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公元1916年-200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湖北省仙桃人物 刘林(1916年-2000年3月29日),湖北沔阳(今仙桃)长埫口朱家台人,开国少将、江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刘林原名刘秋香,1916年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长埫口朱家台。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为中国革命、建设和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在军事生涯中功绩卓著,2000年3月29日在南京逝世。以下是其详细生平: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刘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他先后担任红二军团第八师师长句沙文的警卫员、红七师保卫部长郭德彪的警卫员。然而,当年11月,湘西中央分局书记兼红三军政委夏曦在部队中搞“肃反”扩大化,刘林被诬为“改组派”而关押。幸运的是,他在被押往枪杀地点途中巧遇贺龙,经贺龙干预才得以释放,随后任军部通信员。1932年冬,他再次被诬为“改组派”,被押送到大庸县一个山沟里劳动。直到贺龙、关向应等与“左”倾错误斗争胜利,取消“改组派”连,他才回到军部,任通信排排长。尽管历经磨难,刘林对党的忠诚始终未变,1934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历任红军第二军团警卫连排长,第七师十二团连长、营长,第二方面军教导团队长,参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斗争和长征,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基层指挥员。 - **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林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四团营长,后升任副团长、团长。他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在这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斗中,刘林率部与日军展开激烈拼杀,以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为战役胜利贡献力量。1940年,他参与了百团大战,带领部队破坏日军交通线,袭击日军据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有力地支援了华北地区的抗战局势。1944年,刘林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提升了政治素养和军事理论水平。同年秋,他奉命编入八路军南下支队干部大队,11月随南下支队重返洪湖地区,加强新四军第五师抗日力量。次年3月到达襄南后,任新四军第五师三军分区四十五团团长,继续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保卫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不懈奋斗。 - **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刘林任前中原军区江汉军区独立第一旅一团团长。1946年6月下旬,他参加中原突围,面对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刘林率部英勇奋战,成功突破敌人封锁,到达山东。此后,他任山东军区警备第二旅副旅长,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华东军区警备第五旅旅长。在解放战争的进程中,刘林指挥部队参加了一系列重要战役战斗,尤其是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部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交锋,为淮海战役的胜利立下战功,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贡献了力量。 -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刘林任第三野战军十兵团三十二军九十六师师长,负责部队的军事训练和管理工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巩固新生政权积极努力。后来,他先后担任苏南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江苏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参与军区的军事建设和管理工作,在部队正规化建设、军事训练组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60年2月至1964年1月,他担任中共江苏省军区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为加强省军区党的建设和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贡献了力量。1963年,刘林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进一步丰富了军事理论知识,提升了军事指挥和领导能力。毕业后,他先后担任江苏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等职。1964年1月至1966年5月,任中共江苏省军区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67年1月至1968年6月,任中共江苏省军区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此外,他还在1967年3月至1968年3月期间,担任江苏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生产委员会副主任,参与地方管理和生产恢复工作,为维护地方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 刘林于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他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些荣誉是对他为党和人民事业所做出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彰显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和民族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刘林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其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