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炳安( 1917年~1967年 ),河北深泽人。中共党员,1933年参加革命。1937年入伍,历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广西军区组织部长、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授少将军衔。
吕炳安出生于1917年,是河北深泽县营里村人。他早年投身革命,历经抗日与解放战争的烽火,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1967年不幸离世。以下是对其生平事迹的改写:
吕炳安,河北深泽县营里村人,1917年出生。1933年,年仅16岁的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踏上革命征程。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吕炳安参加八路军,投身抗日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连指导员、第八分区营教导员、第三十一团政治委员等职务,率领部队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吕炳安继续在战场上奋勇拼搏。他先后出任冀察热辽军区辽西支队副政治委员、热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十三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在辽西地区的战斗中,他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展现。1946年1月末,吕炳安所在的三十一团在兴城梨树沟门和建昌县药王庙一带活动时,遭遇国民党号称“老虎师”的九十四军第五师突袭。为掩护热东党政军机关安全撤退,他与团长刘江亭率三十一团在药王庙一线顽强阻击,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大量杀伤敌军,成功将敌人阻挡在药王庙,使其未能深入我军腹地。
不久后,敌第五师配合国民党十三军向承德发动进攻,吕炳安所在的二十七旅奉命西调,参与饽椤树川围歼战斗。2月27日,他和刘江亭率三十一团奉命歼灭东大岭大庙之敌,并巩固阵地。部队占领周边多个阵地后,集中兵力向敌人猛攻,经过激烈的反复争夺,成功击退敌人,攻占东大岭阵地。此次围歼战从2月27日1时打响,至3月1日零时结束,给敌五师以沉重打击,毙敌800多人、伤敌500多人、俘敌110人,残敌狼狈逃窜。虽然因承德军调执行小组下达党坝协定停战,敌人未被全歼,但我军在热东敌后的英勇表现,极大鼓舞了军民战胜国民党军的信心。
1946年4月,三十一团与七十团二营合并为辽西支队,吕炳安任副政治委员。辽西支队向锦州锦西方向挺进,在奔袭新台边门的战斗中取得歼匪胜利。同年10月,在第三次攻打建昌的战斗中,吕炳安与刘江亭指挥辽西支队,配合其他部队作战。经过16个小时激战,全歼东北保安第四支队两个团1500余人,解放建昌,将热东、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为巩固热东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部队多次改编,吕炳安始终坚守岗位,率部转战热东、锦州地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卓越贡献 。
新中国成立后,吕炳安继续在军队任职,先后担任十三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长、广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兵役工作部副部长,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重要职务。1961年,他晋升为少将军衔。然而,天不假年,1967年,吕炳安不幸逝世,年仅50岁。
吕炳安将军的一生,是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防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在工作中的兢兢业业,为热东、辽西人民的解放以及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功绩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