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桐[公元1916年-1994年,著名环境学家] 河南鹤壁市浚县人物 刘培桐是我国著名的环境学家,1916年12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他为中国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环境科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求学经历 1940年,刘培桐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因抗战学校内迁陕西成立西北联合大学,他留校任西北师范史地系助教。这一时期,他开始接触地理学相关知识,为日后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早期科研工作 1941年,刘培桐调往前中央研究院重庆北碚地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工作。他参与完成了《汉中盆地地理考察报告》(土壤农业部分)、《汉渝公路中段暨渠江流域之土壤与土地利用》等项目,并发表多篇论文,在土壤地理学领域崭露头角。 1946年后,刘培桐回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积极开展自然地理学的实验研究,建立土壤地理实验室,推动研究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化论证发展,为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改进做出了贡献。 留学与回国后的发展 1957—1959年,刘培桐赴原苏联莫斯科大学地理系进修土壤地理学与景观地球化学。此次进修让他接触到国际前沿的地理学研究成果,为在中国开展化学地理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9年12月回国后,他主持了中国第一个化学地理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62年,在全国陆地水文会议上,他敏锐地指出,应根据地表水化学变化规律的研究,注意防治工农业经济发展对地表水环境污染的问题。1963年,他又提出了“关于在中国开展化学地理研究的几点意见”,并以内蒙古凉城县岱海盆地为典型研究对象,发表了相关论文,如“岱海盆地的水化学地理特征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等。 环境科学研究的开拓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工作,刘培桐教授抓住这一契机,主持北师大地理系环境科学和环境与癌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带领团队承担了中国最先开展的“官厅水库水源保护研究”及“北京西郊环境污染调查和评价研究”课题。 1977年,刘培桐担任教育部直属高校环境科学技术规划组组长。他在国内首先招收了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近百人,填补了中国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空白,为中国环境科学领域培养了首批专业骨干力量。 学术成就与社会兼职 1979年—1982年,中国环境学学会成立,刘培桐被选为常务理事,兼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1982年4月,他在北京师大主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环境教育培训班,为提高中国环境教育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培桐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论著,如“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环境问题的系统分析”“环境科学方法论刍议”等,还有《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基础》《环境学概论》等教材。其中,《环境学概论》1987年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化学地理学》1995年获教育部教材二等奖。这些论著为中国环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环境科学研究所的领导工作 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刘培桐担任所长。在他的领导下,研究所强调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确定了多个研究重点,包括研究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发展过程、环境质量评价与影响评价、环境预测与规划等。 在刘培桐的带领下,北京师大环境科研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三峡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大庆地区土壤分布规律及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动态研究”等,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可行性对策和建议。同时,研究所注重学术交流,与国内外多个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提升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1988年,经教育部批准,刘培桐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了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新型开放实验室,为国家培养了高层次人才,推动了环境科学研究成果的产出,为中国环境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 刘培桐从1946年起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历经多年,他先后培养出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以及环境地学方面的研究生50余人,具有研究生水平的进修生60多人。 他认为,对于地理学和环境科学这样高度综合性的科学,研究生应采取集体培养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信息系统,将学生推向学科发展前沿。这种培养方法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为中国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晚年贡献与影响 刘培桐晚年依然心系中国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继续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建议。他关于环境科学是多学科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以及环保工作应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观点,已成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1994年,刘培桐逝世,但他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留存下来,继续影响着中国环境科学领域。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为纪念他的贡献,设立了刘培桐奖学金,用以资助和激励环境学院优秀学生,传承他的学术精神和对环境事业的热爱。其后人将他的论文及研究成果整理成《刘培桐文集》出版,并将稿费捐赠给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体现了其 family对环境科学事业的持续支持。 刘培桐一生致力于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环境事业。他以卓越的学术成就、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中国环境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为中国环境科学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功绩将永载中国环境科学发展的史册。 |