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洋[公元1889年-1923年,无产阶级革命家] 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人物 施洋(1889年6月13日—1923年2月15日),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双桂村人。1889年生于湖北省竹山县施家湾。 施洋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中国首位“劳工律师”,曾领导了汉阳钢铁厂工人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地方总工会——武汉工团联合会的主要发起人与实际组织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被北洋军阀逮捕杀害,牺牲时年仅34岁。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施洋:“施洋同志的牺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是最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 施洋,1889年6月13日出生于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双桂村施家湾,是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施洋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1907年考入郧阳府立农业学堂蚕科学习,1910年转入郧阳农业中学。辛亥革命爆发后,学校停办,施洋不得已终止学业。1912年,他回乡创办国民学校,担任校长,还创立农务会,并被推为会长。 1914年,施洋考入湖北警察学校,期满毕业。1915年,又考入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本科学习法律。1917年毕业后,他与武汉法学界人士组织法政学会,主张律师是保障人权、伸张公理的工具。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武昌学生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举行示威游行和罢课,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施洋一面将被军阀惨杀的学生送法庭检验,一面向律师公会建议提起公诉,要求严惩凶手,并于6月12日组织商民罢市。9月,施洋在北京与各地代表协商发起组织中国各界联合会,任该会的筹备委员。11月10日,中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宣告成立,施洋被选为联合会评论部部长。同年,他开始在汉口花楼街皮业巷5号开律师事务所执业,不久,加入刚组建的武汉法政学会,被推选为常务副会长。 1920年秋,施洋在武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在此期间,他还深入产业工人居住区,了解工人疾苦,参与创办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学校,宣传“劳工神圣”和社会主义。 1921年10月,施洋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积极从事有计划的工人运动。1922年6月,经许白昊、项英介绍,施洋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底,施洋领导汉阳铁厂取得了罢工胜利后,参与组建武汉工团联合会,并被聘请为该会法律顾问。此后,他以律师身份支持烟厂工人和人力车夫的罢工,先后参加并领导过武汉大大小小十数次工人运动。 1922年9月9日,粤汉铁路工人举行罢工,岳州站由郭亮领导,武昌徐家棚站由林育南、施洋领导,罢工17天,以反动当局被迫同意工会所提条件而获全胜。9月23日,施洋到上海参加全国司法会议,会议期间,他见到孙中山并与之对政治问题交换看法,赞同孙中山的民主革命。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施洋以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的身份参加了成立大会的指导工作。2月2日,施洋、林祥谦等人在汉口江岸分工会召开动员大会。2月4日上午,施洋、林祥谦接到总工会关于开始罢工的指示后,立即下达了江岸分工会罢工的命令,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正式爆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七大罢工”。施洋是罢工的领导者之一,他积极组织武汉工人和学生进行反对军阀吴佩孚的游行示威。 2月7日下午,湖北军阀萧耀南开始采取武力镇压措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当晚,施洋在家中被捕,先被押送到汉口警察厅,后又被押送到位于武昌的湖北陆军审判处。在敌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滔天罪行,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 1923年2月15日凌晨,在北洋军阀吴佩孚的密令下,湖北军阀未等法庭审理正常结束,便在武昌洪山将施洋执行死刑。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施洋大义凛然地说:“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他高呼:“劳工万岁!”第二枪响时,他仍然屹立,再呼“劳工万岁!”,最终英勇牺牲,时年34岁。 施洋牺牲后,中共湖北党组织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将他的灵柩安葬在武昌城外洪山脚下。1953年,在武昌洪山修建了施洋烈士陵园,烈士遗体由山脚迁至山腰,建起巍然挺拔的“施洋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半身塑像。董必武于1957年题诗:“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萧贻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以缅怀施洋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施洋作为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以律师为职业,却始终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用法律作为武器,为保障人权、伸张公理而不懈奋斗。他的一生短暂而光辉,为中国工人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