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施滉

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

施滉

施滉[公元1900年-1934年]+像 云南大理洱源县人物
施滉,白族,1900年出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人。1917年考入清华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参与发起成立了清华学校第一个进步社团——“暑假修业团”,1920年改名为“唯真学会”,施滉任会长。
施滉:白族先驱的革命火种与理想征程  

一、洱海之滨的觉醒:少年立志与求知之路  
1900年,施滉出生于云南大理洱源县一个白族商人家庭,原名施动生,字幼生。父亲施为鹏经营药材生意,家境较为殷实,重视子女教育。施滉自幼聪慧,6岁进入私塾就读,1913年考入大理省立第二中学,在新文化思潮涌动的环境中,他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对社会现实产生深刻思考。  

1917年,施滉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成为云南籍最早进入清华的学生之一。彼时的北京正值五四运动前夜,校园内外充斥着救国图存的呐喊。施滉迅速融入时代浪潮,与冀朝鼎、徐永煐等同学组建“暑假修业团”,后改组为“超桃”(取“超越陶渊明理想”之意),旨在探讨社会改造问题。他在日记中写道:“吾辈当以天下为己任,非独求个人温饱也。”这种早期的觉醒,为他日后投身革命埋下伏笔。  


二、跨洋求索:从哈佛学子到赤色理论家  
1922年,施滉获公费赴美留学,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历史与经济学。初到美国,他目睹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更坚定了探索社会变革道路的决心。1923年,他在华侨中宣传反帝思想,参与组织“美洲华侨反帝大同盟”,并创办《国民日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  

1927年,施滉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与革命理论。在美期间,他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美国共产党建立联系,成为北美地区早期中共党员之一。1929年,他参与组建“美共中央中国局”,担任负责人,负责编辑《先锋》月刊,用英文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革命。他撰写的《中国革命的性质》《论中国苏维埃运动》等文章,以严谨的理论分析,驳斥了当时学界对中国革命的错误认知,被称为“哈佛园里的红色理论家”。  

施滉的留学生涯充满斗争。1930年,他因组织反帝集会被美国移民局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经中共地下组织与华侨团体营救获释。出狱后,他毅然放弃哈佛的学术前途,于1931年秘密回国,投身国内革命洪流。  


三、沪上星火:白区斗争中的钢铁意志  
回国后,施滉奉命到上海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上海沪西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等职。当时上海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下,党组织屡遭破坏,但他以“施伯高”等化名,深入工厂、学校,恢复基层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施滉发动沪西工人成立“抗日义勇军”,组织募捐、运输物资支援十九路军。他在工人中宣传:“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唯有团结斗争,才能救国救己。”同年,他参与策划南京晓庄师范学生运动,推动爱国师生与工农结合,被陶行知称为“革命教育的火炬”。  

1933年,由于叛徒出卖,施滉在上海法租界被捕。敌人对他施以酷刑,妄图从这位“哈佛高材生”口中获取党组织情报,但他始终守口如瓶,只字不提党的秘密。在狱中,他写下《狱中诗》:“淋漓热血染红霞,革命精神不世家。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以伍子胥复仇之志,表达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四、丰碑永驻:烈士精神的时代回响  
1934年1月,施滉被转押至南京国民党宪兵司令部监狱,同年2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4岁。他的牺牲令上海工人与进步学生悲痛不已,中共地下组织秘密召开追悼会,称他为“白族人民的好儿子,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施滉的革命生涯虽短暂,却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
理论贡献:他是最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引入北美华人学界的革命者之一,其著作成为研究中国革命早期理论的重要文献;  
斗争实践:在白区斗争中,他首创“隐蔽斗争与公开宣传结合”的工作方法,为上海工人运动奠定组织基础;  
民族觉醒:作为白族先进分子,他打破了边疆少数民族与内地革命脱节的局限,证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事业中,各民族始终血脉相连。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追授施滉为革命烈士。1986年,清华大学在校园内树立施滉纪念碑,碑文中写道:“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如今,洱源县施滉故居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 thousands of 参观者缅怀这位“白族革命先驱”。他的故事,如洱海之水,流淌在云南各族人民的记忆中,成为中华民族革命史上璀璨的一页。  

  

施滉的一生,是从滇西小城走向世界舞台的觉醒之路,是知识分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奋斗之路,更是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革命征程中的缩影。他用生命证明:无论出身何方,只要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就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点燃照亮未来的火种。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6 10:26
上一篇:赵藩下一篇:杨希闵
中国科学院院士
澳大利亚政治家
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红岩双枪老太婆的原型
革命烈士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
民国时期杰出女性
中国作家
革命烈士赵一曼丈夫
明清小说四大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杰出女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京军区原空军政委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国民党陆军中将
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
革命烈士
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书法家
革命烈士
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著名抗日英烈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中国现代中国画画家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中国近代政治家、外交家、收藏家
福建省烈士
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
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云南抗日将领
洱源县文史资料委员会顾问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