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刘培桐

著名环境学家

刘培桐[公元1916年-1994年,著名环境学家] 河南鹤壁市浚县人物
刘培桐是我国著名的环境学家,1916年12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他为中国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环境科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求学经历
1940年,刘培桐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因抗战学校内迁陕西成立西北联合大学,他留校任西北师范史地系助教。这一时期,他开始接触地理学相关知识,为日后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早期科研工作
1941年,刘培桐调往前中央研究院重庆北碚地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工作。他参与完成了《汉中盆地地理考察报告》(土壤农业部分)、《汉渝公路中段暨渠江流域之土壤与土地利用》等项目,并发表多篇论文,在土壤地理学领域崭露头角。

1946年后,刘培桐回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积极开展自然地理学的实验研究,建立土壤地理实验室,推动研究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化论证发展,为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改进做出了贡献。

留学与回国后的发展
1957—1959年,刘培桐赴原苏联莫斯科大学地理系进修土壤地理学与景观地球化学。此次进修让他接触到国际前沿的地理学研究成果,为在中国开展化学地理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9年12月回国后,他主持了中国第一个化学地理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62年,在全国陆地水文会议上,他敏锐地指出,应根据地表水化学变化规律的研究,注意防治工农业经济发展对地表水环境污染的问题。1963年,他又提出了“关于在中国开展化学地理研究的几点意见”,并以内蒙古凉城县岱海盆地为典型研究对象,发表了相关论文,如“岱海盆地的水化学地理特征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等。

环境科学研究的开拓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工作,刘培桐教授抓住这一契机,主持北师大地理系环境科学和环境与癌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带领团队承担了中国最先开展的“官厅水库水源保护研究”及“北京西郊环境污染调查和评价研究”课题。

1977年,刘培桐担任教育部直属高校环境科学技术规划组组长。他在国内首先招收了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近百人,填补了中国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空白,为中国环境科学领域培养了首批专业骨干力量。

学术成就与社会兼职
1979年—1982年,中国环境学学会成立,刘培桐被选为常务理事,兼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1982年4月,他在北京师大主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环境教育培训班,为提高中国环境教育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培桐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论著,如“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环境问题的系统分析”“环境科学方法论刍议”等,还有《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基础》《环境学概论》等教材。其中,《环境学概论》198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化学地理学》1995年获教育部教材二等奖。这些论著为中国环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环境科学研究所的领导工作
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刘培桐担任所长。在他的领导下,研究所强调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确定了多个研究重点,包括研究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发展过程、环境质量评价与影响评价、环境预测与规划等。

在刘培桐的带领下,北京师大环境科研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三峡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大庆地区土壤分布规律及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动态研究”等,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可行性对策和建议。同时,研究所注重学术交流,与国内外多个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提升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1988年,经教育部批准,刘培桐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了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新型开放实验室,为国家培养了高层次人才,推动了环境科学研究成果的产出,为中国环境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
刘培桐从1946年起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历经多年,他先后培养出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以及环境地学方面的研究生50余人,具有研究生水平的进修生60多人。

他认为,对于地理学和环境科学这样高度综合性的科学,研究生应采取集体培养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信息系统,将学生推向学科发展前沿。这种培养方法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为中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晚年贡献与影响
刘培桐晚年依然心系中国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继续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建议。他关于环境科学是多学科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以及环保工作应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观点,已成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1994年,刘培桐逝世,但他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留存下来,继续影响着中国环境科学领域。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为纪念他的贡献,设立了刘培桐奖学金,用以资助和激励环境学院优秀学生,传承他的学术精神和对环境事业的热爱。其后人将他的论文及研究成果整理成《刘培桐文集》出版,并将稿费捐赠给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体现了其 family对环境科学事业的持续支持。

刘培桐一生致力于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环境事业。他以卓越的学术成就、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中国环境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为中国环境科学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功绩将永载中国环境科学发展的史册。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2 15:20
上一篇:卫靖伯下一篇:赵洪璋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落马官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河北省省委第一书记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委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西汉第三位皇帝
贵州省委原书记
河南省委书记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内地女演员
东源人物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开国大校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个人政治生涯亦以被开除党籍、晚年病逝告终
江苏铜山革命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贵州省革委会主任
开国少将
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昆明军区原政治委员
原泰州地委副书记
朝鲜建国主要领导人
杰出戏曲艺术家、戏曲理论家与戏曲教育家
温氏集团创始人
国民党高官,平远县人物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革命烈士
开国大校
中国作家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山西省文联委员
著名环境学家
卫国第十五任国君
革命烈士
春秋末年卫国鲁国丞相儒商始祖
卫国第十一任国君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