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惠公[春秋战国][?-前669年,卫国第十六任国君]: 河南鹤壁市淇县人物 卫惠公卫朔,姬姓,卫氏,卫宣公之子。卫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99年—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88年—公元前669年在位。 公元前701年,公子朔与其母宣姜共同诽谤太子伋,卫宣公于是指使强盗杀害太子伋,改立公子朔为太子。公元前700年,卫宣公去世,太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 公元前696年,左、右公子怨恨卫惠公诽谤杀害太子伋而取代他继位,于是起兵作乱,进攻卫惠公,改立太子伋同母弟公子黔牟为君,史称卫君黔牟,卫惠公逃到齐国。公元前688年,齐襄公率领诸侯联军讨伐卫国,护送卫惠公回国复位,诛杀左、右公子,卫君黔牟于是逃到周朝。 公元前675年,卫惠公怨恨周朝收容安置卫君黔牟,便联合南燕国攻打周朝。周惠王逃到温邑,卫、燕两国拥立周惠王之弟王子颓为王。公元前669年,卫惠公去世,谥号惠公,其子卫懿公继位。 卫惠公,姬姓,卫氏,名朔,是春秋时期卫国第十六任国君,为卫宣公之子。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其在位期间的一系列行为对卫国乃至当时的东周局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是其详细生平: 出身与立为太子 卫惠公的父亲卫宣公早年曾与父亲卫庄公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儿子公子伋,卫宣公将公子伋托给右公子职抚养。因卫宣公宠爱夷姜,公子伋被立为太子。后来,右公子职为太子伋迎娶齐国女子宣姜为妻,然而卫宣公见宣姜貌美,竟自己纳为妾室,又为太子伋另娶他人。 宣姜为卫宣公生下两个儿子,即公子寿和公子朔,卫宣公让左公子洩教导他们。随着公子朔逐渐长大,他与母亲宣姜开始在卫宣公面前诽谤太子伋。当时,卫宣公对太子伋本就因夺妻之事心存芥蒂,听闻诽谤后更是不满。公元前701年,卫宣公派太子伋出使齐国,却指使强盗在卫国边境莘地截杀,以太子伋所持白色旄节为识别标志。公子寿得知此事后,出于对太子伋的情谊,抢先持旄节前往莘地,结果被强盗误杀。太子伋赶到后,甘愿赴死,也被强盗杀害。于是,卫宣公改立公子朔为太子。 首次在位与出逃 公元前700年,卫宣公去世,太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卫惠公元年(公元前699年)二月,宋国多次向郑国索取财物,郑国不堪其扰,联合纪、鲁两国与卫、齐、宋、燕四国联军交战,四国联军战败。同年三月,卫惠公安葬了父亲卫宣公。 卫惠公二年(公元前698年),宋国为报复郑国,联合卫、齐、蔡、陈四国攻打郑国,诸侯联军焚烧郑国都城渠门,进入城内,还攻打了东郊,占取牛首,并将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去做宋国卢门的椽子。卫惠公三年(公元前697年),卫惠公与鲁桓公、宋庄公、陈庄公在袲地会见,策划攻打郑国,以护送遭驱逐的郑厉公回国,但此次行动失败。 卫惠公四年(公元前696年)正月,卫惠公又与鲁桓公、宋庄公、蔡桓侯在曹国会见,再次谋划攻打郑国,同年四月,诸侯联军进攻郑国。然而,就在这一年,卫国国内发生变故。左公子洩和右公子职对卫惠公通过不正当手段成为太子并继位心怀不满,他们怨恨卫惠公诽谤杀害太子伋,于是起兵作乱。卫惠公不敌,被迫逃亡到齐国,左公子洩、右公子职则拥立太子伋同母弟公子黔牟为国君,史称卫君黔牟。 复位与巩固统治 卫君黔牟七年(公元前689年),鲁庄公联合齐、宋、陈、蔡四国攻打卫国,意图护送卫惠公回国,但此次行动未成功。直到卫君黔牟八年(公元前688年),齐襄公率领诸侯奉周庄王命令共同讨伐卫国。齐襄公此举一方面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出于与卫国的某种利益关系或对卫惠公的支持。 此次,诸侯联军成功护送卫惠公回国复位,卫惠公复位后,立刻诛杀了左公子洩和右公子职,以消除国内反对势力。卫君黔牟则逃奔到周朝都城洛邑。卫惠公继位三年出国逃亡,逃亡八年回国,前后算起来,他首次在位与复位后统治卫国的时间总共约有三十多年。 参与诸侯会盟与称霸活动 卫惠公复位后,积极参与诸侯间的会盟与军事行动。卫惠公二十年(公元前680年),他与齐、宋、郑等国国君在鄄地会见。次年,再度与齐、宋、郑等国国君在鄄地会见,此时齐国开始逐渐称霸,卫惠公通过参与这些会盟,紧跟齐国的步伐,试图在诸侯中谋取一定的地位与利益。 卫惠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8年),因郑国侵犯宋国,卫惠公联合宋、齐两国讨伐郑国。同年十二月,卫惠公又与鲁、齐、宋、郑等国国君在幽地结盟。这些军事行动和会盟活动,显示出卫国在卫惠公统治下,虽然经历了内乱,但仍试图在春秋乱世中发挥一定的影响力,而卫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齐国霸业的追随者与支持者。 与周王室的冲突 卫惠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75年),卫惠公因怨恨东周收容安置卫君黔牟,联合南燕国攻打东周。周惠王不敌,出奔到温邑。卫惠公与南燕国则拥立周惠王的弟弟王子颓为王,这一事件导致了东周王室的内乱,周惠王的统治受到严重挑战,也显示出卫惠公在一定程度上敢于挑战周王室的权威,试图通过干涉周王室事务来提升卫国的地位。 不过,王子颓的政权并未长久。公元前673年,郑厉公联合虢公攻杀王子颓,护送周惠王复位。但卫惠公此前的行为,已让卫国与周王室结下了梁子,也使得卫国在诸侯中的形象受到了一定影响,其举动被视为以下犯上,不符合当时的周礼规范。 去世与后续影响 卫惠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69年)五月癸丑日,卫惠公去世,谥号“惠公”。他死后,其子公子赤继位,即卫懿公。卫惠公的一生,充满了权力争斗与政治博弈。他通过不正当手段登上君位,引发国内内乱,后虽复位,但国内矛盾并未完全消除,这为后来卫懿公时期的政治危机埋下了伏笔。 此外,卫惠公在位期间,积极参与诸侯间的战争与盟会,紧跟齐国称霸的步伐,使卫国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但也让卫国逐渐沦为齐国的附庸。同时,他因个人恩怨攻打东周,拥立王子颓,破坏了周王室的稳定,扰乱了春秋时期的政治秩序,对当时的天下局势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