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罗坤山

开国少将

罗坤山

罗坤山[公元1917年-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湖北省仙桃人物
罗坤山(1917年~1992年4月2日),湖北沔阳(今属仙桃)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军团排长,后任八路军一二○师连长、营长、支队长、晋绥军区分区副参谋长。1947年后,任西北野战军团长、副师长。1954年毕业于于军事院校。先后任吉林省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顾问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等。曾参加过湘、鄂、西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延安保卫战、青化砭与扶眉等战役,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2年逝世。
罗坤山(1917年-1992年),湖北省仙桃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是一位从贫苦雇农家庭走出的英勇战将,为中国革命、建设和国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 苦难童年与革命开端
1917年,罗坤山出生于仙桃的一个雇农家庭。家境贫寒的他,自幼便饱尝生活的艰辛。父亲为地主喂马,却不幸被马咬伤致死,随后母亲改嫁,三个妹妹也被迫给别人当了童养媳。13岁时,为了摆脱苦难生活,也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罗坤山毅然投奔了汉川县游击大队,在大队部担任通讯员。从此,他踏上了革命征程,小小的身影活跃在传递情报的道路上,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机灵勇敢,多次成功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出色完成任务。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战火中成长
1931年,罗坤山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被编入红六军团。此后,他从基层做起,先后担任湘鄂西红3军7师和军部警卫员、特务员、班长,红2军团4师12团排长、连长、师警卫班班长兼特务连副连长等职。

他积极投入到创建洪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参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的第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在山地丛林间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历经无数次短兵相接,逐渐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的红军军官。1935年11月,罗坤山随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踏上长征之路。长征途中,他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翻雪山、过草地,历经生死考验,于1936年10月随队伍到达甘肃,亲历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此时年仅19岁的他,已成为一名身经百战的青年军官。

### 抗日战争时期:转战敌后抗日
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罗坤山被编入八路军120师,先后担任358旅特务连连长、715团2营营长、师警卫营营长等职。他随部队转战晋北、绥远、冀中与晋西北等地,参与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工作,为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和蚕食,打击国民党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在晋西北夏季反“扫荡”之兴县二十里铺战斗中,罗坤山率部设伏日军,当敌人进入埋伏圈后,他率领部队冲在前面与日军展开激战。日军凭借其训练有素的优势,稳住阵脚并实施反冲击,罗坤山指挥部队顽强抗击,最终被迫撤回原阵地,随后又与日军形成对峙,在此次战斗中他不幸负伤。

后来,他还担任晋绥军区第6(雁北)支队支队长、塞北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职。他带领部队积极壮大抗日武装,坚决执行“既独立自主,又联合抗战”的统一战线政策,经常深入山村,与老乡围坐炕头,听取群众意见,与地方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1944年,罗坤山进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继续回到部队,担任358旅715团团长。

### 解放战争时期:驰骋西北战场
抗战胜利后,罗坤山升任晋绥野战军358旅715团团长,后随部队改编为西北野战军,仍担任715团团长。他参加了绥包、大同集宁等战役,在战斗中表现英勇,指挥有方。

在第二次攻打榆林时,攻城部队受到敌军火力压制,罗坤山心急如焚,竟端起一挺机枪,带头冲向敌人,结果左胸受伤,但他依然坚持指挥战斗,展现出了无畏的英雄气概。此后,在与宁夏马鸿逵骑兵在盐池沙漠地区作战时,因部队缺乏经验,防线被敌骑兵突破,吃了败仗,罗坤山内心痛疚万分。当晚部队决定夜袭敌军驻守的堡子,罗坤山憋着一股劲,手提盒子枪,带着一个连队冲锋在先,不幸中弹倒下,好在最终被成功抢救过来。

1948年9月,罗坤山因作战英勇、表现突出,升任358旅副旅长。1949年2月,西北1纵改称第1军,358旅改称第1师,罗坤山担任第1师副师长,跟随部队继续奋战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场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 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罗坤山担任第1军第1师师长,致力于部队的建设和训练工作。1953年,他以中国人民志愿军1军1师师长的身份赴朝作战,率部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和夏季进攻战役。在朝鲜战场上,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严冬中大雪封路,粮草难运,他经常和战士同吃同住,夜里还巡视阵地、看望伤员。他指挥部队巧妙构筑工事,削弱敌军后勤,配合主力部队打击美军与南韩军队,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回国后,1954年罗坤山毕业于军事学院,随后升任38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以表彰他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卓越贡献。1988年,他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之后,罗坤山调任吉林省军区司令员,在新的岗位上,他积极推动部队建设与民兵预备役工作,为巩固国防后备力量付出了努力。后来,他先后担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无论是在雪原还是南国高原,他都兢兢业业,为共和国边疆的巩固与发展,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战备工作,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反革命集团妄图迫害罗坤山,派出一个40多人的工作组,要他交代和贺龙的问题,但他坚决抵制,绝不屈服,因此被定为贺龙的“死党”“黑干将”,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和迫害,但他始终坚守信念,绝不承认“莫须有”的罪名。1972年,国家决定建设抚顺至鞍山、铁岭至秦皇岛输油管道,罗坤山参与组成工程领导小组,领导了工程建设,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晚年时期,罗坤山担任沈阳军区顾问,并作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继续为国家建设和军队发展建言献策。他生活简朴,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面对年轻干部请教战例时,他总是耐心教导,强调“打仗,先得学会用脑子”,将自己的作战经验和军事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

1992年4月2日,罗坤山因病在沈阳逝世,享年75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国防事业的强大而努力奋斗。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8-12 17:13
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原河北省委组织部代部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国少将、中共浙江省委原书记
原南京高级陆军学院校长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
蜚声国际的国学大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创新引领者
唐代道士、著名道仙
落马官员
湖北省委原书记
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
明清小说四大家]
革命烈士
萍乡市上栗县籍烈士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茶工祖师
江苏省委原书记
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无产阶级革命家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大校
书法家和爱国民主人士
开国中将
法学巨匠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中共浙江省委原书记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原福州军区顾问,解放军少将
开国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