政长官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海南省委原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活动家
我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之一
民国时期军事将领
中国工程院院士
革命烈士
杰出工人运动领袖
中国帆板运动员
铁笔御史
中国画家
开国少将
中国民间文艺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周名臣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